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 作品数:1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及IL-1β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及EAT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V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血管内超声检测的斑块性质进一步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VP组24例、非VP组39例,另选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接受换瓣手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EAT厚度;收集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浆IL-1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分别检测EAT中IL-1β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EAT厚度VP组>非VP组>对照组(P均<0.05),三组血浆IL-1β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AT中IL-1β蛋白在VP组表达最多;EAT中IL-1β mRNA表达VP组>非VP组、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VP组、非VP组EAT厚度及、EAT中IL-1β水平均与冠状动脉V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0.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EAT中IL-1β水平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VP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显示,EAT厚度预测冠状动脉VP的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为0.64~0.84);当EAT厚度截断值为4.4mm时,预测冠状动脉V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45.2%。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AT厚度及EAT中IL-1β水平与冠状动脉VP呈正相关,是冠状动脉VP的独立影响因素。
- 陈博谈金强祝和成张峰刘强
- 关键词:心外膜脂肪组织白细胞介素1Β易损斑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叶和瓣下结构76例
- 目的:总结保留瓣叶和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效果。方法:76例中男29例,女747例,年龄13~60岁(平均50±9岁),心功能Ⅱ级3例,Ⅲ级63,Ⅳ级10例。手术采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转流时间56~186m...
- 戴炳光郭兆源曲崎张敬国张峰李雪莲
- 文献传递
- 首例脑死亡供体捐献心脏移植报道
- 目的:总结中国首例脑死亡供体捐献心脏移植的体会。方法:供体38岁男性,60Kg,脑外伤昏迷7天后判定为脑死亡,2006年7月1日在杭州摘取供心后空运到济南。受体也是38岁男性,90Kg,诊断:扩张性心肌病、肺动脉高压中度...
- 戴炳光曲崎郭兆源李雪莲张敬国张峰李荣芦昌慧
- 关键词:心脏移植病例分析疗效评价
- 高频电切针透壁打孔对犬缺血心肌的血管重建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在犬的急性缺血心肌上,用高频电切针做透壁性打孔,观察心肌血管重建.方法:健康杂种犬30只,体质量(12.36±2.68)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结扎组:结扎前降支第二对角分支以下及回旋支近心尖部分支后关胸.针刺组:先超声测量左室壁厚度,相同于结扎组结扎心脏后,用直径1mm的针头间隔1cm在缺血区打孔(10.10±1.35)个.电针组:针头连接120~160W高频电切能量,相同于针刺组结扎后,在缺血区打孔(9.80±1.69)个.手术后分别于1d,1,2,4和8wk将实验犬处死2只,透射电镜和光镜检查心肌.结果:结扎组的2只犬术后7~23h死亡,1只死于菌痢,1只死因不明.3只犬在打孔时出现短阵室上速.未发现心腔内血栓形成和瓣膜损害.手术后1~2wk,光镜下电针组仍可见针孔,主要是炎症反应较针刺组严重;电镜观察:电针组心肌线粒体损害轻于针刺组,2组皆轻于结扎组(P<0.05).手术后4,8wk光镜观察:血管密度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结扎组(P<0.05);电针组与针刺组纤维化无明显差别,但皆与结扎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4,8wk电镜观察:电针组与针刺组线粒体损害轻于结扎组(P<0.05).结论:高频电切针透壁打孔兼有电热能和机械能.120~160W是适宜的能量,热损伤较小,未发现明显炭化层.1~2wk观察到孔道是开放的,随后肉芽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增生,2wk后电针孔道被肉芽组织填塞,产生纤维化.高频电切针透壁打孔的机制类似于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对缺血心肌血管重建是有效的,效果优于针刺打孔.该方法安全、简单、价廉,可以取代激光打孔.
- 戴炳光徐巨林蔡茗叶曲崎张经国张峰芦昌慧杨岷
- 关键词:心肌血管重建术纤维化电外科
- 原位心脏移植2例
- 2007年
- 张峰孟玲玲戴炳光曲崎
- 关键词:心肌病
- 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4例采用双侧乳内动脉原位移植,LIMA与LAD吻合,RIMA与右冠主干或其分支吻合。24例采用单侧LIMA,首先行LIMA与LAD吻合,余大隐静脉近心端或桡动脉远端分别与对角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等血管吻合,远端吻合到LIMA上,形成Y型或T型桥,所有患者主动脉根部无吻合口。结果全组无死亡,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术后心房颤动3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随访3个月~2年,无脑部及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对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采用OPCABG结合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可有效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 张峰戴炳光曲崎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叶和瓣下结构76例
- 目的:总结保留瓣叶和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效果。方法:76例中男29例,女47例,年龄13~60岁(平均50±9岁),心功能Ⅱ级3例,Ⅲ级63,Ⅳ级10例。手术采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转流时间56~...
- 戴炳光郭兆源曲崎张敬国张峰李雪莲
- 关键词: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疗效分析二尖瓣结构
-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双向格林手术1例报告
- 2005年
- 张峰孟玲玲张敬国曲琦戴炳光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双向格林手术收缩期杂音颈静脉充盈牙齿畸形锁骨中线
-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室缺修补术(附60例报告)
- 2005年
- 对6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施行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无手术死亡和低心排发生,亦无严重的心律失常、空气栓塞及残余分流。表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可减轻低温和缺血再灌注对心脏的损伤,避免术中心脏传导阻滞、残余漏的发生。
- 戴炳光曲崎张敬国张峰李雪莲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 高频电刀与CardioblateTM Pen消融笔治疗心房颤动的对比研究
- 目的:对比研究高频电刀与CardioblatePen消融笔治疗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9年6月,风心病合并房颤的患者71例,在换瓣手术同时,54例随机选择电刀施行房颤消融术(电刀组),17例随机选择C...
- 戴炳光曲崎张敬国郭峰张峰蔡传良李雪莲
- 关键词:心房颤动高频电刀心脏手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