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佳
-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省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有机废弃物饲料化技术
- 孙立汉张宁佳盂令尧等
- 该成果是把被人类遗弃的、对人类及其生活环境有害的一批有机废弃物当作一种资源,通过科学的加工处理方法除去有害物质,并使有机废弃物中富含的不能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以为动物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使之资源化、饲料...
- 关键词:
- 关键词:有机废弃物饲料废物利用
- 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的植被信息快速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的植被信息快速识别方法,包括:对目标遥感影像进行精确的几何校正和辐射标定;基于植被叶绿素荧光光谱机理特征,构建一个新的荧光遥感植被识别指数,进而计算获得荧光遥感植被识别指数信息;利用K‑Me...
- 孙雷刚徐全洪刘剑锋 鲁军景张宁佳刘芳圆
- 文献传递
-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昆仑山垭口区的植被与环境被引量:9
- 1996年
- 昆仑山垭口区小南川剖面和雪水河热水剖面的孢粉分析揭示了该区44000aB.P.以来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40000aB.P.前,推测昆仑山垭口区为典型的灌木荒漠植被,气候极端干燥。40000-30000aB.P.,气候稍有好转。30000-24000aB.P.为草原荒漠,降水增加。24000-18000aB.P.为末次冰期极盛期,气候干冷。18000-13000aB.P.气候凉偏干。13000-8000aB.P.气候凉干。8000-6000aB.P.为全新世温暖期,但由于植被的滞后现象,本区仍为草原荒漠景观。6000-5000aB.P.,本区可能也存在着中全新世的降温事件。5000-3000aB.P.在全新世大暖期的影响下,小南川附近的植被演变成温性草原植被,并有人类的放牧活动。3000aB.P.以后,气候变凉,草原迅速地演变为灌木和小乔木荒漠植被,其中3000-1000aB.P.为凉干时期,1000aB.P.以后,可能有过一段凉湿时期。
- 许清海阳小兰王子惠张宁佳李文漪崔之久
- 关键词:植被晚更新世
- 滦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 孙立汉张宁佳杨一鹏等
- 该课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并利用多年的TM三维影像对比,确定了滦河河道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全流域生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方案。该研究达国内...
- 关键词:
- 关键词:滦河流域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环境质量评价
- 一种基于荧光遥感的植被冠层阴阳叶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遥感的植被冠层阴阳叶检测方法,包括:对目标遥感影像进行精确的几何校正和辐射标定;构建并计算荧光遥感植被识别指数;利用K‑Means法,计算得到植被空间分布图;采用空间运算法,获得仅包含植被信息的遥...
- 孙雷刚徐全洪 鲁军景刘剑锋张宁佳张可慧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荧光遥感的植被冠层阴阳叶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遥感的植被冠层阴阳叶检测方法,包括:对目标遥感影像进行精确的几何校正和辐射标定;构建并计算荧光遥感植被识别指数;利用K‑Means法,计算得到植被空间分布图;采用空间运算法,获得仅包含植被信息的遥...
- 孙雷刚徐全洪 鲁军景刘剑锋张宁佳张可慧
- 文献传递
- 不同种类草坪草的耐荫性试验研究
- 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及现有草坪绿地观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冷地型草坪草哥莱德、瓦巴斯、公园、多米草地早熟禾、瑞闭高羊茅、海边翦股颖、白三叶及暖地型草坪草野牛草、狗牙根进行遮荫条件下的耐荫性比较试验,同时探索了遮荫条...
- 刘春华郑振华崔建军张宁佳张秀清
- 关键词:草坪草草坪建植
- 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的植被信息快速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的植被信息快速识别方法,包括:对目标遥感影像进行精确几何校正和辐射标定;基于植被叶绿素荧光光谱机理特征,构建一个新的荧光遥感植被识别指数,进而计算获得荧光遥感植被识别指数信息;利用K‑Mea...
- 孙雷刚徐全洪刘剑锋 鲁军景张宁佳刘芳圆
- 文献传递
- 动物益害分类系统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在确立动物益害的分类原则和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四级分类方法,进行动物益害分类。描述各种动物的益害属性、益害内容和益害程度。为人类保护利用动物资源,防治有害动物,提供理论依据。
- 孙立汉张宁佳
- 关键词:动物
-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人类物质宝库中的文化瑰宝,更是人类精神世界上的文化营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核心力量,因此,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专职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三方面阐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从而切实加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推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良性有序发展。
- 宋珊珊张旸张宁佳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