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圆圆
- 作品数:61 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利妥昔单抗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利妥昔单抗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病毒(EBV)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allo-HSCT后EBV病并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26例患者,其中临床诊断EBV病15例,活检确诊(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11例。利妥昔单抗静脉输注375mg/m2,每周1次。采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标准判定疗效,采用通用的毒性分级标准判定输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共应用利妥昔单抗78例次,中位3(1~6)例次。利妥昔单抗输注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1、2、3、4、8周的累积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11.5±6.3)%、(42.2±10.2)%、(64.4±10.0)%、(74.6±9.4)%、(87.3±7.9)%。总有效率84.6%,CR率73.1%;单个器官受累患者的CR率高于多器官受累患者(10/10比9/16,P=0.023),临床诊断的EBV病患者CR率高于PTLD患者(13/15比6/11,P=0.0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首剂利妥昔单抗应用后的1年和2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55.7±10.2)%和(39.6±12.4)%。单器官受累患者的存活率高于多器官受累患者(8/10比5/16,P=0.041),临床诊断的患者存活多于PTLD患者(11/15比2/11,P=0.015)。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EBV病安全有效,建议根据临床诊断在单器官受累时即开始治疗,同时争取尽早获取病理结果。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需要前瞻性研究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来进一步规范。
- 许兰平刘代红刘开彦张春丽王峰蓉王景枝王昱陈欢张圆圆闫晨华韩伟陈育红赵婷张晓辉黄晓军
- 关键词: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异基因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 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所需疗程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CR)所需疗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97例成人初发AM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患者的治疗反应、复发和生存情况,初始诱导治疗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 “3+7”)方案,CR后给予巩固化疗,有移植条件的患者在第1次缓解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结果 在397例患者中可评估的CR患者为347例,存活的CR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0(2.4~115.4)个月,CR患者3年累积复发率(CIR)、无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33.0%、58.6%和67.1%.多因素分析显示:细胞遗传学危险度高、达CR所需疗程数多、未行allo-HSCT是影响DFS和OS的共同危险因素,FLT3-ITD突变阳性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1个疗程达CR(255例)和2个疗程达CR(73例)的患者之间DFS和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DFS(P值分别为0.002和0.030)和OS率(P值分别为0.006和0.061)均优于≥3个疗程达CR组(19例).在183例持续化疗患者中,多因素分析显示:2个疗程内达CR是改善DFS和OS的共同独立预后因素(P值分别为0.001和0.035).结论 IA方案初始诱导治疗AML,2个疗程内获得CR有利于改善CR患者的DFS和OS.
- 赵婷张圆圆杨申淼鲍立王婧江浩主鸿鹄贾晋松路瑾江滨黄晓军江倩
- 关键词:预后
- 白细胞介素-10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水平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27例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发生cGVHD的患者发病和之后不同时期及17例无移植并发症患者和18例健康人血浆IL-10水平。结果cGVHD患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并发症患者和健康人(P<0.05),同时cGVHD患者治疗中IL-10血浆水平比治疗前、后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IL-10血浆水平与cGVHD有关,其在cGVHD发展中可能起到抗cGVHD的作用。
- 石峰张圆圆黄晓军
- 关键词: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白细胞介素-10
- 亲属单倍型与同胞全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亲属单倍型供者(HID)和同胞全合供者(MSD)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清髓性预处理行allo—HSCT的60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HID组406例、MSD组203例)中发生HC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HC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HID组和MSD组发生HC者分别为183例和17例,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5.6±2.5)%和(8.5±2.0)%(x2=77.331,P〈0.001),重度HC(BI~IV度)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1.2±1.9)%和(2.1±1.1)%(x2=12.883,P〈0.001),前者均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C发生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27(0~177)d和29(6~72)d(P=0.766),HC持续中位时间分别为21(3-157)d和13(5-67)d(P=0.182),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9.9%和70.6%(x2=0.003,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D组移植后HC发生率和重度HC发生率均较MSD组增高,两组患者HC发生和持续的中位时间及临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郑凤美付海霞韩婷婷王峰蓉王景枝陈瑶闫晨华张圆圆韩伟陈育红陈欢王昱张晓辉刘开彦黄晓军许兰平
- 关键词:膀胱炎单倍型
- 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0例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 2023年
