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芹
- 作品数:20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兴凯湖北岸平原晚全新世花粉记录
- 兴凯湖北岸平原泥炭剖面总深度为150cm,按1cm间距切割样品,获取150个孢粉样品。样品自然阴干后,定量取样并加入等量的石松孢子(用于计算浓度)进行常规碱处理。AMS14C测年结果为(校正后的):79-80cm处为12...
- 张淑芹邓伟阎敏华
- 文献传递
- 下辽河平原晚更新世泥炭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位于沈阳市东部和西部的2个钻孔剖面均有晚更新世晚期泥炭发育。14 C测年结果表明:东部钻孔泥炭层形成于玉木亚间冰期晚期,西部泥炭层形成于玉木亚间冰期结束之后。孢粉分析结果表明:东部钻孔剖面中的泥炭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植物花粉为主,指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西部钻孔剖面中的泥炭以温带草本被子植物花粉为主,山地针、阔叶植物花粉为辅,指示温干偏湿的气候环境。定量古气候分析结果表明,玉木亚间冰期晚期沈阳地区与现今气候相当;玉木亚间冰期结束之后,沈阳地区的气候比现在稍冷。
- 张淑芹刘玉英
- 关键词:泥炭古气候晚更新世下辽河平原
- 哈民忙哈聚落遗址孢粉分析与哈民文化古生态环境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一、遗址概况哈民忙哈(蒙语意为沙坨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南约20千米的哈民营子东北部,南距通辽市50千米。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2°13019′,北纬43°58444′,海拔177.6米。遗址介于西辽河及其支流新开河之间,地处西辽河平原东部、科尔沁沙地腹地,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遗址被掩埋在风积沙土层下面。哈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1]。
- 汤卓炜朱永刚吉平张淑芹韩璐肖晓鸣安硕时红运汪菲菲
- 黑龙江嘉荫地区K/T界线孢粉组合特征
- 嘉荫地区XHY钻孔孔深60.60 m,在19.0 m至24.06 m之间以约10cm间距选取47个孢粉样品,每个样品取干样50克,经过盐酸→氢氟酸→盐酸处理,用筛选法将样品中的孢粉化石集中,制2个固定片在生物显微镜下鉴定...
- 张淑芹
- 关键词:孢粉组合K/T界线
- 文献传递
- 宝清东升5000年以来花粉记录与气候波动的响应
- 2004年
- 根据宝清东升泥炭剖面的花粉记录及14C测年数据分析,划分出3个孢粉组合带。BQ1组合(3700aB.P.以前)以耐干旱的蒿属、藜科花粉高含量和喜湿的莎草科低含量为特征,针叶植物很少,气候温暖干旱,沼泽尚未形成;BQ2组合(大约在1333~3700aB.P.时期)以喜湿的莎草科含量明显增加和耐干旱的蒿属、藜科花粉含量明显减少为特征,针叶松及云、冷杉急剧增加,气候温凉湿,沼泽发育繁盛;BQ3组合(大约在1333aB.P.至现在)以喜湿的莎草科含量开始逐渐减少,耐干旱的蒿属花粉逐渐增加为特征,针叶松及云、冷杉继续增加,气候向冷干发展,沼泽逐渐萎缩。
- 张淑芹邓伟闫敏华
- 关键词:气候波动孢粉记录
- 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2号点晚更新世晚期孢粉记录的古环境被引量:8
- 2011年
- 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2号点剖面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晚更新世晚期孢粉组合以草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有Chenopodiaceae、Artemisia、Zygophyllum、Ranunculaceae和少量的Euonymus、Ephedra和Ni-traria等,木本植物花粉次之,有Pinus、Picea、Abies、Betula和Ulmus等,蕨类植物孢子较少,有Lycopodium、Selaginella和Adiantum等。根据孢粉含量的变化,可划分出4个孢粉带:Ⅰ带(72-38ka BP)孢粉浓度较高,反映区域植被属于生长有少量灌木的以Chenopodiaceae和Artemisia为主的温带草原环境,局部地区生长有比较茂盛的水生或湿生植物,为湿地环境;Ⅱ带(38-29ka BP)孢粉浓度较低,草本植物花粉占有绝对优势,反映生长有少量阔叶树的以Compositae为主的温带草原环境,较多水生及湿生植物的出现说明附近有湿地分布;Ⅲ带(29-20ka BP)孢粉浓度极低,表明该地区总体特征为生长有零星Betula、Ulmus的温带荒漠草原环境,附近生长有水生或湿生植物,周边山地上生长有少量Picea和Abies;Ⅳ带(20-18ka BP),孢粉浓度极低,反映区域植被面貌属于生长有零星Betula、Ulmus的温带荒漠草原环境,山地上生长有较多的Picea和Abies。
- 刘德成高星王旭龙张淑芹裴树文陈福友
- 关键词:孢粉晚更新世晚期旧石器时代晚期
- 俄罗斯阿穆尔州伊万诺夫卡区特罗伊茨基墓地古环境初探被引量:4
- 2008年
