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克灿
- 作品数:59 被引量:2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 中小学师德师风评价的边界、问题及完善策略被引量:2
- 2023年
-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新时代中小学常抓不懈的核心任务。基于对师德师风内涵及其评价边界的理解,当前中小学师德师风评价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师德师风评价仍然存在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二是师德师风概念不够清晰立体导致评价标准与对象模糊;三是师德评价缺乏有效的过程控制,评价方式简单化。中小学师德师风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体现师德评价的层次性,将师德考核评价外驱力转化为涵养教师师德内驱力;强化师风评价的综合性,从组织管理、师德制度、师德教育、师德环境等方面提炼中小学师风评价指标;健全综合评价机制,明确中小学师德师风评价主体、评价流程、评价结果的运用,科学有效地对教师个体的师德与学校整体的师风进行评价。
- 施克灿
- 关键词:中小学师德教育评价
- 高等教育中的“为学”与“为道”之争——从中国哲学传统观照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被引量:3
- 2004年
- 重“为道”而轻“为学”是中国哲学的传统。但自鸦片战争之后 ,重“为学”渐成为主流思想。今日知识经济的浪潮已波及我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哲学传统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对理想的“人”的诉求 ,高校的培养目标因之深受影响。在培养人方面是注重“为学”还是“为道”与哲学传统中的争论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学”与“道”在高等教育中不宜偏废。“人”与“才”
- 马忠虎施克灿
- 关键词:高等教育实用主义功利主义
- 中国传统的教师权威及其近代流变被引量:18
- 2019年
- 在中国古代社会,教师权威具有普遍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传统中国教师权威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儒家道统赋予教师的权威,尊师即是重道,重道必须树立教师权威。二是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因素赋予教师的权威。官师一体使传统教师的权威拥有制度上的保障,体现了一种官威。三是来源于传统礼制的权威,传统社会将师生关系视为人伦之一,师生之间必须恪守上下尊卑的伦理道德规范。四是来源于教师个体的权威,包括教师的学识与人格魅力等个体因素。为师者严于律己是获得权威的前提。近代中国,受到社会政治背景及教育制度变革的影响,传统教师的四种权威形态也发展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教师权威逐渐走向弱化。
- 施克灿
- 关键词:传统教师
- 敬业勤学 乐观豁达——王炳照先生的学术人生被引量:2
- 2005年
- 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历史。作为新中国教育史发展的历史见证人和推动者,王炳照先生的学术人生与中国教育史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先生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和《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奠定了以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为中国教育史研究主体格局的基础;先生在先秦教育研究、孔子研究、书院研究、蒙学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新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施克灿周慧梅
- 关键词:教育史教育制度教育思想
- 中国古代社学教化职能初探
- 通过对社会教化职能的概述,从举行乡约、举行礼俗以及进行社会评议三个方面阐述了社学作为基层社会“化民成俗”的教化机构的职能,最后指出社学对民众及其子弟均有一定的评价监督职能,而且还可看出社学主要职能就在于推广社会教化,而不...
- 施克灿
- 关键词: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考证问题
- 从繁琐的汉学章句到乾嘉朴学,乃至近代"新考据学派",考证曾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作为史学的分支学科,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亦曾自觉不自觉地因袭了这一传统,早期的教育史学家黄绍箕、王凤喈、陈东原、柳诒徵、盛朗西等学者均以...
- 施克灿
- 关键词:中国教育史研究教育史学史学界
- 文献传递
- 重审中华职业教育社对“打倒学阀”余波的应对——以上海职业指导所为中心的考察
- 2024年
- 随着“打倒学阀”浪潮愈演愈烈,1927年7月,黄炎培、郭秉文等5人被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列为“学阀”,与他们关系紧密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社团形象随之一落千丈。为应对社会舆论,中华职业教育社进行了多方努力,尤以成立上海职业指导所为破局关键。在刘湛恩、潘文安等中华职业教育社核心成员的运作下,上海职业指导所开展了以职业讲演、职业调查、职业研究为重点的组合式职业指导工作,并对当时青年的失业原因进行了学理性考察。上海职业指导所在逐渐赢得青年学生群体信赖的同时,重塑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务实社团形象。
- 刘畅施克灿
- 关键词:中华职业教育社教育社团
- 德治礼序与中国大学治理
- 2017年
- 德治礼序是中国传统文明特有的符号,其相关术语最早常见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但“德治礼序”这一词组则是现代用法,已有资料中最早见于2014年王岐山书记讲话之中。
- 王明明周作宇施克灿
- 关键词:大学治理德治先秦诸子
-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契合点──试论18岁“成人礼”教育的必要性被引量:4
- 1996年
-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契合点──试论18岁“成人礼”教育的必要性北京师范大学施克灿随着时代巨轮的推进,教育理论日新月异,关门办学观念渐被淘汰,学校参与社会教育,乃大势所趋,其途径大致有三:一是让成人或社会青年进学校接受各类培训;二是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接...
- 施克灿
- 关键词:成人礼契合点成人意识人格社会化青年学生
- “规范”与“人事”:民国前期小学教员抗检活动的启示
- 2024年
- 民国前期,小学教员资格检定制度甫一出台,便引起教师群体热烈讨论。小学教员认可资格检定的必要性,但对教育部颁行的《检定小学教员规程》等相关制度规定提出了种种质疑,抗检活动屡见不鲜。小学教员的抗检活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央和地方行政部门的决策产生了影响,推动了小学教员资格检定制度的调整和充实,揭示了“规范”与“人事”之间不可避免的张力,也为我国当前教师资格制度实施提供了历史教训和现实启示。
- 刘畅施克灿
- 关键词: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