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晓华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早搏
  • 4篇室性
  • 4篇室性早搏
  • 4篇频发室性
  • 4篇频发室性早搏
  • 4篇消融
  • 3篇导管消融
  • 3篇左室
  • 3篇左室功能
  • 3篇消融治疗
  • 2篇导管
  • 2篇射频
  • 2篇射频电流
  • 2篇射频消融
  • 2篇射频消融治疗
  • 2篇频发
  • 1篇导管消融术
  • 1篇导管消融治疗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血管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4篇张家友
  • 4篇徐涛
  • 4篇廖德宁
  • 4篇庄晓华
  • 3篇桂燕萍
  • 2篇牛晓萍
  • 2篇赵亮
  • 2篇顾兴建

传媒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频发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后左室功能和结构变化的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后左室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8月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性早搏病例59例。比较手术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LVEF、LVEDD、LVESD、IVSd、LVPWd等参数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成功消融根治室性早搏后,患者胸闷、心悸症状缓解,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好转(P<0.05),超声心动图各参数均明显缩小(LVEDD 51.2 mm±4.9 mm vs44.3 mm±4.2 mm,P<0.05,LVESD 32.8 mm±5.1 mm vs 27.2 mm±3.5 mm,P<0.05,IVSd 8.9 mm±0.8 nn vs7.5 mm±0.9 mm,P<0.05,LVPWd 8.8 mm±0.9 mm vs 7.5 mm±0.9 mm,P<0.05);LVEF显著提高(0.64±0.12vs 0.71±0.07,P<0.05)。结论 RFCA是改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症状、心脏结构及功能状况的有效方法。
庄晓华桂燕萍徐涛张家友廖德宁
关键词:左心功能左心结构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PV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5例患者起源于左室间隔部频发PVC以激动标测到最早P电位并且起搏标测形态与PVC形态一致为消融靶点;起源于其他部位PVC以激动标测到最早心室激动点并且起搏标测形态与PVC形态一致为消融靶点;其中2例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内PVC予Carto标测消融。结果 PVC起源部位:右心室流出道(RVOT)76例,右心室流人道9例,左心室流出道(LVOT)9例,左室间隔15例,其他6例,消融即刻成功109例(成功率94.78%),失败6例。手术操作时间31~158(58±15)min,X线曝光时间10~45(11±5)min。术后随访3~6个月,复发1例。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治疗PV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庄晓华徐涛廖德宁张家友
关键词: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频发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左室功能和结构的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探讨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左室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按有一定功能和结构变化的标准收集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早56例。比较手术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有关参数的变化。与术前比较,消融治疗后,24h室早总数由术前23 662±12 559个减少为125±113个;患者胸闷、心悸症状缓解;NYHA心功能分级较前改善(P<0.05);超声心动图腔室结构参数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P<0.05)。结论射频消融可改善频发室早引起的心脏结构重构和功能减退。
庄晓华桂燕萍牛晓萍张家友顾兴建赵亮徐涛廖德宁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室性早搏
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对左室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对左室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早患者56例,同期随访未予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早患者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处理前、后的室早数和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等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1)与非消融组比较,消融组射频消融治疗后室早总数明显减少[(125±113)个/24 h vs(17 813±1 542)个/24 h,P<0.01];超声心动图的各项参数[LVEDD(44.1±4.0)mm vs(48.9±3.8)mm;LVESD(27.0±3.7)mm vs(30.1±4.2)mm;IVSd(7.5±0.8)mm vs(8.5±0.8)mm;LVPWd(7.5±0.8)mm vs(8.5±0.9)mm;LVEF(0.72±0.06)vs(0.64±0.0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比较,射频消融治疗后室早总数减少[(125±113)个/24 h vs(23 662±12 559)个/24 h,P<0.01],患者胸闷、心悸症状缓解,超声心动图参数LVEDD[(44.1±4.0)mm vs(50.6±5.4)mm]、LVESD[(27.0±3.7)mm vs(32.1±5.3)mm]、IVSd[(7.5±0.8)mm vs(8.8±1.1)mm]、LVPWd[(7.5±0.8)mm vs(8.7±1.1)mm]明显减小(P<0.05);LVEF[(0.72±0.06)vs(0.64±0.09)]显著提高(P<0.05)。结论射频消融可有效改善频发室早引起的心脏结构重构和功能减退,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庄晓华桂燕萍牛晓萍张家友顾兴建赵亮徐涛廖德宁
关键词: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