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 作品数:36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邓小平的新闻宣传思想
- 2001年
- 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一直对新闻宣传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他认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必须注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必须面向广大群众、 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必须重视队伍建设。
- 张琳
- 关键词:邓小平新闻
- 编辑学研究和编辑实践的几个问题被引量:4
- 2004年
- 编辑工作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是从事编辑学研究、建立编辑学理论的基础,也是在已有编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再创造性劳动。近年来,编辑学研究和编辑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而分析编辑学研究与编辑实践脱节的成因,弄清编辑学研究与潜科学研究、传播学研究的交叉关系,并用系统论指导编辑学研究和编辑实践,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 张琳
- 关键词:编辑学
- 马原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和美学价值被引量:4
- 2008年
- 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家马原的"叙事圈套"在突出叙述主体、实验西方小说叙述技术的同时,淡化了文学的审美主体和生命意识,忽略了民族生活经验和叙事文学传统。所以说,马原在文学主体与个性解放方面有所贡献的同时,却只注重西方现代"超验",忽略了民族审美体验;只注重小说技术美学,而忽略了小说的生命价值。
- 张琳
- 关键词:先锋小说美学价值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群现状分析
- 2006年
-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05年刊载的388篇论文为基础.对作者年龄、学历、职称、单位和论文基金资助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作者主要是年龄在31-50岁的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占总人数的71%;第一作者中8.5%具有博士学位,39.4%具有高级职称;7.7%的论文有基金资助。研究作者群结构,旨在学报的发展和作者队伍的建设。
- 张琳
- 论高校学报规范化编排
- 2005年
- 高校学报实施规范化编排能够扩大学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学术论文的利用率,使高校学报在面临新兴媒体的挑战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高校学报在实际工作中却遇到了一些客观上的障碍,使规范化编排标准不能彻底执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编辑、作者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高校学报的规范化标准,重点从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方面实现学报规范化编排。
- 张琳
- 关键词:高校学报
- 茅盾小说“时代性”的内涵及其根源
- 2007年
- 茅盾为中国新文学开创了充分反映"时代性"和"社会化"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文学创作精选时代性的主题,在最具时代感的都市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丰厚的历史內涵。茅盾小说"时代性"的根源主要是时代的需求;对生存环境的认同;自身的文化积淀;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其政治生涯和政治家气质所向。
- 张琳
- 关键词:现实主义社会化
- 论全球化语境下女性艺术家创作主题的选择
- 2011年
-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在多元共生的氛围中,女性艺术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创作作品时的主题选择更持守女性本体立场。创作主题的选择主要归为四个方面:母性情怀的抒写;"性"禁区的抒写;生命本源的自然抒写;关注女性"大我"。
- 张琳
- 关键词:语境女性艺术家创作主题
- 从“文学终结论”析文学困境之原因被引量:4
- 2006年
- 在现代媒体深深介入文学领域并困绕既往的文学习惯,造成文学困境的时候,希利斯.米勒提起的“文学终结”论无疑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波动,并让人深省造成文学困境的原因。事实上,造成困境是多种力量合力的产物,而不能仅仅归源于现代媒体,文学创作者与文学研究者对大众群体文学接受视野某种程度上的漠视,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张琳
- 关键词:文学终结论文学困境现代媒体文学接受
- 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难点与对策被引量:7
- 2011年
-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是一个新命题,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这不单是实践问题,还涉及一系列认识和观念问题。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难点在于容易处于不易控制状态、网络舆论引导的规律难以把握。我们可以从主体阵地的培养,用主流的声音引导舆论;重点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议程设置;掌握消除网络负面舆论的技巧;完善机制,适时合理配音;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法制、道德意识,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网络舆论等方面打开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瓶颈,破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难题。
- 张琳
-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论
- 从新闻学的视角探寻伤痕文学的历史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从新闻学的视角探究伤痕文学出现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伤痕文学具有新闻的宣传意义和揭露功能;伤痕文学充分吸收了新闻报道真实性的特点;伤痕文学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真实信息的迫切要求;伤痕文学的出现加剧了文学的新闻化和事件化。
- 张琳
- 关键词:伤痕文学新闻学文化大革命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