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冲击波复合超声介入臭氧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复合超声介入臭氧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包头市中心医院疼痛科门诊收治的肩周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介入臭氧注射治疗,试验组采用体外冲击波复合超声介入臭氧注射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M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NRS、HADS-A、HADS-D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NRS、HADS-A、HADS-D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CMS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CMS评分呈升高趋势(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9%(31/32)比80.0%(24/30)](χ^(2)=4.402,P=0.036)。结论体外冲击波复合超声介入臭氧注射可快速减轻肩周炎患者疼痛,尽早改善肩关节功能和心理状况。
- 魏媛媛曹宏安敏吕皎洁鲁红雅
- 关键词:肩周炎体外冲击波痛点臭氧注射
- 异丙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与麻黄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许继文杨志辉秦广平曹宏
- 关键词:异丙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麻黄素无痛人流术
- 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超声注射)组、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组、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的1周、2周、4周、3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采取方差F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三组VAS、RO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VAS、ROM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其余两组(P<0.05),超声注射组治疗1周后VAS和ROM评分优于ESWT组(P<0.05),ESWT组治疗4周、3个月后VAS和ROM评分略优于超声注射组。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联合组临床疗效最佳,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其余两单独治疗组。超声注射组起效较快,短期疗效较好;ESWT组起效较慢,作用持久;联合组结合二者特点,在各研究时间点内疗效均为更佳,是临床中治疗肩周炎的一种高效可行的治疗方案。
- 吕皎洁曹宏
- 关键词:超声引导体外冲击波肩关节周围炎关节活动度
- 托烷司琼与氟哌利多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托烷司琼与氟哌利多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分别在开始缝合前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5mg(A组)、托烷司琼5mg(B组)、氟哌利多2.5mg和托烷司琼5mg(C组)。术毕清醒后拔管,观察记录术后24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C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联合氟哌利多可显著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 曹宏曹虹李佩铂
- 关键词:腹腔镜恶心呕吐氟哌利多托烷司琼
- 氟哌利多与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氟哌利多、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分别在开始缝合前静注0.9%氯化钠10ml(A组)、氟哌利多1.25mg(B组)、托烷司琼5mg(C组)。术毕清醒后拔管,观察记录术后24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B、C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利多和托烷司琼均可显著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二者疗效相当。
- 曹宏
- 关键词:腹腔镜恶心呕吐氟哌利多托烷司琼
- 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超声注射)组、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
- 曹宏
- 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包头市中心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20例。托烷司琼组入手术室后至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托烷司琼5 mg,甲泼尼龙组静脉滴注甲泼尼龙25 mg,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组静脉滴注甲泼尼龙25 mg(同甲泼尼龙组)+托烷司琼5 mg(同托烷司琼组),对照组静脉滴注0.9%Na Cl注射液5 m L。记录并比较4组患者气腹时间、总麻醉时间、总手术时间,以及芬太尼、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诱导麻醉药物的用量。记录并比较麻醉后加强监护病房内、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结果 4组麻醉时间、芬太尼用量和罗库溴铵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托烷司琼组、甲泼尼龙组、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组和对照组的PONV发生率分别为25.0%(5/20)、30.0%(6/20)、0%和75.0%(15/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组的PONV发生率最低(P<0.05)。4组PONV的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93,P<0.05)。结论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可以有效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其效果优于单用甲泼尼龙或托烷司琼。
- 曹宏曹虹高洁宇
-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术术后恶心呕吐甲泼尼龙托烷司琼
- 术中发现异位嗜铬细胞瘤一例的麻醉处理体会被引量:1
- 2004年
- 曹宏许继文曹虹秦广平
- 关键词:异位嗜铬细胞瘤麻醉病例资料高血压危象
- Force CT引导下双针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疗效观察
- 2024年
-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发病率极低(0.2/10,0000~0.7/10,0000)[1],大多是由咀嚼、吞咽、说话、咳嗽、打哈欠、突然转头或触摸外耳区等诱因导致的舌咽和迷走神经支配区的阵发性放电样剧痛,可放射至眼睛、鼻子、下巴及肩部。疼痛性质常为单侧突发的剧烈尖锐疼痛,有时像雷击一样,常伴有灼热感[2]。舌咽神经是第九对颅神经,起始于延髓,出颈静脉孔后位于茎突后方,直至下行到颈部C1横突水平,进入茎突后内侧,因而茎突可作为寻找舌咽神经的重要定位标志[3]。
- 黄贾敏曹宏刘晓林
- 关键词:舌咽神经痛颈静脉孔灼热感疼痛性质双针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手术室的关系
- 2004年
- 曹虹曹宏秦广平
- 关键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手术室护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