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救援
  • 2篇医学救援
  • 1篇地震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迷走性
  • 1篇血管迷走性晕...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保障
  • 1篇医疗救援
  • 1篇月经
  • 1篇月经期
  • 1篇晕厥
  • 1篇孕妇
  • 1篇灾害
  • 1篇灾害医疗救援
  • 1篇灾害医学
  • 1篇三氧
  • 1篇中药
  • 1篇中药品
  • 1篇物资管理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6篇张雪梅
  • 2篇白晟遥
  • 2篇张咏梅
  • 1篇牛丽佳
  • 1篇同军
  • 1篇杨炯
  • 1篇王红
  • 1篇赵春艳
  • 1篇刘亚华
  • 1篇王鲁君
  • 1篇严莲珍
  • 1篇马立芝
  • 1篇杨慧宁
  • 1篇林牡丹
  • 1篇王晓枫
  • 1篇王藩
  • 1篇杨娜
  • 1篇韩玮
  • 1篇刘海峰
  • 1篇曹力

传媒

  • 6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巴基斯坦野洪灾救援的医学救援模式及战流动医院机构设置实践与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2010年7月20日巴基斯坦遭受严重洪灾,洪水冲毁了公路、学校、医院、住宅等大量公共设施,灾民超过了2000万,其中1200多万人需要紧急援助。灾后爆发疫情,使灾区形式更加严峻。8月26日,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开设了相当于国内二级医院水平的“中国野战流动医院”,开展医疗救援。本文就此次洪灾救援中医学救援模式及流动医院的机构设置进行探讨。
张雪梅张咏梅白晟遥王藩王红
关键词:医学救援
五次灾害医学救援任务对比及物资管理优化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中国国际救援队灾害医学救援任务特点,探讨医疗物资优化管理。方法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巴基斯坦洪灾、东日本地震和尼泊尔地震救援中医疗任务和医疗物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次救援呈现四种医学救援类别,分别是现场急救、灾区医疗、现场急救与综合医疗结合、队内保障。医疗物资准备与分配必须适应救援任务需求,医学救援物资管理需进一步优化,可形成队内医疗保障模块、现场急救模块、巡诊医疗模块、流动医院模块。结论现场救援任务决定医疗物资准备,灾害医学救援物资模块化管理是优化有限物资、提高救援效力的重要手段。
刘亚华杨炯王晓枫张雪梅马立芝杨慧宁刘海峰
关键词:灾害医学救援
灾害医疗救援中药品保障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如今灾害事件频发,合理有效地进行药品保障,是提高救援效率,缩短受灾持续时间,有效减轻灾害程度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灾害医疗救援药品保障的特点和原则,提出了对灾害救援药品保障的几点建议。
严莲珍张雪梅杨娜王鲁君
关键词:灾害医疗救援药品保障
海地地震中的孕妇救治被引量:3
2010年
海地大地震后中国派出一支国际救援队医疗队抵达太子港。医疗队的成员来自11个不同的专业,包括妇产科。医疗队救治了2500多名患者,其中包括11名孕妇(8名为经产妇)。这11名孕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哭闹、狂躁、精神紧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抑郁等不良反应,有些还出现阴道出血、下腹痛、胎动频繁等,这些症状往往反复发作。这些临床表现的原因是亲人死亡、自身受伤、家园被毁等。给予镇静药,纠正水电平衡障碍,通过翻译进行心理辅导等,均有助于缓解症状。
张雪梅张咏梅白晟遥林牡丹曾莉
关键词:地震孕妇救治
三氧对会阴切口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三氧对会阴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3月在武警总医院产科住院分娩行会阴切开术的初产妇998例,按照分娩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9例,观察组用浓度为5mg/L三氧化水500ml行外阴冲洗;对照组用0.05%碘伏液500ml行外阴冲洗。结果用三氧液冲洗会阴组的会阴的不良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能更有效地促进会阴切口愈合。
同军张雪梅赵春艳曾丽牛丽佳
关键词:三氧会阴切口
月经期突发血管迷走性晕厥一例
2010年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又称普通晕厥,单纯性晕厥,为反射性晕厥的一种,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多由情感与疼痛刺激通过神经反射,产生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广泛的外周小血管扩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而发生晕厥。在野外条件下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晕厥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
张雪梅曹力韩玮
关键词:月经期血管迷走性晕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