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波

作品数:16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专项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染色
  • 6篇多态
  • 6篇染色体
  • 6篇线粒体
  • 6篇Y染色体
  • 3篇单倍型
  • 3篇遗传学
  • 3篇线粒体DNA
  • 3篇Y染色体单倍...
  • 2篇多态性
  • 2篇迁移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族源
  • 2篇线粒体DNA...
  • 2篇基因
  • 2篇白族
  • 1篇傣族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机构

  • 14篇复旦大学
  • 5篇贵阳医学院
  • 3篇云南大学
  • 2篇广西民族学院
  • 2篇辛辛那提大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6篇文波
  • 10篇金力
  • 5篇李辉
  • 4篇金建中
  • 3篇李永念
  • 2篇毛显赟
  • 2篇任锡麟
  • 2篇单可人
  • 2篇李开源
  • 2篇卢大儒
  • 2篇杨宁宁
  • 2篇肖春杰
  • 2篇吴昌学
  • 2篇柯越海
  • 2篇高嵩
  • 1篇修瑾
  • 1篇董永利
  • 1篇高蒙河
  • 1篇黄兴球
  • 1篇余佳

传媒

  • 4篇Journa...
  • 2篇遗传
  • 2篇复旦学报(自...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东南文化
  • 1篇科技纵览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客家人起源的遗传学分析被引量:39
2003年
客家人是南方讲客家话的特殊汉族民系 ,其来源学术界有一定争议。该研究对福建长汀的 14 8个客家男子做了遗传分析。从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SNP的主成分分析看 ,客家人与中原汉族最近 ,又偏向于苗瑶语族群中的畲族 ,不同于其他南方汉族偏向于侗台语族群。混合分析发现客家人数据结构中汉族结构占 80 2 % ,类畲族结构 13% ,类侗族结构 6 8%。各族M7个体Y STR单倍型的网络结构分析发现客家人中类苗瑶结构有两个来源 ,其一来自湖北 ,其一来自广东。客家人之类侗族结构应来自江西土著干越。客家人母系遗传的线粒体RegionV区段 9bp缺失频率为 19 7% ,与畲族很近 ,不同于中原汉族。客家人的主要成分应是中原汉人 ,畲族是对客家人影响最大的外来因素。与客家话中的苗瑶语特征相印证 ,客家人可能是古代荆蛮族的核心成分不断加上中原汉人移民形成的。客家话等南方汉语方言最初也可能是南方原住民语言在中原汉语不断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李辉潘悟云文波杨宁宁金建中金力卢大儒
关键词:客家人Y染色体客家话
中国三个少数民族DNA多态性研究
该论文对大理白族、湖南白族、版纳傣族、德宏傣族、云南蒙古族和北方蒙古族六个少数民族群体mt-DNA上9bp缺失、Y染色体上DYS287和3个STR位点以及X染色体上7个STR的DNA多态性进行分型.同时在大理白族、湖南白...
文波
关键词:DNA多态性白族傣族蒙古族DYS287
文献传递
土家族源流的遗传学初探被引量:8
2004年
通过分析湖北恩施、湖南吉首地区土家族两个人群样本 ,利用 14个Y染色体非重组区 (NRY)单倍群分型技术对土家族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分型结果结合其他地区土家族两个人群和相关民族群体进行主成分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根据不同人群的地理分布展示在地图上。然后对各主成分和单倍群进行偏相关分析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家族主体与汉族在父系结构上比较接近 ,但依然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还发现龙山地区唯一保留土家语的土家族与氐羌族群有很明显的相关性 ,这说明土家族最早的起源可能正是氐羌民族。实验结果表明 ,恩施和吉首地区的大部分土家族与周边民族群体间的血缘交流频繁 ;而龙山和永顺的土家族更能代表土家先民的遗传结构 。
谢选华李辉毛显赟文波高嵩金建中卢大儒金力
关键词:土家族巴人主成分分析
贵州三都水族Y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分析被引量:17
2003年
在92例贵州三都水族个体中,用PCR-RFLP法研究由11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分布,结果显示该人群的Y染色体主要为南方特异的H11和H9单倍型,两者频率高达90.2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父系遗传结构与我国黎族、布依族等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最为接近。通过Y染色体的遗传学观察与历史记载和语言学分类有较好一致性。