- 目的评估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998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二次移植的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70例患者中男49例,女21例,二次移植时中位年龄为31.5(3~61)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其他16例;30例患者在二次移植时更换供者,40例未更换供者。首次移植后中位复发时间为245.5(26~2905)d。1例患者二次移植后原发病持续未缓解未获得粒细胞植入,其余69例患者均获得粒细胞植入。62例(88.6%)患者获得血小板植入,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血小板植入率分别为(93.1±4.7)%、(86.0±5.7)%(P=0.636)。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二次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4.0±10.3)%、(37.0±7.8)%(P=0.053),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分别为(19.4±7.9)%、(31.3±7.5)%(P=0.227),移植后100 d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9.2±5.1)%、(6.7±4.6)%(P=0.648),1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6.7±11.4)%、(65.6±9.1)%(P=0.031)。二次移植后中位随访767(271~4936)d,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二次移植后2年累积复发率(CIR)分别为(52.6±11.6)%、(62.4±11.3)%(P=0.423),总生存率分别为(28.3±8.6)%、(23.8±7.5)%(P=0.643),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8.3±8.6)%、(22.3±7.7)%(P=0.787)。二次移植前原发病完全缓解组(29例)、未缓解组(41例)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6.4±10.4)%、(11.0±5.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移植后早期复发(≤6个月)及二次移植前原发病未获得完全缓解是影响二次移植后复发、总生存和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更换供者对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二次移植的主要结局没有影响。
- 韩婷婷刘阳陈瑶张圆圆付海霞闫晨华莫晓冬王峰蓉王景枝韩伟陈育红陈欢孙于谦程翼飞王昱张晓辉黄晓军许兰平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复发
- 2016年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2016年血液系统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就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急慢性白血病靶向治疗新突破以及免疫性血小板治疗再认识等血液病临床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 常英军张圆圆
- 关键词:白血病血小板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西罗莫司替代环孢素预防GVHD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初步探索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西罗莫司替代环孢素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8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行allo-HSCT,并因肾功能不全使用西罗莫司替代环孢素预防GVHD的11例患者,评估GVHD发生情况,以及肾功能、感染和血栓性微血管病发生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中,单倍型相合移植6例,同胞全相合移植5例。开始使用西罗莫司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0 d(范围7~167 d),使用西罗莫司的中位疗程为52 d(范围9~120 d)。使用西罗莫司同时,1例未合并使用其他预防药物,6例同时联合霉酚酸酯(MMF)及CD25单抗,3例联合MMF,1例联合CD25单抗。11例使用西罗莫司预防GVHD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Ⅲ度急性GVHD;9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改善;1例患者发生严重肺部感染并死亡;1例患者出现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1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30 d(范围54~819 d),非复发死亡1例,复发死亡1例。结论在因肾功能不全而不耐受环孢素的allo-HSCT患者中,基于西罗莫司的替代预防GVHD方案是一种潜在的可行选择,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优化及前瞻性研究验证。
- 孙葳马瑞何云柏露陈育红陈瑶张圆圆王景枝陈欢张晓辉许兰平王昱黄晓军孙于谦
- 关键词:西罗莫司移植物抗宿主病
- 电视模特大赛的节目形态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 随着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服务功能正逐渐得到加强,娱乐节目繁荣昌盛并催生了电视技术手段进步,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电视媒体大型活动是一种立意鲜明、计划缜密、影响广泛、社会化程度较高,以电视台为核心...
- 张圆圆
- 关键词:社会价值
- 去甲氧柔红霉素10mg/m2或8mg/m2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初发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比较研究
- 目的: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10mg/m~2或8mg/m~2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诱导治疗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血液学反应、血液学副作用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13年10月335例成...
- 张圆圆黄晓军江滨江浩路瑾鲍立杨申淼王婧主鸿鹄贾晋松赵婷江倩
- 关键词:去甲氧柔红霉素
- 文献传递
- 成人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成人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检出RSV阳性的allo-HSCT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移植后RSV检测阳性患者43例, 男26例, 女17例, 中位年龄42(21~66)岁。急性髓系白血病25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淋巴瘤1例, 混合性白血病1例。单倍体移植33例, 同胞全相合移植8例, 无关供者移植2例。20例(46.5%)患者因RSV感染或合并其他感染发生低氧血症, 6例(14.0%)转ICU治疗, 4例(9.3%)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7例(16.3%)患者死亡。死亡患者感染RSV时PLT较低[15.0(10.0~62.0)×10^(9)/L对74.5(8.0~348.0)×10^(9)/L, P=0.003], 合并细菌感染比例较高(85.7%对41.7%, P=0.046), 血液学复发比例较高(71.4%对13.9%, P=0.004)。血液学复发(OR=15.500, 95%CI 2.336~102.848, P=0.005)、甲型流感病毒感染(OR=14.000, 95%CI 1.064~184.182, P=0.045)、感染RSV时PLT较低(OR=0.945, 95%CI 0.894~0.999, P=0.048)是移植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allo-HSCT后感染RSV的成人血液病患者预后不良。
- 李瑶张枫刘畅赵晓甦莫晓冬王峰蓉闫晨华王志东孔军张圆圆郑凤美刘扬曹乐清邓道兴黄晓军张晓辉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移植物抗宿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