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辉

作品数:37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尿道
  • 11篇腹腔
  • 11篇腹腔镜
  • 10篇尿道下裂
  • 8篇手术
  • 7篇输尿管
  • 7篇尿管
  • 7篇外科
  • 6篇儿童
  • 5篇婴儿
  • 5篇积水
  • 5篇梗阻
  • 4篇阴茎
  • 4篇肾积水
  • 4篇肾盂
  • 4篇成形术
  • 3篇阴茎下弯
  • 3篇隐睾
  • 3篇肾盂输尿管
  • 3篇睾丸

机构

  • 37篇山西省儿童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西安市儿童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天津市儿童医...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37篇张旭辉
  • 21篇孟庆明
  • 20篇王计文
  • 15篇罗添华
  • 10篇陈柏峰
  • 6篇任红霞
  • 6篇陈兰萍
  • 6篇张小学
  • 5篇陈淑芸
  • 4篇靳文
  • 4篇孟称心
  • 3篇张敬悌
  • 3篇张潍平
  • 3篇韩湘珍
  • 3篇孙宁
  • 2篇王学军
  • 2篇刘星
  • 2篇吴文波
  • 2篇吴晓霞
  • 2篇唐静

传媒

  • 7篇中华小儿外科...
  • 7篇中国药物与临...
  • 7篇临床小儿外科...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山西卫生健康...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治疗高位隐睾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管中上部高位隐睾手术方法,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09-6至2010-3共收治此类病儿14例,2-5岁4例,5-10岁10例。腹股沟管中部6例,上部8例。合并斜疝2例。腹股沟管中部3例先行打开...
王计文张旭辉孟庆明
关键词:高位隐睾精索血管
文献传递
尿道下裂手术方法选择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总结2008—2009年2年间治疗106例尿道下裂的临床经验。无阴茎下弯或轻度阴茎下弯通过阴茎背侧白膜折叠矫正后的尿道下裂手术方法,包括:尿道口位于舟状窝患儿选用尿道口前移、阴...
张旭辉王计文孟庆明罗添华
关键词:尿道下裂阴茎下弯手术方法选择
文献传递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适应证及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总结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的78例尿道下裂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冠状沟型18例,阴茎体型54例,阴茎阴囊型6例。14例为尿道成型失败者,52例合并阴茎下弯畸形行阴茎背侧12点处白膜折叠短缩,留置导尿管12~14d,拔管后常规前尿道扩张。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2年,一次手术成功71例(91.0%),阴茎外观正常,无下弯畸形,尿道口位于阴茎头正位,成纵行裂隙状,排尿通畅,无尿道狭窄。7例(9.0%)发生尿道瘘,经尿道扩张后自愈2例,4例已行尿瘘修补术,1例再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均成功。结论Snodgrass尿道成形术适用于近、远端型,无或有轻中度阴茎下弯.尿道板发育良好的患儿,手术保留了尿道板,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手术成形效果好,易于掌握及推广。对尿道成形失败而阴茎所剩皮肤极少者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术方法。
张旭辉王计文
改良Koyanagi手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40例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探讨改良Koyanagi手术一期修复重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间采用改良Koyanagi手术一期修复重型尿道下裂患儿40例的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年龄1.5~14岁,平均3.9岁.其中会阴型17例,阴囊型17例,交界型6例.结果 修复尿道长度3~7 cm,平均4.5 cm;术后随访3~28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22.5%),其中尿瘘8例(20%),远端尿道裂开1例(2.5%).本组无尿道狭窄及憩室发生,阴茎阴囊外观和尿道功能满意.结论 本改良Koyanagi手术更加有利地保护了皮瓣、阴茎皮肤和包皮的血供,比较明显地简化了手术操作,并利用睾丸鞘膜瓣或阴囊肉膜瓣覆盖新尿道,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近期疗效满意.
康磊张旭辉曾莉马学孟庆明陈柏峰张小学罗添华王计文
关键词:尿道下裂
儿童先天性肾积水合并肾破裂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肾外伤的发生率比较高。由于儿童肾脏相对身体本身来说比较大,且儿童肾周脂肪少、腰腹部肌肉薄弱等解剖的内在因素也是导致肾脏容易受伤的原因,比肝脏、脾脏或胰腺受伤更常见[1,2]。文献[1,3]报道1%~23%的肾外伤患者中存在肾脏疾病或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儿童肾积水是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其主要原因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
陈柏峰张旭辉孟庆明王计文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肾破裂肾外伤先天性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二肽基肽酶Ⅳ在梗阻性肾积水婴儿尿液中的变化及其作用
2022年
有研究结果表明尿液中二肽基肽酶Ⅳ活性和丰度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的变化明显相关[1]。本研究旨在探讨梗阻性肾积水婴儿尿液中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CD26/DDPⅣ)的浓度变化及其在肾功能损害评估中的作用。
罗添华张旭辉张华屏王彩红高景波
关键词:梗阻性肾积水肾功能损害CD26尿液婴儿
COX-2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8年
目的通过研究COX-2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COX-2与肾母细胞瘤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5例肾母细胞瘤患儿肿瘤组织标本及10例瘤旁肾组织标本(距肿瘤边缘2cm的肾组织标本)中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肾母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为84%,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53,P<0.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肾母细胞瘤患儿淋巴结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2=9.000,P<0.01)。COX-2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高。COX-2的阳性表达率与肾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966,P<0.05)。结论COX-2的阳性表达率有随肾母细胞瘤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高的趋势,提示COX-2可能参与了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为肾母细胞瘤的治疗和预防开辟新的途径。
