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 作品数:148 被引量:59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腹痛的诊断作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了解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中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间,应用OMOM胶囊内镜(重庆金山科技集团生产)对67例慢性腹痛患者(腹痛组)和46例无任何症状的查体者(查体组)进行检查,其中腹痛组患者均过经多次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可以解释慢性腹痛的病变。结果慢性腹痛组患者中小肠黏膜病变的诊断阳性率为68.7%(46/67),明显高于健康查体人群的21.7%(10/46);腹痛组46例小肠黏膜病变中以小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为最多,占21例,其次为小肠单发或者多发的息肉12例;回肠和空肠单发或多发的小溃疡11例,结合临床病史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小肠肿瘤6例;小肠未发现任何异常的占25.7%(17/67),小肠淋巴组织增生11例。腹痛组患者OMOM胶囊在小肠的通过时间(243.9±61.9)min明显长于查体组(215.3±52.9)min(P<0.05);胶囊探头的胃通过时间(42.6±18.9)min和排出体外的时间(83.9±27.4)h,分别比查体组(40.6±13.4)min和(74.3±19.1)h要长,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黏膜病变的诊断阳性率高,而且安全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痛患者。
- 张洁王邦茂张庆瑜林睿朴美玉常毅湘
- 关键词:腹痛胶囊内镜
- 免疫球蛋白G4检测在不明原因肝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既往诊断为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免疫球蛋白G4(IgG4)浆细胞的表达水平,评价其是否可重新诊断为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并分析肝组织存在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但未达到IgG4-RD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0年8月至2016年7月行肝穿刺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肝损伤病因的患者3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肝组织行IgG、IgG4染色,分析患者是否符合IgG4-RD的诊断标准,以及肝组织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与血清学指标(ALT、AST、ALP、GGT、IgG)、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和Wileoxon秩和检验。结果33例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0.48±14.52)岁,有10例(30.3%)患者肝脏中存在不同程度的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其中1例患者肝脏中IgG4阳性浆细胞个数〉10个/高倍镜视野(HPF),IgG4/IgG〉40%,伴有血清IgG4升高和肝左叶外侧端小圆形低密度结节,可重新诊断为IgG4-RD。该例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ALT为948U/L,AST为658U/L,ALP为176u/L,GGT为197U/L,TBil为21.5gmol/L,DBil为10.0μmol/L。根据肝组织中是否存在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将33例患者分为有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组(IgG4阳性组)10例和无Ig04阳性浆细胞浸润组(IgG4阴性组)23例。kG4阳性组和Ig64阴性组患者AIJ、AST、ALP、GGT的中位水平(分别为26.0U/L比31.0u/L,28.5U/L比32.0U/L,114.0U/L比77.0U/L,65.0U/L比36.0U/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098、-0.216、-0.862、-0.705,P均〉0.05);IgG4阳性组患者中位血清IgG水平高于IgG4阴性组(17.15g/L比13.6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76,P=0.035)。结论IgG4-RD可能是肝损伤的病因。伴或不伴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的患者,其临床特征、血清学指标和肝脏炎性�
- 张跃周璐焦国慧李燕妮张玉洁宋文静张洁王邦茂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4
- 中国大陆地区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的汇总分析被引量:47
- 2009年
- 目的:总结我国大陆地区炎症性肠病(IBD)肠外表现,为临床医师快速准确诊断本病提供线索.方法:对我国近30年来报道的IBD文献进行计算机CBM与文献追溯检索,对符合标准的肠外病变部位数据进行摘录、登记、统计分析.结果:1979-01/2008-01符合标准的文献169篇.报道UC患者14963例,CD患者3659例,大约15%UC患者与31%CD患者存在多种多样的肠外表现.结论:IBD除累及消化系外,常同时累及多个系统,易导致误诊,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
- 郑连鹏吕宗舜张洁曹晓沧王绪霖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外表现
- 腹腔淋巴结肿大对肝脏免疫损伤的鉴别意义初探
- 王永娟张洁周璐王邦茂
