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CT表现(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CT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肝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分析肝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 2例表现为巨块型,并周缘见子病灶,1例表现为弥漫多结节型,平扫均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区,无明显边界,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可见不规则条状及斑片状强化,延迟期病灶呈向中心充填式强化;肝内外胆管均未见扩张,1例伴双肺转移瘤。结论肝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病史及体征,不难与肝血管瘤、肝癌及肝转移癌鉴别。
- 唐浩邹丹凤张妮陈卫国
- 关键词:肝脏血管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鼻咽癌放疗诱发骨肉瘤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诱发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对其进一步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继发于鼻咽癌放疗的骨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4例均行CT平扫,3例行增强扫描,1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变位于上颌骨、下颌骨、颈部软组织及鼻腔各1例。CT像上4例均见软组织肿块包绕大小不等的高密度瘤骨,3例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且均有邻近骨质破坏,另1例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增强扫描3例,1例包膜环形强化,3例软组织肿块不均匀轻度强化,中央坏死区无强化;MRI表现为1例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中央瘤骨为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病理表现为2例来源于颌骨,软骨母细胞型及纤维母细胞型各1例,1例考虑为来源于软组织骨软骨瘤放疗后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例为来源于鼻腔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结论瘤骨为鼻咽癌放疗诱发骨肉瘤的主要特征表现,结合临床与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 罗振东陈卫国郑彤廖昕程勇张妮
- 关键词:鼻咽肿瘤骨肉瘤磁共振成像
- CT影像特征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病理分型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及CT影像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病理分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2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21例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资料,包括临床信息、CT影像和病理结果,并根据简化病理分型将患者分为低危型(A、AB、B1型)和高危型(B2、B3、胸腺癌)。以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159)和验证集(n=62);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危组和高危组临床及CT特征的差异性,应用逐步回归和LASSO回归进一步降维筛选特征,构建4种机器学习模型(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在验证集中通过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221例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中105例为低危型(训练集74例,验证集31例),116例为高危型(训练集85例,验证集3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危组与低危组比较性别、胸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逐步回归法选取3个CT影像特征(肿瘤强化程度、心包或大血管侵犯、胸膜侵犯)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LASSO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8个临床及CT影像特征构建随机森林、决策树及支持向量机模型。模型在训练集上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854、0.761、0.816,在验证集上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0.742、0.710、0.811。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泛化性优于其他3个模型。结论基于CT影像特征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病理分型上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有望协助临床早期无创性识别高危型胸腺瘤及胸腺癌。
- 赵静黄晓媚杨俊罗振东曾伟雄张妮秦耿耿文戈
- 关键词:胸腺上皮性肿瘤影像学特征
- 侵袭性纤维瘤病CT表现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21例均行CT平扫,1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21例中,腹内7例(肠系膜5例,腹膜后及腹腔各1例),腹壁7例(腹直肌2例,腹内斜肌5例),腹外7例(胸壁3例,颌骨、骶骨、颈部及大腿软组织各1例)。骨外侵袭性纤维瘤病19例,12例为类圆形或梭形,7例为不规则形。CT平扫示17例肿瘤密度为等或略低于肌肉密度,2例肿瘤为囊实性;增强扫描17例中,15例肿瘤为轻中度强化,2例肿瘤明显强化,4例肿瘤内见增强的血管影穿行。骨侵袭性纤维瘤病2例,CT平扫表现为轻度膨胀性骨质破坏,1例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结论侵袭性纤维瘤病可分为腹壁、腹内及腹外三型,各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根据发病部位不同需与其他肿瘤鉴别。
- 罗振东陈卫国贾铭黄婵桃张妮廖昕
- 4例骨斑点症的影像诊断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罕见病骨斑点症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4例骨斑点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病变常对称性分布于肢体的两侧。其典型影像特征为X线表现为数毫米至1 cm大小不一的圆形和卵圆形致密影,常见于长骨骨骺、干骺端、骨盆、腕骨、跗骨及手足小管状骨骨松质内,骨干少见,按应力线分布且呈对称性,不累及皮质。CT能清楚显示骨松质中的斑点样硬化灶,较X线能更准确反映病灶在骨内的分布,有无累及骨皮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该病多具有典型的影像表现,常规X线检查可以提供满意的诊断信息。
- 蒋磊贾铭黄婵桃张妮杜钢
- 关键词:骨骼骨斑点症骨肿瘤X线表现遗传性
- 髂骨原发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髂骨原发恶性骨肿瘤的影像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部位恶性骨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病理证实的髂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47例均行X线检查,22例行CT检查,37例行MRI检查。结果 47例中,多发骨髓瘤18例,淋巴瘤9例,软骨肉瘤8例,尤文肉瘤5例,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骨母细胞瘤、纤维肉瘤及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各1例。病变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明显。多发骨髓瘤以"虫蚀"状破坏为主,淋巴瘤以"地图"状破坏为主。软骨肉瘤均见钙化,骨肉瘤均见瘤骨。结论髂骨原发恶性骨肿瘤的种类繁多、影像表现复杂。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具有较特征性的影像表现,结合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 罗振东陈卫国贾铭秦耿耿张妮黄婵桃
- 关键词:髂骨原发恶性骨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一种安全血液采样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血液采样器,包括留置针头,所述留置针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有医用三通阀,所述安全血液采样器包括真空采血管以及采血针,所述采血针一端为刺针,另一端为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医用三通阀的接口...
- 彭岚魏红云王虹娟唐丽冯思云狄敏芝张妮汪娟王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