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肱骨
  • 2篇骨折
  • 1篇旋转截骨
  • 1篇旋转截骨术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治疗肱骨
  • 1篇治疗肱骨干骨...
  • 1篇入路
  • 1篇上臂
  • 1篇前外
  • 1篇前外侧入路
  • 1篇切口
  • 1篇中下段
  • 1篇中下段骨折
  • 1篇桡骨小头
  • 1篇桡骨小头脱位
  • 1篇肱骨干
  • 1篇肱骨干骨折
  • 1篇肱骨中下段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青春
  • 2篇王伟
  • 2篇艾合买提江玉...
  • 1篇艾合买提江·...
  • 1篇余凯
  • 1篇阿不来提·阿...

传媒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上臂内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2-01收治的肱骨干骨折165例,其中105例获得随访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A组上臂内侧切口39例;B组后侧切口34例;C组前外侧切口32例。结果随访时间均超过12个月,3组骨折均愈合良好,A组愈合时间短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皮肤感觉优良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间肩、肘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臂内侧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是可行且安全的。
王伟余凯张青春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
大龄产瘫前臂旋前畸形后遗症术式的选择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桡骨旋转截骨术及尺、桡骨双旋转截骨术在治疗大龄产瘫前臂旋前畸形后遗症的价值。方法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对20例产瘫前臂旋前畸形后遗症患儿,施行桡骨单纯桡骨旋转截骨(5例)、尺、桡骨双旋转截骨(15例)等两种术式,并经术后6~54个月(平均25个月)的随访。本组前臂功能以旋前位角度和自觉功能的改善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本组15例行尺、桡骨双截骨患儿中14例功能及外观明显改善,1例出现旋后畸形;5例行单纯桡骨旋前截骨者,术后3例功能及外观均获得改善,随访6个月、8个月后,其中合并桡骨小头脱位2例因疗效不佳行尺、桡骨双截骨,本组20例患者未出现骨不连。结论单纯桡骨旋转截骨矫形手术在产瘫前臂旋前畸形后遗症无桡骨小头脱位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尺、桡骨双截骨术在前臂旋前畸形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后遗症中疗效更优。
阿不来提·阿不拉张渭波张青春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关键词:产瘫产伤尺骨旋转截骨术桡骨小头脱位
内外侧切口入路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被引量:8
2014年
背景: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多以前外侧入路为主,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一些具有显微外科技术的医院开始尝试内侧切口入路,但对其安全性及疗效报道少见。目的:评价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外侧入路内固定物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骨科中心收治的6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根据切口入路分为前外侧入路组33例和内侧入路组35例。通过Gross方程比较2组失血量,并对2组治疗后并发症及肩肘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随访12-18个月,X射线示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前外侧入路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6.9±3.9)周,内侧入路组为(15.5±2.2)周;肩关节Neer系统评分前外侧入路组(86±5)分,内侧入路组(84±4)分;肘关节Mayo系统评分前外侧入路组(78±7)分,内侧入路组(81±8)分。内固定后前外侧入路组有3例、内侧入路组有1例出现桡神经支配麻木,腕背伸乏力,3个月后自行恢复,无骨不连及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2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选择内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是安全可行的。
王伟艾尔肯.玉麦尔张青春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关键词:植入物肱骨骨折前外侧入路内侧入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