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 作品数:49 被引量:11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介绍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其在肾癌中的作用,探讨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在肾癌靶向治疗中分别作为一线、二线和序贯治疗的效果,简述其不良反应。依维莫司单用作为一线治疗效果欠佳,支持肾癌治疗指南中依维莫司用于晚期肾癌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二线治疗策略。依维莫司联合其他药物用于一线治疗的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依维莫司治疗总体耐受性较好,但其引起的3~4级不良反应比率较高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 张琳袁张明达骏
- 关键词:肾癌靶向治疗依维莫司临床疗效
- 隐匿阴茎的手术治疗
- 目的回顾我科40例行外生殖器整形的隐匿阴茎患者临床资料。材料与方法患者年龄从2岁-16岁,主诉或家长代诉阴茎短小。查体发现除伴有包茎、肥胖,阴茎普遍内陷在耻骨上方的皮下。阴茎未勃起时长度为2-4cm。所有患者皆外生殖器整...
- 张明卢慕峻张克徐明曦蔡志康任晓敏姚海军达骏陈其蒋跃庆董国勤王忠
- 关键词:隐匿阴茎阴茎根部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附80例报告
-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影响碎石成功率的因素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80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病例.38例结石位于上盏、中盏或肾盂内,4例位于下盏,10例...
- 徐明曦张明张克姚海军达骏董国勤蔡志康卢慕峻王忠
- 高危及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危及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在3个月内分泌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和短期疗效。方法患者年龄55~81岁,所有患者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12点系统穿刺,发现79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患者术前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Gleason评分和磁共振检查,发现其中36例为局限性前列腺癌(A组),43例为高危和局部晚期前列腺癌(B组)。A组穿刺后4~6周行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B组先行3个月左右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全雄激素阻断),再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A组患者穿刺前PSA 3.6~15.8 ng/ml,平均9.3 ng/ml。B组患者前列腺穿刺前PSA 12.6~45.2 n g/ml,平均23.6 n g/ml。经3个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PSA下降至0.02~3.6 ng/ml,平均1.2 n g/ml。手术时间A组65~180 min,平均136 min;B组70~210 min,平均152 min。术中出血A组30~400 ml,无术中输血;B组50~600 ml,其中2例患者输血红细胞400 ml。两组患者皆无直肠和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病理标本A组发现前列腺切缘阳性2例,无膀胱颈部、精囊和局部淋巴阳性;B组发现前列腺切缘、膀胱颈部和精囊阳性6例,局部淋巴阳性4例。术后1个月复查PSA,A组0.001~0.03 ng/ml,B组0.01~0.45 ng/ml。术后对于其中病理切缘、膀胱颈部、精囊和局部淋巴结阳性以及术后生化复发,皆给予辅助内分泌治疗。患者随访6~20个月,其中A组3例生化复发,1例局部复发,无骨转移和远处转移;B组12例出现生化复发,4例局部复发,2例出现骨转移和远处转移。结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能够明显缩小前列腺肿瘤体积,通过临床降期使高危及局部晚期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与局限性前列腺癌相比,并未明显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配合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为高危及局�
- 卢慕峻张克张明彭御冰姚海军陈其蔡志康董国勤王忠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局部晚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 以前列腺癌根治术为核心的序贯治疗处理极高危和寡转移前列腺癌的初步经验
- 目的极高危和寡转移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案存在一定争议,是近年来国际上前列腺癌治疗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序贯联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及外放疗治疗极高危和寡转移前列腺癌的初步经验。方法收集临床上21例极高危和...
- 卢慕峻张霖张明张克徐明曦达骏董国勤王忠
- 文献传递
- 基质细胞在DU145前列腺癌细胞种植小鼠肿瘤模型中的作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基质细胞对肿瘤发生的作用。方法将BALB/c裸鼠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D组)裸鼠皮下单纯注射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细胞,实验组(D+P组)混合注射DU145细胞和前列腺外周带分离的基质细胞(PrSC),注射后第9周收集肿瘤组织,记录肿瘤重量。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的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α-SMA、Ki67和P53阳性细胞,分别检测肿瘤组织中基质细胞和血管数目,增殖细胞的数目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D+P组瘤重、血管数量和增殖细胞多于D组,但凋亡细胞和P53的表达两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质细胞在肿瘤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rSC的作用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对细胞的凋亡影响较小。
- 周娟彭御冰王忠王浩李宝张明达骏
- 关键词:DU145细胞前列腺基质血管生成
- 阴茎离断再植的手术治疗
- 目的:探讨阴茎离断再植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3年至2014年1月我院阴茎离断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阴茎离断再植成功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20例,年龄1 8-56岁,平均29±9岁,热缺血时间6(0.5-...
- 姚海军郑大超蒋跃庆李文吉蔡志康卢慕峻徐明曦张克达骏陈其张明陈彦博董国勤王忠
- 关键词:阴茎离断手术治疗显微技术
- 文献传递
- 乳腺外Paget's病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阴茎阴囊Paget's病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阴茎阴囊Paget's病患者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13年2月65例确诊为阴茎阴囊Paget's病的病例,主要...
- 张明姚海军郑大超张克徐明曦王忠卢慕峻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阴茎骨折临床结果比较:纵行小切口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目的:比较纵行小切口和环状脱套切开手术治疗阴茎骨折的治疗效果,报道我科室13年诊治阴茎骨折经验.方法:收集我科室自2001年7月至2014年7月阴茎骨折患者25例,其中14例行B超定位后纵行小切口手术,10例行环状脱套切...
- 徐明曦周哲姚海军张克达俊张明王忠卢慕峻
- 胶原海绵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膀胱黏膜被引量:3
- 2012年
- 背景:组织工程膀胱黏膜层的构建在组织工程膀胱修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并没有最合理的构建方法。目的:探讨胶原海绵支架复合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体外构建膀胱黏膜结构的可行性。方法:刮取猪膀胱黏膜层后用酶消化方式进行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并进行尿路上皮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和RT-PCR鉴定。制备疏松多孔的胶原海绵支架材料,将第3代尿路上皮细胞接种在胶原海绵支架上,体外培养4~8d后观察尿路上皮细胞和胶原海绵材料的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的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呈"多角形"、"铺路石"样,以克隆团形式生长。免疫荧光鉴定AE1/AE3阳性,RT-RCR检测uroplakin-ⅠA、uroplakin-Ⅱ阳性。胶原海绵复合尿路上皮细胞体外培养4~8d后,细胞在胶原海绵支架上生长良好,覆盖胶原材料的表面并长入材料内部,保持了尿路上皮细胞的特性。体外培养6d时,尿路上皮细胞与胶原支架复合效果最好,同时细胞数量也最多。结果初步表明了胶原海绵复合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可以构建组织工程膀胱黏膜,且体外培养6d为最佳时间点。
- 张明徐明曦吴稼晟李伟孙康王忠周哲卢慕峻
- 关键词:膀胱黏膜胶原尿路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