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苏明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超重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改性
  • 3篇SIO
  • 3篇超细
  • 2篇凝胶
  • 2篇硅烷
  • 2篇改性研究
  • 2篇表面改性
  • 2篇超重力
  • 1篇氧化硅
  • 1篇炭黑
  • 1篇偶联剂
  • 1篇连续化
  • 1篇硫酸
  • 1篇氯硅烷
  • 1篇甲基二氯硅烷
  • 1篇硅酸
  • 1篇硅酸钠
  • 1篇硅烷偶联
  • 1篇硅烷偶联剂
  • 1篇二甲基二氯硅...

机构

  • 4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4篇张苏明
  • 3篇郭锴
  • 2篇兰玉顺
  • 2篇王宝玉
  • 1篇赵光磊
  • 1篇高正楠
  • 1篇曹会博

传媒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无机盐工业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细SiO/_2的表面改性研究
超细SiO2粉体,俗名白炭黑,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粉体材料,在橡胶、塑料、涂料、陶瓷玻璃、造纸等诸多工业领域广泛应用。SiO2表面存在表面羟基,这些羟基具有化学吸附活性,遇水分子时形成氢键吸附,导致了超细SiO2粉体在有机介...
张苏明
关键词:表面改性硅烷偶联剂
文献传递
超重力硫酸沉淀法白炭黑的连续化生产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对超重力硫酸沉淀法生产白炭黑进行了连续化实验研究,通过改变硫酸的质量分数、旋转床转子的转速和硅酸钠的流量,探索出了这些工艺条件对白炭黑粉体性能的影响。所得产品经透射电镜、BET比表面积、DBP吸油值等测试,结果为:产品平均粒径在10 nm左右;随硫酸质量分数的增加,比表面积先增加后减小,吸油值则相反;随旋转床转速的增加,比表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吸油值大致呈减小趋势;硅酸钠的流量对产品比表面积的影响不大。
赵光磊郭锴王宝玉张苏明曹会博
关键词:白炭黑超重力硅酸钠硫酸
恒沸蒸馏超细SiO_2凝胶的二甲基二氯硅烷表面改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恒沸蒸馏快速置换出SiO2湿凝胶中的物理吸附水,并用二甲基二氯硅烷(DMDCS)进行湿法改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TG-DTA)、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接触角测定仪等表征方法研究了DMDCS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将恒沸蒸馏用于SiO2湿凝胶的表面改性,能得到疏水性能极佳的改性SiO2,水在改性SiO2粉体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30°,改性产品蓬松,吸油值增大2~2.8,孔容增大3.5倍,孔道结构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优化了的改性工艺为:改性溶剂为体积比3∶2的丙酮、乙醇混合物,改性时间2 h,改性剂用量为SiO2绝干粉质量的12.5%。
张苏明高正楠兰玉顺郭锴
关键词:改性二甲基二氯硅烷
KH-570表面改性超细SiO_2的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利用超重力连续化装置制得超细SiO2的湿滤饼,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SiO2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在有机相中的浸润能力。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面羟基数、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值、激光粒度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是有效的改性剂;改性后样品在有机相中的浸润能力明显提高,样品的DBP吸油值由1.9 mL/g增大到3.1 mL/g;确定了最佳偶联改性条件,反应时间为4 h,改性剂KH-570用量为SiO2质量的10%,改性后样品每平方纳米表面积上的羟基数由1.15nm-2减少到0.9 nm-2。
王宝玉张苏明兰玉顺郭锴
关键词:二氧化硅改性超重力KH-57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