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琳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输血
  • 2篇护理
  • 2篇白细胞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检查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常规检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 1篇血小板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细胞
  • 1篇血液细胞形态...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机构

  • 8篇青岛市第八人...

作者

  • 8篇张琳
  • 7篇徐建国
  • 1篇高峰

传媒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尿糖对白细胞干化学法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张琳徐建国
关键词:干化学法显微镜尿糖白细胞
上皮细胞和黏液丝对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形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尿液中的上皮细胞和黏液丝对UF-100尿沉渣分析仪(UF-100)测定管形的影响。方法:用显微镜和UF-100分别检测1 357例尿液标本,并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尿标本和管形尿标本UF-10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相符达92.3%,部分上皮细胞和黏液丝造成管形假阳性率达12.4%。结论:上皮细胞和黏液丝对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形的结果有一定影响,需要仔细鉴别。
张琳徐建国宋锦梅
关键词:上皮细胞黏液丝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对90例抑郁产妇进行调查分析.结论:结合相关因素加强心理护理可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宋锦梅张琳高峰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心理护理
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大出血中输血护理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研究分析成分输血诊治产科大出血中展开输血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选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来本院产科展开成分输血的产妇72例,所有产妇在入院时均对病情展开确诊,按照诊治方式划分为观察组与护理组,各组产妇均36例。给予观察组产妇常规护理,护理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外加特殊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产妇的护理整体满意率相比观察组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分输血不出血的产妇实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进而提升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张琳徐建国
关键词:成分输血产科大出血输血护理
输血科在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中的价值
2016年
研究分析输血科在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中的价值。方法:选本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38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配,一组为研究组患者69例,一组为参考组患者69例。其中,参考组患者进行输血时,输血科并未进行整改;而研究组患者在输血时,我院已经对输血科加强监督,并对输血科的相关人员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用血的规章制度。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的不合理用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发生的不合理用血事件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结论:输血科在指导医院临床合理用血情况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而在输血科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能够减少不合理用血事件的发生。
张琳徐建国
关键词:输血科
应用冷沉淀与血小板抢救胎盘早剥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被引量:1
2009年
张琳宋锦梅徐建国
关键词:冷沉淀血小板胎盘早期剥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在小儿哮喘合并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W BC)在诊断小儿哮喘合并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拜耳全自动生化仪和Sysm exF-820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分析107例血液标本。结果: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哮喘合并细菌感染CRP明显高于单纯小儿哮喘,单纯小儿哮喘W BC明显高于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结论:CRP与W BC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小儿哮喘有无感染及可能是何种感染。
张琳徐建国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学龄前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
2016年
研究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采集的血液分析仪检验显示为异常的血液样本65例作为参照组,另外择取正常的血液样本65例作为实验组,并且对两组的血液样本展开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参照组中血液细胞形态正常的样本有15例;实验组中血液细胞形态异常的样本有10例,利用血液细胞形态学结合血液分析仪检查之后,血液细胞形态异常的样本增加到25例,结合之后试验组血液细胞形态异常率相比参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常规检验中,血液细胞形态检查有助于展开诊断,进而提升了诊断的正确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张琳徐建国
关键词:血液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