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绒毛
  • 2篇胎儿
  • 2篇染色体
  • 2篇产前
  • 1篇羊水
  • 1篇羊水粪染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优生
  • 1篇优生优育
  • 1篇优育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早产
  • 1篇诊断及预后
  • 1篇绒毛染色体
  • 1篇肾盂
  • 1篇肾盂扩张
  • 1篇时间间期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马鞍山...

作者

  • 5篇张元宝
  • 1篇丛林
  • 1篇方艳梅
  • 1篇潘维君
  • 1篇汪雪菁
  • 1篇汪俊丽
  • 1篇黄存
  • 1篇李勇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羊水粪染胎儿急诊剖宫产决定至手术时间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胎儿羊水粪染胎儿急诊剖宫产术从决定手术至切皮时间间期(DII)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评估产科应急能力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在马鞍山妇幼保健院产科急诊行剖宫产术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不同DII时间段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28例急诊剖宫产病例中,羊水II度以上粪染伴胎心改变122例(95.3%),脐带脱垂2例(1.6%),胎盘早剥4例(3.1%),DII的分布范围为28-120 min,,病例分为DII≤75 min和DII〉75 min两组,两组间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II〉75 min组未发现新生儿不良结局增加。
张元宝
关键词:胎儿窘迫时间间期DII
269例早产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04年8月分娩的269例早产病历,按孕周分为28-34+6周与35-36+6周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双胎、妊高征、胎盘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居早产原因的前5位,两组产后出血率无显著差异;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胎膜早破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原因,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胎膜早破,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对降低早产,提高围产医学质量有深远意义。
方艳梅汪俊丽张元宝
关键词:早产母儿预后
产前超声对46例孕妇的胎儿肾盂扩张诊断及预后评估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不同程度肾盂扩张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2007年3月~2008年7月门诊定期产前检查孕妇进行胎儿产前超声筛查的46例肾盂扩张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46例中除2例失访,1例引产外,43例在孕期发现肾盂扩张并进行出生后的随访,发现APD<15mm能在出生后1年内缓解消失,胎儿期肾盂扩张≥15mm4例均未见缓解。结论胎儿期肾盂扩张<15mm者大多数转归良好。胎儿期肾盂扩张≥15mm,伴泌尿生殖道或其他系统异常者预后较差。
张元宝汪雪菁丛林
关键词:胎儿产前肾盂
124例自然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分析稽留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核型,探讨稽留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方法 选取124例因胚胎停止发育稽留流产而行人工流产的绒毛组织,经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常规制片后经过G显带,分析染色体核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 124例患者稽留流产胚胎绒毛取材顺利,其中122例培养成功,成功率为98.4%.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异常核型69例,异常率为56.6%.数目异常中以染色体三体居多,占异常核型率的53.1%,其次为三倍体(21.9%)、性染色体单体(15.6%)、四倍体(6.3%)、常染色体单体(3.1%). 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稽留流产的因素之一,绒毛染色体检查会为临床流产原因筛查、优生优育的指导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潘维君黄存张元宝李勇杨益金
关键词: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优生优育
荧光原位杂交应用于胎盘滋养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的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以胎盘绒毛取样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快速诊断染色体数目的方法。 方法采用健康产妇分娩后的离体胎盘组织,经消化低渗预固定解离和固定制片,进而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实验采用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探针...
张元宝
关键词:胎盘绒毛产前诊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