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有机磷
  • 2篇中毒
  • 2篇急诊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骤
  • 1篇心脏骤停
  • 1篇心脏骤停患者
  • 1篇胸痛
  • 1篇胸痛患者
  • 1篇血流
  • 1篇血流灌注
  • 1篇亚低温
  • 1篇亚低温治疗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有机磷农药
  • 1篇有机磷农药中...
  • 1篇有机磷中毒
  • 1篇预后
  • 1篇院前急救
  • 1篇杀虫药

机构

  • 5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张新华
  • 2篇陈玲玲
  • 2篇郝向峰
  • 2篇吴景录
  • 2篇付明
  • 1篇王丽霞
  • 1篇娄素琴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2021年
目的:探讨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处理,研究组参考胸痛规范化评估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实施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干预。结果研究组的确诊时间为(2.10±0.13)h,明显短于对照组[(4.45±0.7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确诊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重复抽血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诊断流程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为(37.45±1.05)分,SDS评分为(38.30±1.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65±1.40)分、(49.75±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的效果确切。
张新华
关键词:急诊胸痛
亚低温治疗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优化治疗中应用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分析亚低温治疗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优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急救收治的急诊心脏骤停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实施急救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头部冰帽降温,观察组给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功能分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脑功能恢复效果相比对照组较好,复苏后24h、72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较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7d,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优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张新华
关键词:心脏骤停亚低温治疗
院前急救对急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像。方法对比分析75例接受院前急救和52例未行院前急救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死亡率、后遗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该组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陈玲玲娄素琴张新华郝向峰吴景录付明
关键词:脑出血院前急救
血流灌注联合药物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血流灌注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35例)和观察组(n=35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流灌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恢复时间、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昏迷至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流灌注联合药物可快速恢复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改善其血清生化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对病情好转具有促进作用,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
张新华路攀刘烝昊
关键词:血流灌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
联合应用大黄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体会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传统方法联合生大黄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的影响。方法分析6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传统方法治疗外,另口服或胃管注入大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治疗。根据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反跳率、中间综合征、治愈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在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反跳率、中间综合征、治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统方法联合大黄是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理想方法。
陈玲玲吴景录付明王丽霞张新华郝向峰
关键词:杀虫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