- 采用孢粉分析方法对中俄合作发掘获得的探方10中第3层、第2层采集的孢粉土样进行分析鉴定,研究了位于俄罗斯阿穆尔州伊万诺夫卡区特罗伊茨基墓地的古代自然环境。孢粉检测结果显示,两个样均含有较多孢粉,但孢粉种类较少。出现的植物有23科,31属,其中乔、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有松科(Pin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天南星科(Araceae)、桦木科(Betulaceae)、紫草科(Boraginaceae)、桔梗科(Campanul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菊科(Compositae)、莎草科(Cyperaceae)、壳斗科(Fagaceae)、龙胆科(Gentianaceae)、禾本科(Gramin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蔷薇科(Rosaceae)、杨柳科(Salicaceae)、茄科(Solanaceae)、瑞香科(Thymelaeaceae)、榆科(Ulmaceae)、荨麻科(Urtic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浮萍科(Lemnaceae)等21科的花粉;蕨类植物有石松科(Lycopod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等两个科的孢子出现。研究表明,本区在以往所谓的隋唐时期暖温气候阶段呈现的唐中期比较干旱寒冷的气候特征应当是在晚全新世降温的大气候环境背景下,较高纬度地区的地方气候响应。辽代早期的气候愈发干旱寒冷化。中温带与寒温带的过渡是本区现代气候特征。本区的气候环境背景应当支持以渔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本项研究一方面提高了这一地区晚全新世期间更小时间尺度环境研究的精度,另一方面通过孢粉分析及古代植被和气候比较研究,为深入全面地了解靺鞨人不同经济形态和生业模式与环境背景条件的关系奠定了植物考古基础。
- 汤卓炜冯恩学张淑芹
- 龙江盆地西缘中侏罗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被引量:1
- 2021年
- 对产于龙江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含煤地层中的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识别出中侏罗世孢粉化石45属73种,蕨类植物孢子15属16种,裸子植物花粉30属57种,自下而上建立了Alisporites-Chasmatosporites-Cyclogranisporites,Chasmatosporites-Piceites-Cyclogranisporites及Cyclogranisporites-Baculatisporites-Protopinus 3个孢粉组合。该孢粉植物群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蕨类孢子次之,其中,裸子植物花粉以松柏类植物的双囊花粉和苏铁类、本内苏铁类、银杏类植物的单沟花粉为主。通过对龙江盆地万宝组孢粉植物群的组成分析,其时代应为中侏罗世。结合对该地质时期的植物群生态环境的研究,万宝组孢粉植物群反映了由半湿润到湿润的暖温带-亚热带的气候特点,并存在一定低矮山地的古环境。
- 张渝金杨雅军梁飞吴新伟张超付俊彧汪岩张淑芹刘淼丁秋红张德军
- 关键词:孢粉化石中侏罗世古气候古环境
- 向海湿地孢粉记录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1
- 2003年
- 以霍林河下游向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湿地垂直剖面的精细采样,将放射性核素精确计年与孢粉组合特征研究相结合,进行高分辨率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不同地表水力梯度与不同地貌单元的孢粉组合特征相差较大。典型剖面孢粉图式、A/C比值与麻黄属花粉丰度分析表明,该区域以草甸草原或草原景观为主,流域大环境以半干旱为特征,局部小环境为水流缓慢或静水沉积环境,并受到风沙的影响。240年以来虽然亦存在短暂的温湿期(1851-1861aA.D.及1890-1920aA.D.),但半干旱的气候特征始终没有改变。对照相邻区域研究成果,本区近代气候具有继承性和相似性。
- 王国平张淑芹
- 关键词:孢粉组合水力梯度半干旱气候沼泽湿地
- 松科2井早白垩世沙河子组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意义
- 2024年
- 为探讨黑龙江省安达市松科2井深层(3395.46~3901.35 m)地层的时代特征,分析地史时期的古植被及古气候条件演变,利用孢粉学方法对松科2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井段可划分为Leiotriletes sp.-Cyathidites australis-Chasmatosporites sp.孢粉组合(3832.94~3901.35 m)和Klukisporites triangulus-Aequitriradites sp.-Pristinuspollenites sp.孢粉组合(3395.46~3613.62 m),孢粉组合指示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欧特里夫期(Hauterivian)—巴列姆期(Barremian)早期,可作为松辽盆地沙河子组上部生物地层学对比的标志;此外,孢粉组合反映的植被类型演化规律是针叶林、灌草丛—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木丛—针阔叶混交林,揭示研究区沙河子组后期气候带演替规律是暖温带—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气候干湿变化规律为湿润—半湿润—湿润—半湿润。
- 张德军郑月娟郑月娟张淑芹张健黄欣陈树旺
- 关键词:早白垩世沙河子组孢粉组合古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