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局部晚期结肠癌转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6例,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3)。治疗组术前先行化疗,化疗结束后4~6周再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化疗维持;对照组术前不做...
- 张睿徐健赵剑宋纯
-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新辅助治疗
- 文献传递
- Leriche综合征45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45例Leriche综合征病人的诊疗情况,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5例Leriche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手术治疗,22例行腔内治疗,6例保守治疗。结果:17例行手术治疗者中,有5例行腹主-髂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11例行腹主-股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行腹主动脉切开取栓术;22例行腔内治疗者中,19例置入血管内支架。经随访发现,手术治疗病人的1年通畅率为100%,5年通畅率为72%;18例获得随访的行腔内治疗的病人中,有16例症状无加重和复发,2例血管分别于术后17个月和23个月时再次发生闭塞。结论:在早期诊断、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Leriche综合征的关键。
- 陈建华徐健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 关键词:LERICHE综合征手术治疗腔内治疗
- 肢体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诊治(附30例报道)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肢体假性动脉瘤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评价各种手术的治疗效果,以提高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3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股动脉18例,腘动脉7例,肱动脉2例,桡动脉3例),其中8例为感染或破裂性假性动脉瘤,1例肢体坏死。30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假性动脉瘤破口修补术,2例行股动脉结扎术,2例行血管端端吻合术,8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6例行人工血管移植术,1例行截肢术。结果30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除1例行下肢截肢术外,其余29例术后效果良好。随访7个月~8年,平均(4.4±2.3)年;行人工血管移植术者4例移植段发生血栓,经溶栓治疗后好转,其余血供状况良好。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肢体假性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徐健陈建华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外科治疗股动脉大隐静脉
- 局部晚期结肠癌转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6例,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3).治疗组术前先行化疗,化疗结束后4~6周再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化疗维持;对照组...
- 张睿徐健赵剑宋纯
- 关键词:结肠癌术前辅助治疗临床疗效
-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分析我院1991年9月至2009年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例行CT检查,6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3例首诊时误诊为其他疾病。11例行单纯瘤体切除;5例采用大隐静脉行颈动脉重建。术后1例出现声音嘶哑,1例出现伸舌右偏,1例出现呼吸困难。10例获得7个月~15年(平均67个月)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颈动脉体瘤的认识,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免误诊,外科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措施,大隐静脉重建颈动脉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陈建华徐健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颅神经损伤
- 结直肠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放射治疗
- 探讨结直肠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同步放化疗疗效.研究表明,5-FU联合放疗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张睿赵剑徐健宋纯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5-氟尿嘧啶放射疗法疗效评价
- 结直肠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放射治疗
-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同步放化疗疗效。方法:将我院结直肠癌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5-氟尿嘧啶(5-FU)联合放疗;对照组接受单纯放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RR(CR+P...
- 张睿赵剑徐健宋纯
- 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 文献传递
-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诊治分析(附32例报道)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MVT)所致肠坏死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32例SMVT所致肠坏死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SMVT6例,继发性SMVT 26例;9例伴随门静脉血栓形成,有24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SMVT;均经手术治疗,其中9例术中使用了Fogarty导管取栓,术后予抗凝溶栓治疗。结果 1例发生短肠综合征;1例死亡;其余30例均病愈出院。结论 SMV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缺血性疾病,病因复杂,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因延误治疗而发生肠坏死;及时行手术切除坏死小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术中、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
- 徐健陈建华夏茜马文峰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 关键词: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高压脾切除小肠坏死导管取栓
-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6-2008年收治的23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7.9±14.5)岁,病程1~30 d。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改变及浅静脉曲张等。均经彩超、CT静脉造影及静脉造影确诊;21例单纯予抗凝、溶栓、祛聚等治疗;2例介入下行置管溶栓术,其中1例同时行球囊扩张成形术。23例患者中,5例发展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结论: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急,进展迅速,血栓蔓延、脱落常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关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愈后合理的抗凝治疗,对于防止血栓复发有重要意义。
- 陈建华徐健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静脉造影术上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