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1篇单肺
  • 1篇电视辅助
  • 1篇电视辅助胸腔...
  • 1篇电视辅助胸腔...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营养管
  • 1篇灶性
  • 1篇支镜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张林
  • 5篇孟龙
  • 4篇杜贾军
  • 4篇王磊
  • 4篇马伟
  • 3篇陈景寒
  • 3篇王晓航
  • 3篇彭忠民
  • 2篇李云
  • 1篇张振江
  • 1篇马国元
  • 1篇姜远嘱

传媒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单肺移植术后患者生存3年以上二例
2014年
2005年2月至2008年6月,我科共成功完成5例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术,其中2例患者生存3年以上。现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1,女,38岁;特发性双肺纤维化(IPF),肺大泡,反复发作憋喘30余年,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不吸氧为82%,吸氧为91%;双肺布满哮鸣音;脱氧6 min行走试验可行走164 m。
马伟孟龙王晓航张林王磊杜贾军彭忠民
关键词:肺移植术排斥反应肺纤维化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EN)的价值。方法将32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5例和对照组143例,均行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术中放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2天开始行EN,对照组术后第1天开始经周围静脉行肠外营养(PN)。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定两组体质量、血浆白蛋白水平及血清免疫学指标,并观察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浆白蛋白及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EN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及免疫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费用。
司保达王磊张林陈景寒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肠内营养
气管肿瘤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5例被引量:5
2008年
2001年5月至2007年7月间经严格筛选在体外循环下行气管及隆凸手术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35~65岁,平均48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喘鸣。均行螺旋CT检查,3例尚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单纯气管肿瘤3例,侵犯气管隆凸部肿瘤2例。单纯气管肿瘤者,因管腔过于狭窄,置麻醉气管插管可能造成窒息;2例隆凸部肿瘤,
彭忠民陈景寒孟龙杜贾军王磊张林王晓航
关键词:手术中应用气管肿瘤体外循环螺旋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
35例肺癌累及上腔静脉患者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肺癌累及上腔静脉行手术治疗的策略及技巧,以提高手术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肺癌累及上腔静脉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术中测量上腔静脉压力,记录上腔静脉阻断时间,有无眼结膜水肿;上腔静脉置换患者应用国产涤纶及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直径为14 mm或16mm;应用4-0Prolene无创伤滑线连续外翻缝合;术后观察人工血管栓塞、吻合口出血等情况。结果20例上腔静脉置换患者中行人工血管与无名静脉和右心房吻合,未阻断上腔静脉5例,上腔静脉阻断15例,阻断时间8~35min。术中和术后发现眼结膜水肿和无水肿患者上腔静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7~35min和8~20min(P=0.005)。上腔静脉阻断患者术前上腔静脉压力为20~45cmH2O,术中最高压力达37~56 cmH2O。术中和术后有眼结膜水肿和无水肿患者术中最高上腔静脉压力分别为48~56 cmH2O和37~47 cmH2O(P=0.000)。无手术和围术期死亡,术后因胸腔引流量多再次开胸止血1例,未发现人工血管栓塞者。随访32例,随访时间4~130个月,失访3例,总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结论肺癌累及上腔静脉患者行手术治疗时,为避免脑水肿,术中可采取有关措施不阻断或减少上腔静脉阻断时间;选择合适长度及相应粗度的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采用无创伤滑线连续外翻缝合,以保持吻合口平整、严密是避免血管栓塞和出血的关键。
彭忠民陈景寒孟龙杜贾军王磊张林王晓航
关键词:肺癌上腔静脉外科手术
胸腔镜trocar致术后出血1例被引量:2
2013年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ant thoracicsurgery,VATS)目前已相当成熟,包括手术对象选择、切口选择及术中操作等基本统一,因其有传统开放手术不能比拟的优势,已成为外科发展的方向。
马伟孟龙张林李云
关键词: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术后出血传统开放手术手术对象切口选择
细胞色素P450及谷胱甘肽转硫酶基因与食管癌关系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1A1、CYP2E1)及谷胱甘肽转硫酶基因(GSTM1、GATT1)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38例食管癌患者及170名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CYP1A1、CYP2E1、GSTM1与GATT1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CYP1A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风险无相关性;CYP2E1基因型的缺失与食管癌的易感性相关,携带等位基因C1的个体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为C2的2.207倍,携带C1/C1基因型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是变异性个体的2.256倍;GSTM1基因型的缺失与食管癌的易感性相关,携带GSTM1缺失基因型的个体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是非缺失型的1.775倍;而GSTT1基因型的缺失与食管癌的易感性无相关性。结论个体CYP2E1、GSTM1基因的多态性均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呈相关性。
张林马伟李云姜远嘱马国元
关键词:食管癌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转硫酶基因多态性
恶性局灶性磨玻璃样肺结节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恶性局灶性磨玻璃样肺结节(fGGON)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手术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3年内连续手术切除的96例恶性fGGON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和病理学特征。根据术前影像学显示的磨玻璃样成分(GGO)所占病灶比例分为纯、高、低GGO组,比较各组术后预后。结果本组病例中大多恶性fGGON为早期肺腺癌。术前影像学显示,GGO所占病灶中比例越高,术后病理呈现单纯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成分越多,两者存在相关性(P<0.05)。在纯、高和低GGO病例中,病理检查出现侵袭性表型者分别占0%、28.1%和44.4%(P<0.01)。全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100%,纯、高和低GGO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90.6%和69.4%(P<0.01)。结论手术治疗恶性fGGON预后良好,术前病灶中GGO成分比例有助于判断恶性fGGON的病理类型、侵袭性和术后预后。局限性肺切除可能是纯GGO型肺癌更好的手术选择。
张林张振江孟龙马伟杜贾军
关键词:磨玻璃密度外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