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子宫
  • 6篇绝经
  • 5篇宫腔
  • 4篇上皮
  • 4篇绝经后
  • 4篇宫腔镜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妊娠
  • 3篇上皮内
  • 3篇上皮内瘤
  • 3篇上皮内瘤样病...
  • 3篇皮内
  • 3篇肿瘤
  • 3篇子宫肌
  • 3篇子宫肌瘤
  • 3篇瘤样
  • 3篇瘤样病变
  • 3篇内瘤
  • 3篇经期

机构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张博
  • 6篇叶红
  • 3篇田雪红
  • 3篇孟戈
  • 2篇王丹
  • 1篇周琦
  • 1篇方瑞娟
  • 1篇许为
  • 1篇靳钰
  • 1篇李斯静
  • 1篇程玉梅
  • 1篇李军
  • 1篇袁捷
  • 1篇曾学敏
  • 1篇谭育松
  • 1篇张永莉
  • 1篇江元
  • 1篇王金娟
  • 1篇马晓黎

传媒

  • 4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国际妇产科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髓质素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2005年
肾上腺髓质素(ADM)在许多肿瘤细胞系和恶性组织中均有表达。ADM可以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诱导肿瘤血管生成,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综述ADM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情况,旨在为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新线索。
张博田雪红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妇科肿瘤肿瘤细胞系肿瘤血管生成恶性组织免疫监视
减少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2021年
探究减少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录的82例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新生儿,依据抽签法将患儿均等分为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41实验组(常规护理+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结果更符合预期(P<0.05)。结论:临床针对开展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新生儿配合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张博
关键词: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护理干预
肾上腺髓质素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ADM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3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恶性66例、良性17例)患者ADM的表达情况,以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观察83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ADM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69.70%vs 41.18%)(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组织学分级3级的ADM阳性表达率高于1~2级(95.24%vs 57.78%)(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ADM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90.00%vs 57.78%)(P〈0.05)。ADM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年龄、疾病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MVD值为(34.30±21.47)个/400×,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MVD值(16.35±8.84)个/400×(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ADM的表达与MVD无相关性(P〉0.05)。结论 ADM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该作用可能并非通过促进血管生成而实现。ADM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不良预后有关,对其检测将有助于卵巢癌早期高危患者的识别、恶性程度的判断及预后评估。
张博田雪红
关键词:卵巢肿瘤肾上腺髓质素微血管密度
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2017年
探究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8例纳为本次参研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护理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完成相关的护理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分析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不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护理组效果更为显著,对疾病的正确心理认可率得到提升,且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并发症。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一系列优质护理干预可使降低焦虑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
张博王丹
关键词:血液透析优质护理干预心理状况
血液透析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2017年
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均分为两组:B组使用舒适护理模式;A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在完成相应护理干预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B组患者生存质量中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患者。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A组。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提高了进行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非常的显著。
王丹张博
关键词:血液透析舒适护理模式
宫腹腔镜联合B超治疗伴子宫陈旧性损伤宫腔粘连5例临床分析
张博叶红
绝经后子宫肌瘤增大86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绝经后增大的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经手术治疗的86例绝经后子宫肌瘤增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临床表现、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情况、手术病理情况以及子宫肌瘤变性与患者年龄、绝经年限、肌瘤直径、肌瘤类型、血流信号的相关性。结果 86例患者中无明显症状者61例,阴道出血者11例、腹痛者6例、下腹坠胀者4例、尿频者4例。子宫肌瘤发生变性者20例,其中玻璃样变17例、红色变1例、黏液变性1例、脂肪变性1例。子宫肌瘤变性与患者年龄、绝经年限、肌瘤直径、肌瘤类型、肌瘤有无血流信号无关(P>0.05)。特殊类型子宫肌瘤10例,其中子宫脂肪平滑肌瘤5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例、静脉内平滑肌瘤1例、奇异型平滑肌瘤1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肿瘤1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增生6例,其中单纯性增生2例、复杂性增生1例、非典型性增生3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1例;合并卵巢肿物18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5例、卵巢单纯囊肿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结论绝经后增大的子宫肌瘤大多无症状,有症状者以阴道出血多见。肿瘤本身恶性病变的发生率低,对无症状患者可严密随访,对有症状的患者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
张博叶红
关键词:子宫肌瘤绝经后子宫肌瘤变性
绝经前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绝经前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3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绝经前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差异。结果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比例为65.2%,显著高于绝经后的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比例高于绝经前患者(50.9%vs.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以多发为主(71.7%),体积较小;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多为单发(55.5%),体积一般相对较大。与绝经前组相比,绝经后组子宫内膜非典型腺肌瘤型息肉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绝经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并伴有恶性病变倾向。宫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疗效确切。
聂明月张佟张博叶红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绝经期病理宫腔镜
宫腹腔镜联合B型超声在治疗外凸型未破裂宫角妊娠的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B型超声(B超)在外凸型未破裂宫角妊娠诊治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3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36例外凸型未破裂宫角妊娠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B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其中31例患者行腹腔镜及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胚物切除术及吸宫术,术中均未发生子宫破裂,手术时间30~110 min,平均50(35,70)min,术中出血量15~100 mL,平均50(21,58)mL;5例患者因吸宫及宫腔镜手术后仍有大部分妊娠组织无法清除行腹腔镜下宫角切开取胚术或宫角楔形切除术+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时间70~130 min,平均(91±21)min,术中出血40~200 mL,平均(94±56)mL。所有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恢复正常。结论:宫腹腔镜联合B超治疗外凸型未破裂宫角妊娠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博孟戈方瑞娟
关键词:宫角妊娠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
宫形球囊和宫内节育器预防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后宫腔粘连的比较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宫形球囊和宫内节育器(IUD)对预防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TCRS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n=30)术后放置宫形球囊并给予人工周期治疗,B组(n=35)术后放置宫形IUD并给予人工周期治疗。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B组患者同时取出IUD。并记录患者月经情况、异常子宫出血情况、腰腹部不适情况。结果:2组均未发现宫腔粘连。术后3个月内A组患者未发生腰酸腹痛、异常子宫出血情况;B组患者发生IUD嵌顿2例(5.71%),发生腰酸腹痛6例(17.14%),子宫异常出血10例(28.57%),取出IUD后症状均缓解。2组腰酸腹痛和子宫异常出血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01)。结论:宫形球囊和IUD预防TCRS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基本相同,但宫形球囊放置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取出方便而更具优势。
张博叶红
关键词:子宫子宫疾病宫内避孕器宫腔镜黏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