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蓉

作品数:15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生物膜
  • 3篇碳源
  • 3篇脱氮
  • 3篇污染
  • 3篇硝化
  • 3篇湖滨带
  • 3篇固体碳源
  • 3篇反硝化
  • 2篇对植
  • 2篇厌氧菌
  • 2篇优势菌种
  • 2篇植物浮床
  • 2篇水处理
  • 2篇水体
  • 2篇太湖
  • 2篇太湖湖滨带
  • 2篇土著微生物
  • 2篇曝气
  • 2篇污泥
  • 2篇污泥膨胀

机构

  • 15篇河北工程大学
  • 9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石家庄市桥西...

作者

  • 15篇曹蓉
  • 4篇李春华
  • 3篇周岳溪
  • 3篇刘佳
  • 3篇沈志强
  • 3篇邢海
  • 3篇叶春
  • 2篇李元志
  • 2篇张保君
  • 2篇张蕊
  • 1篇崔俊华
  • 1篇蓝梅
  • 1篇孟文芳
  • 1篇赵伟伟
  • 1篇陈学民
  • 1篇刘晓露
  • 1篇金文标
  • 1篇赵军
  • 1篇杨纪伟
  • 1篇姜怡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广州化工
  • 1篇河北建筑科技...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科技视界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己内酯/淀粉共混物和砾石系统反硝化特性被引量:9
2014年
在序批试验中以PCL(聚己内酯)/淀粉共混物为碳源,研究其和砾石系统的反硝化特性,并对水中DOC(溶解性有机碳)组分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PCL/淀粉共混物可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去除低C/N水体中的NO3--N,并且不会造成NO2--N的积累.ρ(NO3--N)大于2 mg/L时,试验组(PCL/淀粉共混物和砾石)和对照组(PCL/淀粉共混物)的反硝化均为零级反应.试验组的平均反硝化速率为7.214 mg/(L·h),高于对照组〔7.152 mg/(L·h)〕,反硝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固体碳源表面的生物膜中,砾石表面的生物膜也可利用水中的DOC实现反硝化;反硝化反应结束时,砾石表面的微生物也会分泌胞外酶参与PCL/淀粉共混物碳源的降解,导致试验组的ρ(DOC)升至74.50 mg/L,高于对照组(40.75 mg/L).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H先升后降,是固体碳源降解过程产生的酸性物质与反硝化产生的碱度综合作用的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DOC中均发现有还原糖、蛋白类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刘佳沈志强周岳溪曹蓉李元志
关键词:PCL反硝化固体碳源溶解性有机碳
固体碳源反硝化氧化亚氮累积特性研究
低C/N比污水的脱氮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以固体碳源为底物,考察固体碳源降解性能、亚硝酸盐、温度、pH及氨氮对反硝化过程氧化亚氮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CL/淀粉共混物、PLA/淀粉共混物、PBS和PHBV/PLA共混...
沈志强谭蕾蕾刘佳周岳溪曹蓉陈学民伏小勇
关键词:污水处理固体碳源反硝化过程氧化亚氮
文献传递
生物膜处理城市河道污染水体的挂膜试验研究被引量:29
2008年
以城市河道污染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水体中土著微生物的富集过程,利用自行设计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进行动态挂膜试验研究。讨论了挂膜过程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变化、生物膜及其生物相的变化;同时考察了填料上SS以及VSS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填料挂膜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判断生物膜成熟的依据。
曹蓉邢海金文标
关键词:生物膜土著微生物
微纳米曝气对植物浮床净化水质效果影响及数学模型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微纳米曝气和鼓风曝气对比的方式,研究了微纳米曝气再力花植物浮床水质净化效果及规律。曝气均设计相同曝气量(0.2 L/min)和曝气时间(4 h),试验共计24 d。结果表明,微纳米曝气浮床比无曝气浮床(对照组浮床)对水体CODMn、TN、NH4+-N和TP去除率分别提高19.95%、13.35%、21.72%、18.20%,而鼓风曝气组则分别为8.23%、5.64%、10.61%、10.53%。但微纳米曝气形成的富氧环境不利于NO3--N的去除,去除率低于鼓风曝气组和对照组浮床。回归分析表明,水质净化效果符合三次函数曲线方程,并分析发现试验初期植物浮床水质净化效果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12 d后去除效果增加不明显。
张保君曹蓉叶春李春华
关键词:植物浮床
沙营氧化塘秋冬季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2005年10月~12月,对沙营污水处理厂各氧化塘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共检出原生动物77种,分析了各采样点的生态因素及原生动物分布特征,探究了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与水质状况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原生动物的各项结构参数(种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与水质状况关系密切;原生动物丰度存在季节变化,秋季多于冬季;原生动物在氧化塘中具有垂直分布特点。各项参数的变化较准确地反映了氧化塘工艺对污水的净化过程。
曹蓉王会杰张霞邢海
关键词:氧化塘原生动物PFU
臭氧-活性炭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臭氧—活性炭催化氧化用于处理制药废水深度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种类、投加量、通入臭氧的时间均影响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当臭氧流量为0.033L/min,接触时间为30~50min,投加碘量值为900、粒度为50目的活性炭30mg/L时,对COD的去除率较好,为58%~68%。
曹蓉王志娟张晓强
关键词:臭氧活性炭催化氧化制药废水COD去除率
低C/N比污水协同供碳生物脱氮效应研究
蓝梅杨纪伟崔俊华曹蓉孟文芳赵伟伟刘晓露赵军
该项目针对低C/N比污水处理的难点,通过协同供碳,实现异养-自养反硝化菌复合代谢的优化,提高了脱氮效率。制备了释碳速率可控的外加碳源材料,该材料兼具生物载体功能。采用凝胶成型法以玉米淀粉、小麦淀粉为基材与PVA共混制备了...
关键词:
关键词:污水处理生物脱氮生物膜反应器
兼性厌氧菌群对湖滨带底泥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应
2012年
研究了兼性厌氧菌群不同接种量(1%(体积分数,下同)、5%、10%、20%、50%)下对太湖湖滨带底泥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接种兼性厌氧菌群能显著提高总有机碳(TOC)、TN的降解率且降解率高,但是TP的降解率波动较大。补充实验证明接种菌液中大量的有机碳、氮源会引起样品中初始浓度升高,建议在使用接种菌液前进行3次无菌水冲洗。综合考虑接种兼性厌氧菌群对湖滨带底泥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确定其最佳接种量为10%。另外,接种兼性厌氧菌群后其菌群数量和菌活性都有显著提高而严格好氧菌、严格厌氧菌数量均无显著变化;第0天,微生物在接种量为10%时菌活性电子传递体系(ETS)最高。
张蕊曹蓉叶春李春华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湖滨带
污泥膨胀形成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初步介绍了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的概念、类型、相关形成机理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指出污水水质、优势菌种类型、污泥负荷、运行方式等均可以对污泥膨胀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集中污泥膨胀的控制方法。
姜怡曹蓉
关键词:污泥膨胀丝状膨胀
太湖湖滨带兼性厌氧菌的筛选及优势菌种性质的鉴定
利用本实验组开发的梯度间歇曝氧新技术,从太湖湖滨带沉积物中成功筛选出土著兼性厌氧菌群,并对分离出的菌种进行了菌种性质的鉴定和生长曲线的绘制。结果显示:梯度间歇曝氧法是非常有效的,经过多次划线分离纯化出了3株菌(分别命名为...
张蕊曹蓉叶春李春华朱琼芳
关键词:兼性厌氧菌湖滨带太湖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