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捷

作品数:4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会议论文
  • 19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1篇地震
  • 12篇地震波
  • 12篇震波
  • 8篇地震波形
  • 6篇地震事件
  • 6篇地震图
  • 6篇震源
  • 6篇神经网
  • 6篇神经网络
  • 6篇反演
  • 5篇地震数据
  • 5篇搜索
  • 5篇人工智能
  • 5篇网络
  • 5篇卷积
  • 5篇卷积神经网络
  • 4篇地震参数
  • 4篇地震定位
  • 4篇地震信号
  • 4篇行搜索

机构

  • 47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南方科技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47篇张捷
  • 3篇周连庆
  • 3篇张伟
  • 3篇赵翠萍
  • 2篇沈杨
  • 2篇张海江
  • 2篇王康
  • 2篇陈恩红
  • 2篇孟令媛
  • 2篇房立华
  • 2篇张晓东
  • 2篇郑毅
  • 1篇王夫运
  • 1篇刘宇
  • 1篇李营
  • 1篇段旭东
  • 1篇罗钧
  • 1篇车时
  • 1篇叶秀薇
  • 1篇张雄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 1篇中国减灾
  • 1篇科技纵览
  • 1篇SPG/SE...
  • 1篇2015中国...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6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微震事件和射孔数据进行井下检波器方位校正
<正>地下岩石破裂伴随着微地震的产生,有效记录和处理微地震信号可以获取岩石破裂时空演化过程信息。微地震监测技术已经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的重要手段,准确的微地震事件位置对于水力压裂裂缝成像、储层流体运动以及地下应力反演具...
张伟张捷霍远航
关键词:高信噪比
文献传递
地震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相应的装置,先将共炮域地震波数据转换为共偏移距地震波数据,再对所述共偏移距地震波数据进行正演计算和反演计算,重复迭代多次,不断更新计算数据函数和目标函数,直至达到预定结果,得到最终压...
张捷刘志洋
文献传递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人工智能实时地震监测分析系统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7
2021年
"智能地动"(EarthX)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实时运行的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2018年12月起,"智能地动"系统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试运行,实时处理川滇地区123个地震台站数据。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检测、拾取震相进而定位地震,在第一个台站接收到P波后数秒内快速产出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级,自发震时刻开始计算,平均定位仅用时28.9 s。此外,系统还使用全波形拟合的方法,在1~3分钟左右快速产出震源机制解和矩震级,而无须任何人工干预。EarthX系统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4日期间,共记录地震897次,产出M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81次。基本实现了3级以上地震的自动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的产出,机制解的平均产出时间为震后103.8 s,弥补了当前地震监测台网不能产出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空白。通过EarthX系统的推广应用,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地震监测发布手段,将台网人员从繁重的地震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周连庆赵翠萍张捷车时
关键词:人工智能震源机制
地震监测预测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引领创新
2024年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地震监测预测的智能化是全球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也将是我国未来防震减灾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体现国际地震科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际竞争的前沿领域.在中国地震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指导下,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牵头,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有关参与单位联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项目"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地震监测预测技术研究"(2021YFC3000700),目前已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并在地震监测预测相关业务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张晓东张捷房立华赵翠萍周连庆孟令媛胡朝忠罗钧
关键词:地震科学地震监测防震减灾中国21世纪议程人工智能
三维地震直达波地表层析成像
1.简介:地表的速度结构对于静校正,深层速度反演和观测系统校正等地震勘探应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初至走时层析成像是获取近地表速度结构的标准方法,但是其固有的限制对于地表的速度反演是不利的:(1)波前射线追踪算法对于近...
丁香军张捷
关键词:层析成像检波器射线路径偏移距三维地震直达波
文献传递
应用深度学习识别川滇地区地震
1.简介准确、快速地识别地震事件对于地震预警、地震灾害评估以及抗震减灾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项工作也是确定地震震源信息,进行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的基础(Hardebeck and Shearer, 2002)。随着地震台网...
刘宇张捷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地震事件噪声数据人工智能
文献传递
三维折射波走时偏移成像
1.引言:三维勘探是目前地震勘探的主要方法,三维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用于计算近地表速度结构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会导致尖锐的地质结构模糊,进而使得成像结果十分平滑,不符合真实的地质特征。因此我们提出了三维折射...
王艺豪张捷
关键词:折射波偏移成像
文献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台站地震监测技术
1.简介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地震台站添加到台网中,地震数据大量增加,这也使得如何高效进行地震检测变得越发重要。在过去的研究中,大量的方法集中在用单台站进行地震检测。这些方法包括了传统方法,例如STA/LTA,还有近期备受关注...
李子昱张捷张基
关键词:地震监测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契约理论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组织结构的研究
作为一种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行之有效的手段,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PPP模式是政府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而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
张捷
关键词:契约所有权俘获
文献传递
地震信号的处理方法及地震信号的处理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震信号的处理方法及地震信号的处理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震仪采集的地震信号;利用目标地震信号处理模型中的编码器处理地震信号,得到目标特征向量,其中,目标特征向量包括由编码器中的长短期记忆网络处理得到的时序...
张基张捷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