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核苷(酸)类似物抗HBV过程中出现短暂性病毒学突破与逆转录酶区基因变异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出现短暂性病毒学突破与逆转录酶区基因变异的关系。方法在随访门诊中抽取16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出现短暂性病毒学突破者的预留血清,并提取HBV DNA,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HBV逆转录酶区基因,PCR产物回收纯化后直接测序,将直接测序结果用DNASTAR进行分析,找出HBV逆转录酶区基因的变异位点和相应的氨基酸。结果 16例短暂性病毒学突破患者HBV逆转录酶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点突变,其中主要的变异位点rtI/F122L、rtQ130P、rtS135Y、rtK149Q、rtW275替换为终止密码子(TAG)、rtV266I、rtH/Q271E的发生频率分别为56.3%、37.5%、43.8%、56.3%、50.0%、37.5%和37.5%,但无一例出现既往报道的常见耐药位点(rtI169T、rtV173L、rtL180M、rtA181V/T、rtT184G、rtA194T、rtS202I/G、rtM204I/V、rtI233V、rtN236T、rtM250V/L)变异。结论短暂性病毒学突破者逆转录酶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核苷酸位点变异及氨基酸替换,但均未检测到核苷(酸)类似物相关的常见耐药位点的变异。
- 张秀娟林国莉吴元凯李向永张潇卢翠蓉崇雨田
- 关键词:HBVDNA
- 核苷(酸)类似物单药初始治疗慢性乙肝患者方案变更及原因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 观察4种核苷(酸)类似物单药初始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前2年内方案变更情况及其原因.方法 根据接受初治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拉米夫定(LAM)组、阿德福韦酯(ADV)组、替比夫定(Ldt)组和恩替卡韦(ETV)组4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等进行分析.结果 (1)在治疗1年及2年时,治疗方案累积变更率以LAM组最高(1年时为26.1%,2年时为45.0%),ETV组最低(1年时为1.0%,2年时为4.8%),P<0.01;(2)治疗方案变更原因各不相同:LAM组、ADV组方案变更主要原因为疗效因素(病毒学不完全应答/部分应答、病毒学突破);ETV方案变更主要原因为治疗经费因素.结论 使用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治疗方案在前2年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更,以恩替卡韦累积方案变更率最低;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方案变更原因有所差异.
- 熊庭婷李向永罗杰张潇吴元凯崇雨田
-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慢性乙型肝炎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被引量:5
- 2013年
- 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目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常用药物为核苷(酸)类,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使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耐药导致治疗失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挽救治疗方案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有乏力、胸痛、肌肉酸痛等,但症状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消失。该挽救治疗方案是目前国内最强效抗病毒方案。
- 张潇罗杰林国莉李向永崇雨田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
- 恩替卡韦初治及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初治及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随访的2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ETV单药治疗5年的疗效,其中ETV初治患者165例,NAs经治患者61例,其中LAM经治患者55例,根据LAM-ETV治疗经历的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连续治疗组、不连续治疗组和复杂经历组。观察随访5年ETV初治及NAs经治患者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耐药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4.5个月(3~68个月)。ETV初治患者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和5年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分别为61.2%、78.9%、86.2%、90.3%、97.4%、93.3%和100%;ALT复常率分别为68.5%、78.3%、79.7%、85.9%、85.4%、94.4%和83%。HBeAg阳性患者血清学转换率3年时为25%;NAs经治患者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治疗1年时达80.7%,但继续治疗后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呈下降趋势。LAM经历患者中,1年后不连续治疗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显著高于连续治疗组和复杂经历组(100%vs66.7%和50%)。25例ETV初治患者未检测到ETV耐药的发生。14例NAs经治患者的耐药位点检测结果发现,发生LAM耐药者9例,发生ADV耐药1例,发生ETV耐药2例,发生LdT耐药变异7例。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临床实践中,ETV治疗安全、有效,ETV初治1年发生部分病毒学应答的患者继续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取得病毒学应答。NAs经治患者中,接受LAM-ETV序贯治疗或有复杂治疗经历的患者,继续ETV单药治疗疗效差,尤其是发生LAM耐药的患者,不推荐直接改用ETV单药治疗。
- 罗杰李向永吴元凯林国莉庞毅华张潇崇雨田
- 关键词:恩替卡韦核苷(酸)类似物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