- 异甘草酸镁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单核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和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经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AIH患者(AIH组)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添加不同浓度异甘草酸镁处理24 h,流式细胞仪测定HLA-DR+和CD80+细胞百分比。将经CD14单克隆磁珠抗体分选提纯后的PBMCs与FITC标记的大肠杆菌共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加以验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H组(未加药)PBMCs的HLA-DR+和CD80+细胞百分比、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照组中,与空白组比较,异甘草酸镁组PBMCs的HLA-DR+和CD80+细胞百分比、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IH组,与空白组比较,异甘草酸镁组(1、10 mg/mL)PBMCs的HLA-DR+和CD80+细胞百分比、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能够提高AIH患者减弱的单核细胞抗原递呈功能和吞噬能力,提示异甘草酸镁具有调节AIH患者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 林睿周璐张洁王邦茂荆洋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异甘草酸镁单核细胞抗原递呈
- 善得定治疗胰血管活性肠肽瘤1例报告被引量:5
- 1998年
- 胰血管活性肠肽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此肿瘤由Verner和Morison于1958年首次报告,国外至今报告200余例。国内从1977年至今有10余例报告。我科于1997年2月收治了1例因腹泻、消瘦为主诉的患者,其表现为水样腹泻、低钾血症。
- 杨玉龙张洁王邦茂黄乃侠
- 关键词:胰血管活性肠肽瘤善得定胰腺内分泌肿瘤肝动脉栓塞低钾血症水样腹泻
- 碘缺乏大鼠胃肠道组织中胃泌素的变化
- 1998年
- 甲状腺激素对胃泌素的作用,国内外报道甚少。本文测定了碘缺乏大鼠胃、十二指肠和空肠各段胃泌素(GAS)含量,以探讨碘缺乏对不同日龄大鼠胃肠道组织(GAS)发育的影响。方法:动物模型用低碘(<60μg/kg)饲料喂养大鼠到2个月左右(100~150g)。
- 张洁吴琳
- 关键词:胃泌素碘缺乏肠道组织甲状腺功能减低放射免疫方法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24例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本院确诊的24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有过敏史者占37.5%,过敏诱因者占25%.腹痛(87.5%)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3.3%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为(4.59±3.69)×109/L.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以十二指肠最为明显,活检可证实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腹水为渗出液,可见嗜酸粒细胞.激素治疗可在lwk内迅速缓解症状,并使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病情可有反复,但预后良好.结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过敏史对诊断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有提示作用,内镜下黏膜活检和腹水嗜酸粒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糖皮质激素治疗优于饮食治疗,预后良好.
- 李静王邦茂张洁姜葵方维丽程静沈阳苏帅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粒细胞
- 不同类型功能性便秘的心理状态研究被引量:23
- 2004年
- 王玉明王邦茂刘文天姜葵张洁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心理状态心理障碍生物反馈
-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研究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治和预后判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3年6月-2006年6月确诊为肝硬化腹水的患者254例,分别对伴SBP患者与不伴SBP患者进行MELD评分并比较,根据MELD分值分为≤9分组、10~19分组、20—29分组和≥30分组,分析各组SBP发生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MELD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预测价值。结果65例(26%)患者发生SBP,平均MELD评分为23分;不伴SBP患者189例(74%),平均MELD评分为14分(P〈0.01)。MELD≤9分组与10~19分组间SBP发病率的OR值为1.44(P〉0.05),考虑在MELD≤19分时SBP发病率与MELD评分无关,故将MELD≤9分组和10~19分组合并为MELD≤19分组。SBP发病率在MELD≤19分组、20~29分组和≥30分组分别为12.50%,52.38%和66.67%。MELD/〉30分组与≤19分组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比较,OR值为14(95%CI5.41~36.20);20~29分组与≤19分组比较,OR值为7.7(95%CI 4.17~14.2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95% CI 0.689~0.855)。结论MELD分值和肝硬化腹水患者SBP发病率线性正相关,高MELD分值提示发生SBP风险增加。
- 王鑫王邦茂姜葵张洁方维丽王涛李新元
- 关键词:肝硬化终末期肝病模型自发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