何燕文波单可人黄薇谢渊吴昌学熊晓燕修瑾张静张小蕾任锡麟金力
关键词:PCR-RFLPY染色体单倍型基因频率水族遗传学
核基质蛋白对染色质高维结构的调控作用
在真核生物中,染色体折叠成基因组区室(Compartment)、拓扑关联域(TAD)和染色质环等不同层级的高维结构,以协调基因组各方面的功能。但是,目前对对染色质高维结构形成的分子机制的理解依然不够深入。核基质(Nucl...
文波
关键词:染色质核基质蛋白
文献传递
广西瑶族三个群体线粒体遗传多态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瑶族是苗瑶系统中的一个民族,拥有数量众多的支系,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对广西瑶族的三个支系(蓝靛瑶、平地瑶、盘瑶)共100个个体样本的mtDNA高变Ⅰ区序列以及13个RFLP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并与全国各地其他少数民族、汉族群体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瑶族在线粒体遗传结构上属于南方聚类,并且接近地理位置邻近的周边民族群体.
高嵩毛显赟文波李辉宋秀峰黄文驹张有隽金建中金力
关键词:线粒体遗传RFLP多态瑶族
生精功能障碍?可能与非编码RNA"玩忽职守"有关
2019年
精子与卵子相遇的神奇过程,是孕育生命的开始,然而在这个神奇的生命起点,许多人却面临着不育的烦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约有10%~15%的育龄夫妇存在这个问题,其中约有一半要归因于男方,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男性生殖健康这个曾一度被忽略的问题.男性不育的发生除已知的病因(如生殖道梗阻、炎症和性功能障碍等)外,还有高达60%~75%的患者病因不明,临床主要表现为特发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弱精子症,其中精子发生及成熟缺陷是主导因素。
张莹余佳单革文波
关键词:非编码RNA无精子症精子发生生殖道
遗传基因技术与三峡考古实践被引量:7
2002年
遗传基因技术是新兴起的前沿学科领域,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三峡考古的实践在国内还是首次。本文通过对重庆库区石地磅汉代墓地出土人类遗骨基因的采样、测试和分辨,得出了墓主人可能是南方土著居民初步认识,这一认识与考古类型学分析结果可以互证。
黄颖李辉文波王玲娥金力高蒙河
关键词:遗传基因三峡考古类型学分析
Y染色体单倍型在贵州苗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调查Y染色体单倍型在贵州省苗族人群中的分布,从父系历史探寻贵州省苗族人的起源和迁移及其与其他民族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法观察了由1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在贵州省苗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并将结果与我国其他民族及世界各大洲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贵州省苗族人群中具有我国南方人群特异性的H7、H11和H12单倍型出现,其单倍型分布与我国南方汉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等较为接近,尤以M122(H5+H6)的频率较高。结论:提示贵州省苗族人属于我国南方群体,与南方汉族人及土家族、彝族人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李永念左丽文波黄微金力
关键词:Y染色体单倍型苗族人群多态性
贵州瑶族3支系Y-DNA及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PCRRFLP技术,通过观察由12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及由9个多态位点组成的线粒体DNA单倍型在贵州瑶族中的分布,分析贵州瑶族父系及母系遗传结构,探讨其起源及迁徙。结果显示,97份男性样本分别属于H7、H8、H9、H114种YDNA单倍型,苗瑶语系特异YDNA单倍型H7的平均频率为92.4%;通过对线粒体DNA基因分型,得到8种单倍型,可归入B4、B5、D4、D5和N单倍型类群中,CoⅡ/tRNALys区域间的9bp缺失平均频率为58.2%。结果提示贵州瑶族父系遗传结构单一,具有典型的苗瑶族群特征,又存在与其他族群的融合。母系遗传结构相对复杂,9bp缺失是贵州瑶族的母系遗传结构特征。
褚迅单可人文波齐晓岚李毅吴昌学刘赵艳任锡麟金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