张旭辉王计文吴晓霞王文杰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病理学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山西省严重出生结构异常患儿筛查及转运模式的探讨
2010年
目的 探讨建立山西省区域性严重结构异常患儿筛查、诊断及绿色转运通道的方法,从而降低严重结构异常患儿死亡率,减少致残率,改善预后.方法 以山西省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为基础,在山西省儿童医院与省内具有小儿外科专科医生的6所医院及省内70家基层医院之间建立绿色转运通道.通过主动转运及被动转运两种方式对严重结构异常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结果 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共534例严重结构异常患儿通过门诊收治,124例通过转运收治,其中32例为主动转运,92例为被动转运.转运患儿中,治愈118例(治愈率为95.2%),家长要求自动出院5例,死亡1例.结论 充分发挥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实施严重结构异常患儿的早期诊断、及时转运及规范化治疗,对降低患儿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席红卫陈兰萍王计文陈瑞任红霞张旭辉崔强强陈淑芸
关键词:畸形产前诊断医师诊疗模式
影响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通过分析多中心尿道下裂解剖学数据及术后随访结果,了解我国尿道下裂诊治现状,探讨影响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15家儿童医学中心首诊收治的包括随访在内数据完整的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术式选择依据及不同术式并发症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中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选取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计算OR值以及95%CI。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检验尿道缺损长度对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分辨能力,并根据约登指数来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儿共1011例,按Barcat分型分为远端型248例、中间型214例、近侧型549例。其中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TIP)组336例,并发症8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84/336),包括尿道瘘53例(15.8%,53/336)、尿道狭窄29例(8.6%,29/336)、尿道憩室3例(0.9%,3/3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茎头宽度、尿道板舟状窝宽度、尿道板纵切后宽度是TIP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手术时年龄、阴茎长度、阴茎头长度、尿道缺损长度、尿道板平整度及弹性不是TIP术式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尿道板纵切后宽度(OR=0.836,95%CI:0.742~0.942,P=0.003)及阴茎头宽度(OR=0.851,95%CI:0.749~0.965,P=0.012)是TIP术式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尿道板纵切后宽度的ROC曲线图(AUC=0.649,P<0.001),计算出约登指数最大时获得临界值为11.5 mm。根据阴茎头宽度的ROC曲线图(AUC=0.630,P<0.001),计算出约登指数最大时获得临界值为15.5 mm。
方一圩宋宏程孙宁张潍平唐耘熳王学军黄鲁刚曾莉杨屹刘鑫潮敏张晔马洪刘红张敬悌康磊张旭辉孟庆明李守林谢谨谨周学锋李宁陈超苏成何大维刘星吴文波唐静谢华吴旻关勇王欣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并发症
经尿道筛状切开治疗小婴儿输尿管膨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镜下筛状切开术治疗小婴儿输尿管膨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23年5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8例输尿管膨出患儿的病例资料,男16例,女12例。年龄(5.7±3.5)个月。术前所有患儿均行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肾盂造影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17例行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对输尿管膨出明确诊断。膨出位于左侧8例,右侧15例,双侧5例。单系统型输尿管膨出(单系统组)12例,其中7例单侧,5例双侧;重复肾输尿管膨出(重肾组)16例,均为单侧。临床表现:13例为泌尿系感染,11例为产前检查发现输尿管膨出或肾积水、输尿管扩张,4例为出生后检查发现输尿管膨出。所有患儿均接受经尿道输尿管膨出筛状切开术,于膨出底部穿刺切开1~2 mm,依据萎瘪情况穿刺2~4个点,使其呈筛状。双侧膨出者同时穿刺切开。术后行尿常规、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VCUG等检查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及膨出变化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二次手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8.4±10.3)min,术中出血量均<3 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4(32,36)个月。6例术后行VCUG检查。单系统组12例中,11例恢复良好;1例出现Ⅳ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且合并膀胱憩室,术后6个月行开放式憩室切除并输尿管再植术。重肾组16例中,9例恢复良好;6例出现感染,其中2例于术后1个月内感染1次,4例术后6个月仍伴间断感染,此4例行VCUG检查示1例出现下位输尿管Ⅲ级VUR,予保守观察,另3例未出现VUR,但膨出增大,行上半肾切除术,术后恢复好;1例随访10年发现膨出变大,但不伴VUR,再次行经尿道输尿管膨出筛状切开术,效果良好。单系统组和重肾组的术后感染例数、术后新发VUR例数、二次手术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膨出
孙玉芳张旭辉罗添华孟庆明陈柏峰孟称心王玮杨天成刘潇任祯涛王东席红卫
关键词:输尿管膨出微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