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林明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纳米
  • 4篇纳米流体
  • 3篇传质
  • 2篇传热
  • 2篇传质过程
  • 1篇汽液平衡
  • 1篇强化传热
  • 1篇黏度
  • 1篇流变特性
  • 1篇胶体
  • 1篇格子BOLT...
  • 1篇鼓泡
  • 1篇CO

机构

  • 5篇天津大学

作者

  • 5篇彭林明
  • 4篇唐忠利
  • 2篇张树杨
  • 1篇湛波
  • 1篇李苏巧
  • 1篇张俊

传媒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第六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固体颗粒对汽液平衡的影响研究
固体颗粒可强化气液传质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因此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研究固体颗粒强化气液传质过程及机理至今还是气液传质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二元溶液在微米颗粒和纳米颗粒存在时的汽液平衡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
彭林明
关键词:汽液平衡传质过程
纳米流体黏度和流变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对纳米流体黏度和流变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纳米流体强化传热和传质过程的机理。选用无水乙醇为基液,应用两步法制备了稳定性良好的纳米流体,采用CPE40锥板式黏度计测量了不同纳米粒子、体积份额、粒子粒径和温度下的纳米流体的黏度,分析了黏度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纳米流体黏度随纳米粒子体积份额的增加而增大,随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且这些因素对不同纳米流体黏度的影响不同。此外,还用Brookfield DVⅢ+LVDV-E流变仪测量了不同纳米流体的流变曲线,结果表明,在所配制的体积份额内,各纳米流体的黏度不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为典型的牛顿型流体。
唐忠利彭林明张树杨
关键词:纳米流体黏度流变特性
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3年
简要阐述了气相沉积法、共混法和分散法3种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以及物理法、化学法两种纳米流体的分散技术。重点综述了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过程以及强化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给出了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的几点原因:掠过效应、抑制气泡聚并机理、边界层混合机理、渗透机理以及多个影响因素相互关联作用。并预测出可能成为研究热点并有助于统一的强化理论表述提出的4个研究方向:影响纳米颗粒强化气液传质的各种因素相互耦合作用;纳米流体对氨、CO2、CO、O2和水蒸气以外的其它气体的物理化学吸收,进一步提出纳米颗粒强化气液传质普适性模型;搜集纳米颗粒影响气液界面附近的浓度分布;速度分布的微观信息以及纳米颗粒与气液界面相互作用的研究。
张俊李苏巧彭林明唐忠利
关键词:纳米流体
纳米流体流动与传质过程模拟的格子Boltzmann方法
纳米流体是流体与纳米粒子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胶体悬浮物,近年来用于强化传热和传质过程.本文选用单相方法来研究纳米流体流动状态下的流动与传质特征,该方法将液-固两相悬浮液视作一种均匀的混合介质,假定液相和固相处于热平衡状态...
湛波唐忠利彭林明
关键词:纳米流体强化传热传质过程
文献传递
纳米流体强化CO_2鼓泡吸收实验被引量:12
2012年
利用两步法制备了多种乙醇基质纳米流体,建立了一套纳米流体强化气体吸收实验装置,分别测试了CO2在体积分数为0.01%~0.10%的Al2O3-C2H5OH、MgO-C2H5OH、SiO2-C2H5OH、TiO2(5,nm)-C2H5OH、TiO2(25,nm)-C2H5OH、TiO2(60,nm)-C2H5OH纳米流体中的吸收浓度曲线,得到了纳米流体的体积分数、纳米粒子的种类和粒径等因素对CO2吸收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吸收强化效果随着纳米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纳米流体中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加而减少.此外,还对纳米流体强化CO2吸收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唐忠利彭林明张树杨
关键词:纳米流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