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学 作品数:12 被引量:10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雷公藤根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开放ODS柱色谱、HPLC等各种色谱技术对雷公藤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雷公藤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α,23-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2α,3α,23-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1)、2α,3α,23-三羟基乌苏烷-12,20(30)-二烯-28-酸(2α,3α,23-trihydroxyurs-12,20(30)-dien-28-oic acid,2)、2α,3α,24-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2α,3α,24-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3)、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euscaphic acid,4)、熊果酸(urasolic acid,5)、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6)、2S,2′S-aurantiamide acetate(7)。结论化合物1、2、3、7为首次从雷公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田洋 郝淑娟 马跃平 张振学 王金辉关键词:雷公藤 化学成分 雷公藤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研究。结果:从雷公藤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豆甾烷-3,6-二酮(5α-stigmast-3,6-dione,1),6β-羟基-豆甾-4-烯-3-酮(6β-hydroxystigmast-4-en-3-one,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phthalic acid dibutyl ester,3),秦皮素(fraxetin,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结论:化合物1、3、4为首次从卫矛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严振 田洋 马跃平 傅晓春 张振学 王金辉关键词:雷公藤 化学成分 金莲花的抗氧化作用及对重铬酸钾所致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本文研究了金莲花的抗氧化作用及对重铬酸钾所致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莲花具有良好的抗菌及抗病毒活性。从金莲花的水或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主要有牡荆苷和荭草苷。 杨静玉 郑茹 任正博 张振学 王金辉 王大方 吴春福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自由基清除 中药药理 文献传递 缬草醇衍生物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的构建及其在镇静活性筛选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建立2种缬草醇型倍半萜镇静活性与其结构定量构效关系的模型,试图对从北缬草中分离得到的多种缬草醇型倍半萜的镇静活性进行预测。方法采用比较分子力场方法建立两种模型分子(CoMFA Model 1及CoMFA Mode 2)研究缬草醇型倍半萜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结果根据建立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预测了由北缬草中分离出来的6个愈创木烷单体化合物的镇静活性,该结果与体内实验的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建立的CoMFA Mode1 1及CoMFAMode1 2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李栢林 张振学关键词:药物化学 定量构效关系 5-氟尿嘧啶异常6-苄基化反应 2007年 1,3-二烷基-5-氟尿嘧啶的锂盐与苄基溴进行苄基化反应时产生了异常的反应结果.异常反应的产生可能是先经过1,3-二烷基-5-氟尿嘧啶(化合物1)的6-苄基化的中间体(化合物5),而后,化合物5再与1,3-二烷基-5-氟尿嘧啶脱去一分子的氟化氢所致. 游金宗 王彦广 邵爽 张振学 姚倩关键词:5-氟尿嘧啶 锂盐 苄基化 注射用姜黄素冻干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目的:建立自制姜黄素冻干脂质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Zetasizer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姜黄素冻干脂质体的含量;采用离心超滤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姜黄素冻干脂质体粒径大... 张悦 陈建明 俞园媛 张振学关键词:姜黄素 冻干脂质体 包封率 文献传递 北缬草镇静的活性成分研究 采用体内镇静活性筛选模型发现北缬草的醇提物的正己烷提取物为镇静的活性部位。进一步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得到20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7个,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的化合物3个。新化合物的结构为:[bicyclo8,2... 张振学 窦德强 姚新生关键词:活性成分 新化合物 文献传递 A new guaianolide from the roots of Valeriana fauriei Briq. 2007年 Aim To screen sedative constituents from Valeriana fauriei Briq. Result A new guaiane-type compound named as valerianin C 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Valeriaaafauriei Briq. Conclusion The new compound was elucidated as 8α-acetoxyl-3α, 4α, 10-trihydroxyl-guaia- 1 ( 2 )-ene- 12, 6α-olide on the basis of its NMR data, especially 2D- NMR techniques. 张振学 游金宗 姚新生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8 2006年 目的:对毛茛科植物短瓣金莲花(TrolliusLedebourii)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金莲花的乙醇提取物经硅胶柱色谱用氯仿-乙醇不同比例进行梯度洗脱,通过波谱(1H-NMR,13C-NMR)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藜芦酸(veratricacid,1)、香草酸(vanillicacid,2)、胡萝卜苷(daucosterol,3)、槲皮素(quercetin,4)、荭草素(orietin,5),化合物(4)系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任正博 张振学 周伟利 王金辉 李铣关键词:化学成分 香草酸 荭草素 川芎的栽培与药理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川芎因其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而成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重点。介绍川芎栽培过程中的选地、选苗要求,以及施肥、除草、补苗、防治病虫害、采收、加工等田间管理技术,采用显微鉴定和化学鉴定两种方法进行中药鉴定,分析川芎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川芎提供基础信息。 郝淑娟 任树杰 田洋 张振学 彭剠 王金辉关键词:川芎 栽培 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