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
- 作品数:31 被引量:2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针刺退热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发热是由于外源性或内源性致热源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近年来针刺退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对于针刺退热、散热的机制有研究者认为是因为针刺疗法能有效地调节穴位高阈值细纤维感受(传人)系统;也有研究者认为针刺之所以能引起温度变化的机制主要涉及感觉传人系统、体温调节中枢及中枢发热介质、中枢解热介质的活动。现就近年来有关针刺退热的实验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 周晓英钟艳李世兵张林林星辉
- 关键词:发热针刺疗法学术性
- 耳穴贴压法与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与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耳穴贴压组(33例)和田七痛经胶囊组(31例)。耳穴贴压组取耳穴神门、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肾、肝,用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压,田七痛经胶囊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为93.9%,田七痛经胶囊组总有效率为8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耳穴贴压组复发率为28.6%,田七痛经胶囊组复发率为71.4%。结论:耳穴贴压组临床疗效优于田七痛经胶囊组,且复发率低于田七痛经胶囊组。耳穴贴压法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李红碑钟艳林星辉周晓英张林
-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耳穴贴压田七痛经胶囊
-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56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在西药基础上配合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本病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每次20 mg,每日1次,连续8周。观察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针刺选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神门、内关、太冲、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和丰隆,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8周;耳穴取神门、皮质下、心和肝,每日按压3次,3~5 d重新贴压一次,连续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和各因子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同时以Asberg抗抑郁药不良反应量表(SERS)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总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0.05),观察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评分在治疗后低于西药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5)。安全性评价方面:观察组SE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较为有效、安全。
- 张林钟艳全淑林刘叶辉石学慧李振光王净净
-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针刺耳穴贴压随机对照试验
- 火针点刺放血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大鼠模型滑膜IL-1β、IL-6、TNF-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放血对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火针组、西药组,于大鼠右踝关节注射0.1m L尿酸钠混悬液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火针点刺右踝关节肿胀最高处"阿是穴",共治疗3次。足容积法测量大鼠右踝关节肿胀度;ELISA法测定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火针组、西药组造模后96h踝关节肿胀度较模型组降低(P<0.01),治疗后火针组和西药组大鼠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火针组、西药组大鼠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火针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关节滑膜中的IL-1β、IL-6、TNF-α水平有关。
- 孙霞张林钟艳渝心傲董晓楠李南
-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火针白介素-1Β
- 耳穴防治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 目的:介绍近十年耳穴防治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方法:从临床研究方面进行综述。结论:耳穴防治痛经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目前耳穴防治痛经在疗效评定标准、有效穴方及机理研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 李红碑钟艳张林
- 关键词:痛经耳穴疗法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毒邪致痫”之我见被引量:10
- 2017年
- 脑为清窍,不容毒侵,侵之染之,有损元神,元神失控,发为癫痫。毒邪致痫,有内外毒之分:"外毒"包括物理与化学因素毒物、寄生虫毒、药物聚毒、湿热疫毒;"内毒"包括痰瘀内阻、血败脑腐、气机不利酿为毒,风火逆乱、灼伤脉络、升降失宜酿为毒;此外,禀赋不足、脾运不健、湿浊内聚酿为毒,胎产不当、胞元受损、形败难救酿为毒。临床治之多以解毒治痫之法以应对。
- 吴彬才王净净李智雄张林
- 关键词:癫痫毒邪疫毒药毒益气活血解毒
- 逍遥散加味治疗癫痫共病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癫痫共病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癫痫共病抑郁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抗癫痫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逍遥散加味,对照组给予阳性药物帕罗西汀,给药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治疗后两组HAMD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HAMD总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E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癫痫共病抑郁障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全淑林张林翟春涛王净净
- 关键词:癫痫抑郁逍遥散
- 温针灸联合关节腔注射对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评估温针灸联合关节腔注射改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痛和关节功能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56例患者,按随机序列以1:1的比例分配到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组)和玻璃酸钠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WOMAC平分。结果:患者均完成试验并获得了随访。在治疗5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疼痛和关节功能活动的改善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P<0.05);而且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在总体疗效的显愈率上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可以有效缓解KOA患者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 欧梁张林王琼卢敏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温针灸关节腔注射随机对照试验
- 耳穴防治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介绍近10年耳穴防治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寻求最佳治疗方案。耳穴防治痛经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目前耳穴防治痛经在疗效评定标准、有效穴方及机理研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 李红碑钟艳张林
- 关键词:痛经耳穴
- 循经针刺联合股神经阻滞干预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功能康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7
- 2018年
- 目的:观察循经远端针刺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及膝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行股神经阻滞,术后予以镇痛泵镇痛及TKA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穴取患侧太冲、昆仑、太溪、申脉、三阴交、后溪,双侧尺泽、曲池、手三里,留针30 min。每天1次,治疗2周。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48 h静息时,术后12 h、24 h、48 h、7 d、14 d被动功能锻炼时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关节活动度(ROM);记录患者镇痛满意度,加用镇痛剂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8 h、12 h、24 h、48 h膝关节静息状态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 h、24 h、48 h、7 d,观察组膝关节被动运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方面,术后72 h、7 d、14 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ROM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针刺取穴联合股神经阻滞方法应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在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确切,同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
- 张永辉张永辉张林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后针刺循经取穴股神经阻滞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