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千里
- 作品数:33 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 在现代化背景下重解“传统”被引量:5
- 2005年
- 对人们思想观念中关于"传统"和"现代"的种种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真正含义以及现代化的本质等问题予以深入的讨论,进而针对在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中如何正确理解"传统"和"现代",如何正确思考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 徐千里
- 关键词:建筑文化传统文化
- 开放、包容、务实、创新——风格背后的逻辑被引量:2
- 2004年
- 在建筑教育和建筑学术领域,国内几所著名的建筑院系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和风格.
- 徐千里
- 关键词:务实逻辑建筑教育
- 现代结构与新建筑文化被引量:5
- 2004年
- 现代化构成了当代人类生活世界的基本现实。“现代”与“古代”之间存在着一种生存性的张力,表明人类生存品质和样式的变化。这种情形的发生有一个社会和思想的结构性基础,这就是所谓“现代结构”。现代结构以及它所导致的生存品质和样式,体现出的现代性原则,是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筑的现代化同社会的现代化一样,代表着一种生存品质和样式,也体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如果我们把建筑的现代化作为“新建筑文化”建构的起点,那么同样也应当首先关注和探究它的“现代结构”,关注这种新文化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 徐千里
- 关键词:现代结构建筑风格
- 新与旧 拆与留——建筑的观念和老房子的改造被引量:9
- 2006年
- 建筑的改造与更新是建筑生长的常态而不应是人们无可奈何的选择。古往今来人类一直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生活的家园进行着改造和更新,有意识并较为大量而系统地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则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对建筑的新与旧、拆与留的理解和态度,实际上它反映了人们对建筑活动目标与意义的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当代建筑面向“生活世界”的价值观念。本文以一幢旧建筑改造的实践为例,深刻阐释了上述观点。
- 徐千里
- 关键词:建筑观念老房子
- 空间文化意境的探索和再创造
- 2006年
- 根据龙门坝旅游村的具体概况,探讨了空间文化意境的创造以及创作立意的实现,介绍了空间创作的文化主题,针对龙门坝提出了规划布局方案,满足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 葛昆徐千里罗荩
- 关键词:文化规划布局
- 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被引量:85
- 2004年
- 全球化时代充满着现代性的冲突与矛盾,它们对中国当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全球化与地域性的争论似乎不可调和,然而其中却存在着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误解。文章对全球化、地域性以及它们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全球化”首先是现代性的全球化,它并非与“地域性”完全对立的概念,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际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域化是普遍现象,而全球化则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不应是文化的单极化,而是多元化,是地域文化的共存。
- 徐千里
-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文化地域文化
- 留住昨天的记忆 创造和谐的未来——城市街道复合界面的有机更新理论及实践
- 2006年
- 文章简述了城市街道有机更新的含义,城市界面、复合界面的概念,并结合实际提出复合界面与城市街道空间有机更新的关系及更新方式,主张按照城市内在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保留原有历史和印象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界面的更新和发展。
- 葛昆徐千里
- 当代建筑活动与实践意识
- 2005年
-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当代建筑活动表现出矛盾和不统一的迹象,但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共同的立场和思想倾向。现代人强烈而鲜明的实践意识,仍使人们得以对自身的实践活动,或者说对他们的生存状态-- 当然也包括建筑活动--保持一种清醒的批判意识与反思能力。正是这种从人的生存出发,并着眼于实践来研究人的行为的思想原则,才使人们有可能在纷繁复杂的当代建筑活动中把握其基本正确和健康的走向。
- 徐千里
- 多元与选择被引量:2
- 1991年
- 我们从一个个人选择范围有限的非此即彼的社会迈入一个多种选择的社会。——约翰·奈斯比特多元论的确是我们时代的产物。过去,曾经长期为人类所遵奉的一元论强调的是世界的有机统一性,它从—开始就坚持事物在时间上的统一性、永恒性和在空间上的不可分性。
- 徐千里
- 关键词:多元论建筑文化
- 观念与视野被引量:2
- 2007年
- 文章从建筑观念和视野两方面反思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理论和实践,探讨当前建筑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强调只有加强城市规划引导,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提高建筑理论和创作的水平,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建筑事业健康发展。
- 徐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