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伟杰
- 作品数:25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改良阴茎皮肤固定术治疗隐匿阴茎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小儿隐匿阴茎矫形术的更佳改良术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阴茎皮肤固定术治疗42例隐匿阴茎,随访6~12个月。结果40例皮肤固定良好,阴茎外形美观;2例较肥胖儿皮肤固定松脱。结论改良阴茎皮肤固定术治疗隐匿阴茎手术简单、易学,治疗效果良好。
- 方伟杰张斌斌
- 关键词:隐匿阴茎儿童手术方法
- 丝裂霉素和卡介苗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更佳膀胱内灌注方案。方法 将4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的浅表性膀胱癌分为两组 :A组 (21例 )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加卡介苗素 ,B组 (21例 )膀胱内单纯灌注丝裂霉素。两组均在术后1周内开始灌注 ,每周1次 ,共6次 ,然后每月1次 ,共2年。 结果 随访12~28个月 ,A组复发1例 ,复发率4.8% ,B组复发7例 ,复发率33.3% ,两组复发率的并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论
- 方伟杰张斌斌蔡松良
- 关键词:丝裂霉素卡介苗素膀胱内灌注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观察
- 罗哌卡因复合吗啡鞘内注射治疗顽固性癌痛的疗效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对罗哌卡因复合吗啡鞘内注射治疗顽固性癌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30例顽固性癌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予以罗哌卡因复合吗啡鞘内注射治疗的方式,对比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1)治疗后患者NRS评分与吗啡日用剂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食欲、睡眠、精神状况、社会交流、情绪、工作)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患者呕吐恶心、嗜睡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吗啡鞘内注射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效果较为理想,不仅缓解了疼痛,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顽固性癌痛的首选药物。
- 黄海娜方伟杰
- 关键词:罗哌卡因吗啡鞘内注射顽固性癌痛
- 早期单剂多药联合膀胱序贯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分析
- 2011年
- 目的比较早期单剂多药联合与多次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腔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选取膀胱肿瘤患者92例,其中31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单剂多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吡柔比星30mg、羟基喜树碱20mg、卡介苗素10mg、丝裂霉素30mg以及IFNα-2b 500万U),32例(吡柔比星组)采用吡柔比星20mg多次灌注治疗。29例(丝裂霉素组)采用丝裂霉素20mg多次灌注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和无肿瘤间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8~48个月,平均22.4个月。联合治疗组、吡柔比星组、丝裂霉素组复发率分别为16.1%(5/31)、12.5%(4/32)、1712%(5/2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1%(5/31)、43.8%(14/32)、4418%(13/29),3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吡柔比星组和丝裂霉素组(P〈0.05)。无肿瘤间期分析示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单剂多药联合膀胱序贯疗法对预防早期、分化良好的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效果可靠,患者不良反应不明显,痛苦少。
- 缪江伟张斌斌李奇孟黄翔方伟杰
- 关键词:化学免疫治疗序贯疗法复发
- 血清IGF-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 2008年
- 钱定良方伟杰
- 关键词:前列腺癌血清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抗细胞凋亡作用
- 经12肋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型术28例报告
- 2009年
- 目的总结经12肋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4年8月~2008年5月本院收治的2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接受经12肋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型术,对其手术入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需延长切口。手术时间55~140min(平均91min),术中估计出血量20~210mL(平均53mL)。术后36h内恢复进食。1例术后出现漏尿,5d后消失。随访2~37月,27例肾积水减少,1例拔除输尿管支架后肾积水加重,予延长支架留置时间。结论经12肋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费用较低,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 李奇孟方伟杰张斌斌缪江伟宋旭阳黄翔陈先全蔡海荣朱丽珍
- 关键词:小切口微创外科
- 闭合性睾丸外伤25例诊治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闭合性睾丸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早期手术必要性。方法总结分析本院收治的25例阴囊睾丸外伤的临床诊治情况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21例获早期手术探查治疗。结论闭合性睾丸外伤早期手术利大于弊。
- 缪江伟宋旭阳张斌斌方伟杰
- 关键词:睾丸外伤外科手术
- 喉罩加盐酸戊乙奎醚诱导小儿全身麻醉的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喉罩加盐酸戊乙奎醚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全身麻醉方法分为气管插管组(n=30)、喉罩A组(n=40)和喉罩B组(n=40)。喉罩A组采用喉罩+盐酸戊乙奎醚诱导,喉罩B组采用喉罩+阿托品诱导。比较三组患儿在诱导前(T0)、给药后置喉罩/气管内插管前(T1)、置喉罩/气管内插管后1 min(T2)、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T3)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统计三组患儿苏醒期和术后呛咳、喉/支气管痉挛、躁动、误吸、术后24 h内咽喉痛、声音嘶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气管插管组患儿T2、T3时刻SBP、DBP、HR均较T0时刻显著升高(P<0.05),喉罩B组患儿T1、T2、T3时刻SBP、DBP、HR均较T0时刻显著升高(P<0.05),喉罩A组患儿T1、T2、T3时刻SBP、DBP、HR与T0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刻喉罩B组SBP、DBP、HR均显著高于气管插管组和喉罩A组(P<0.05),T2时刻气管插管组SBP、DBP、HR均明显高于喉罩A组和喉罩B组,且喉罩B组明显高于喉罩A组(P<0.05);T3时刻气管插管组SBP、DBP、HR均明显高于喉罩A组(P<0.05)。喉罩A组苏醒期和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和喉罩B组,且喉罩A组和喉罩B组手术时间及清醒时间均明显较气管插管组短(P<0.05)。结论喉罩加盐酸戊乙奎醚诱导小儿全身麻醉对血压、心率影响小,且手术时间及清醒时间较气管插管短。
- 杨少蓉方伟杰许春城翁剑武
- 关键词:喉罩盐酸戊乙奎醚小儿全身麻醉
-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具低压低排特点的BPH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尿动力学提示排尿特点为低压低排型的BPH尿潴留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尿动力学提示排尿特点为低压低排型表现的BPH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阿呋唑嗪控释片10mg qn进行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合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共治疗4周,生物反馈电刺激每天1次,每周5次为1疗程,共行4个疗程。治疗前后均给予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治疗组尿潴留治愈20例,好转9例,治愈率66.7%,有效率96.7%;对照组尿潴留治愈10例,好转6例,治愈率34.4%,有效率55.2%,两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相关副作用和并发症。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作为治疗排尿特点为低压低排型的BPH尿潴留患者的良好选择。
- 张斌斌缪江伟蔡海荣朱丽珍方伟杰宋旭阳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尿动力学膀胱逼尿肌生物反馈电刺激
- 一种教学病例讨论的新方法
- 病例讨论是指以病例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教学病例讨论是医学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本文介绍了教学病例讨论的新方法,即在讨论中采用了虚拟高仿真病例,在考察方法和知识点的设计...
- 张斌斌金凯戴华伟曹高健方伟杰
- 关键词: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