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梅
- 作品数:37 被引量:152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产儿眼球发育与正视化改变
- 王平陶利娟杨俊芳唐晓荣漆争艳田密张金梅
- 儿童异常瞬目综合征的诊治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异常瞬目征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门诊2012-07/2015-07收治的频繁瞬目征的儿童,根据问诊及眼部检查结果进行病因分析及相应的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共收治疗儿童瞬目征患儿5561例,其中男4025例,女1536例,男颐女约为2.6颐1;年龄2-14(平均6.9±0.6)岁。病因为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共2054例(36.9%);过敏性结膜炎1670例(30.0%);儿童干眼症982例(17.7%);偏食及挑食患儿605例(10.9%);铅污染590例(10.6%);斜视156例(2.8%);倒睫者129例(2.3%);微量元素缺乏(钙、铁、锌、镁、铜)者102例(1.8%);睑板腺囊肿37例(0.7%);角膜炎及角膜损伤者24例(0.4%);眼睑皮炎、过敏性鼻炎、皮炎者37例(0.7%);结膜结石者8例(0.1%);抽动障碍者30例(0.5%);视疲劳者6例(0.1%);泪道阻塞、泪囊炎者9例(0.1%)。异常瞬目的患儿并不是单一种因素所致,每个患儿经检查其病因均为1种或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给予每个患儿行耳穴按摩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并在查找病因后给予对症处理。随诊观察1-3mo,瞬目症能明显缓解。其中治愈4560例(81.9%),好转5286例,好转率(包含治愈)为95.1%;略有好转(包含复发病例)102例(1.8%);无明显变化173例(3.1%)。结论:多种病因可导致儿童异常瞬目征,屈光不正、过敏性结膜炎及儿童干眼症为其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综合治疗,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杜芬郭燕张金梅陶利娟
- 关键词:儿童异常瞬目征诊治
- 安抚及触摸护理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安抚及触摸护理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32例小儿眼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患儿。其中对研究组患儿采取安抚及触摸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应激反应情况和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后,其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程度和啼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抚及触摸护理能够明显减轻小儿眼科手术患儿的心理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能进一步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张金梅杜芬唐晓荣龙琦
- 关键词:家属满意度心理应激反应
- 沟通在婴幼儿内斜视患儿检影验光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沟通在婴幼儿内斜视检影验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门诊筛查有内斜视婴幼儿87例共174眼,用1%阿托品眼膏点眼3次/d,连续用药7d,进行视网膜检影,将沟通贯穿于诊疗期间全过程。结果配合程度:合作者76(87.36%)例,欠合作者11(12.61%)例,不合作者0例;屈光类型:远视和远视散光173(99.43%)眼,单纯近视1(0.57%)眼;屈光程度:在173眼远视与远视散光中:轻度47(27.17%)眼,中、高度远视126(72.83%)眼。结论婴幼儿内斜视早发现、早检查、早诊断、早矫正,娴熟检影技术与良好的沟通技巧联合应用是提高婴幼儿检影结果准确率的前提。
- 杨俊芳漆争艳董翠兰张金梅田密唐晓荣
- 关键词:沟通屈光
- 眼科手术治疗患者焦虑情绪评估及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 2016年
- 研究和探索眼科手术治疗使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接收的眼科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80例,使用护理干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80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况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水平4.62±0.77分,抑郁水平2.59±1.67分,对照组患者焦虑水平6.38±1.33分,抑郁水平4.67±0.93分,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眼科手术实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张金梅
- 关键词:眼科手术焦虑情绪护理干预
- 1626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被引量:1
- 2008年
- 总结1626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体会,包括环境、物品准备、检查前保暖、心理护理、合理哺喂、检查中护理,检查后监测生命体征,随诊指导等,认为对早产低体重儿进行及时积极的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控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降低儿童盲症。
- 唐晓荣王平陶利娟田密张金梅
- 关键词:早产儿护理
- 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免疫相关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儿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补体及T细胞亚群的含量,初步探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7例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儿及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中IgG,IgA,IgM,补体C3及C4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12例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儿及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儿外周血IgA,IgM及CD3+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值与健康儿童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gG,补体C3及C4的含量低于健康儿童(P<0.05)。CD4+T淋巴细胞值高于对照儿童(P<0.05)。结论:补体C3,C4及CD4+T淋巴细胞在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 周立军王平杨俊芳唐晓荣邓姿峰张金梅
- 关键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免疫球蛋白补体T细胞亚群
- 视知觉感知训练干预对近视性弱视患儿视力及屈光度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视知觉感知训练干预对近视性弱视患儿视力及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检查的近视性弱视患儿126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63例, 常规组进行掩盖法结合精细目力训练法干预, 实验组进行视知觉感知训练干预,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差眼视力、屈光度及训练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实施视知觉感知训练干预后,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差眼视力值、屈光度值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训练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对近似性弱视患儿实施视知觉感知训练干预, 可显著提升患儿的训练依从性, 促进患儿的视力恢复, 减少患儿的眼差视力及屈光度, 对提升其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龙琦唐晓荣吴九菊田密张金梅
- 关键词:视力屈光度
- RetCam Ⅱ广域数字视网膜照相机操作中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 2011年
- 总结了运用RetCam Ⅱ广域数字视网膜照相机检查1642例早产儿眼底病变筛查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检查前准备、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和检查后的处理、并发症的处理和随访护理。认为在RetCam Ⅱ检查中,护理配合有助于医生顺利完成新生儿眼底病变的筛查工作,减少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董翠兰唐晓荣杨俊芳田密张金梅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并发症护理
- 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将2010-01/2011-10收治的11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分为3组,第1组采用同视机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2组采用视知觉学习训练软件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3组为对照组,未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对三组患儿术后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及术后1a眼位正位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视觉训练患儿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术后1a随访时,对照组眼位正位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可显著促进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降低眼位回退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 郭燕王平漆争艳罗俊张金梅
- 关键词:双眼视觉间歇性外斜视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