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云
- 作品数:20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活检塑包法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了解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塑料包埋切片技术观察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象表现,同时与骨髓涂片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切片中浆细胞以结节状和片状浸润为主,这类浸润方式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性(90.6%)明显高于涂片中浆细胞>15%的指标(65.6%)。切片中骨髓增生程度也明显高于涂片。结论骨髓活检塑包切片法更能正确反映骨髓组织的真实情况,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疗效判断方面的价值优于涂片。
- 张岱云汪兴洪黄东平张军
- 关键词: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多发性骨髓瘤
- 多发性骨髓瘤塑料包埋切片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
-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MM活检塑料包埋切片中的VEGF和bFGF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和bFGF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9例初诊的MM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进行骨髓活检。骨髓组织制成塑料包埋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 汪兴洪戴艳张岱云黄东平苏贵平张军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塑料包埋
- 文献传递
-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理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1994年
- 对116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ITP)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抗GPII_b、III_aM_cA_b)、血小板相关抗体Ig及C_3(PAIg、PAC3)、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和血小板聚集率(PAR)、骨髓巨核细胞进行了分析,提示慢性ITP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破坏综合征,其中有否多种亚型值得澄清。
- 何晓彤唐世超尤宁黄道恒张岱云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抗体紫癜
- 甘露醇与血糖对脑卒中急性期血浆晶体渗透浓度的影响
- 1999年
- 目的 :研究脑中风急性期甘露醇用量和血糖浓度对血浆晶体渗透浓度的影响。方法 :测定 34例脑卒中急性期病人血浆电解质和葡萄糖的渗透浓度 ,计算同期甘露醇用量总数。设立HBSS、NBSS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 :仅电解质形成的渗透浓度 ,三组间无明显差异 ,由葡萄糖形成的渗透浓度及总血浆晶体渗透浓度 ,HBSS明显高于NBSS和对照组。 2 0 %甘露醇用量与HBSS的渗透浓度呈高度的直线正相关关系 (r=0 72 7,P <0 0 0 1)。结论 :对脑卒中急性期运用 2 0 %甘露醇降颅压时 ,除适当补充水和电解质外 ,需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不盲目大量使用甘露醇。
- 许平张岱云
- 关键词:甘露醇血糖脑中风
-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个体化方案的研究
- 尤宁唐世超徐亮薛军张岱云黄道恒
- 该课题在简单易行的银染色药敏试验指导下,选用患者个体敏感的药物组成最佳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80例,其中40例初治患者安全缓解率达77.5%,体外药敏与体内有效符合率为95%;复发治疗40例,完全缓解率40%,体外药敏与体...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药物治疗个体化治疗
- BAG-1及NF-κBP65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察核酸水平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1,BAG-1)及NF-κB P65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表达,探讨BAG-1及NF-κB P65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为MM的治疗寻找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初诊MM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骨外伤患者为对照组,抽取患者骨髓液提取单个核细胞,用于BAG-1及NF-κB P65mRNA RT-PCR检测。结果:初诊MM患者BAG-1mRNA在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率为71.4%,高于对照组(P=0.007)。NF-κB P65mRNA在初诊骨髓瘤患者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率为75.0%,高于对照组(P=0.004)。BAG-1mRNA与NF-κB P65mRNA呈正相关。BAG-1及NF-κB P65高表达的MM患者肿瘤负荷高、与多项临床指标有关。结论:BAG-1及NF-κB P65在MM患者单个核细胞中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临床多项指标有关,经分析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可作为预后参考指标之一。
- 黄来全韦中玲张军张岱云汪兴洪
- 关键词:BAG-1NF-ΚBP65多发性骨髓瘤
- 抗血小板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附117例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报道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法检测117例抗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PAIgA,PAC_3)。正常人21例检测结果:PAIgG中位数72.5ng/10~7pL,P_(95)112ng/10~7pL;PAIgM中位数3ng/10~7pL,P953.1ng/10~7pL;PAIgA中位数2ng/10~7PL,P_(95)5ng/10~7PL;PAC_3中位数12ng/10~7PL,P_(95)27ng/10~7pL。同时观察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肝硬变失代偿期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四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以前者最明显,它们的阳性率分别为100%,78.94%及60%。在进行ITP的PAIgG、PAIgM、PAIgA及PAC_3的相关分析中发现PAIgG与其它三项指标的相关系数r值均有显著意义,均为正相关。故PAIgG单项指标对ITP诊断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且有利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本文最后讨论了血小板免疫学诊断对有关疾病的临床意义。
- 唐世超尤宁张岱云
-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
- 空心纤维透析器复用的一种新方法
- 1992年
- 空心纤维透析器(HFAK)的重复使用,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善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和患者对血液透析(HD)的耐受性,故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HFAK 有机器复用(复用机)和手工复用两种.
- 韦秀芬甘世芬王翠珍郭晓霞唐智胜张岱云
- 关键词:透析器透析疗法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AG-1和BCL-2在骨髓活检组织的表达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AG-1)和BCL-2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中的表达,探讨MM的发病机制和预后。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MM患者骨髓活检组织塑料包埋切片中BAG-1和BCL-2的表达。结果:BAG-1和BCL-2在MM组中高表达,在对照组中低表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BAG-1和BCL-2低表达患者相比,高表达BAG-1和BCL-2的患者骨损害明显,白蛋白低,β2微球蛋白高。结论:BAG-1和BCL-2在MM发病中具有促进作用,BAG-1可能参与MM的发生,提示预后不良。
- 黄来全张岱云张军汪兴洪
- 关键词:BAG-1BCL-2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组化
- 多发性骨髓瘤中内皮抑素、一氧化氮与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 2006年
- ①目的探讨微血管生成促进因子(VEGF)、一氧化氮(NO)与血管生成抑制因子(ES)对多发性骨髓瘤(MM)微血管生长的影响。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初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正常人骨髓组织VEGF、ES、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同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MM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③结果MM、ES、VEGF的表达、NO的含量、MVD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5),且VEGF、NO均与MVD呈正相关;ES高表达组MVD计数低于ES低表达组(P<0.05);ES与VEGF无相关性,而与NO呈负相关。④结论VEGF、NO与ES共同影响多发性骨髓瘤微血管的生成。
- 李志汪兴洪黄东平张岱云戴艳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内皮抑素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