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春梅
- 作品数:31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支架式”理念的 师幼互动策略被引量:1
- 2021年
- “支架”可以形象地称为“脚手架”。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在做做玩玩中主动学习。因此,在日常教学和游戏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脚手架”,如问题情景、实践操作、讨论分享等,“脚手架”的搭建指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和相应的学习目标,在有效的互动中帮助幼儿主动建构经验、发展能力。支架式教学追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师的引导应该在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地延续、拓展和提升。教师的教学应该突破封闭性,营造民主开放的环境氛围,根据幼儿的经验去调整已有的教学设计,以便为探索具体的支架留下足够的空间。
- 庄春梅
- 关键词:师幼互动支架式日常教学原有知识亲身体验最近发展区
- 主题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路径和策略被引量:29
- 2009年
- 主题活动课程是当前幼儿园的主导课程,实践中我们灵活运用对应选择、整合利用、合理转化、有机生成等策略探寻主题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路径,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使主题内容本土化,使学习资源低成本高效益,使幼儿学习方式多元化,从而切实提高了幼儿园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水平。
- 庄春梅
- 关键词:主题活动课程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
- 常州市男幼儿教师培养机制的建构被引量:4
- 2013年
- 经过多年的探索,常州市目前已形成了教育主管部门、常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常州市幼儿园、男幼儿教师自组织四大主体以及招生与就业相结合、无差别模式与个性化方式相结合、专业引领与自我发展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四结合"男幼儿教师培养机制。文章总结分析了常州市男幼儿教师培养机制的主要架构,提出了完善该培养机制的建议。
- 程妍涛杨企贤庄春梅王彦
- 关键词:男幼儿教师
- 读书漂流 传递阅读智慧
- 2009年
- 最近,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园为了建设书香校园和学习型组织,创新管理机制和教研文化,推出了读书漂流活动.分别在教师层面和幼儿家长层面进行不同的尝试,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幼儿园开展“图书漂流”,既传递了一种阅读文化,又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既是对儿童的知识启蒙,又是对教师和家长的文学熏陶:既是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传承,又是对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 庄春梅
- 关键词:阅读文化读书儿童文学作品幼儿家长
- 苏南城镇多元化办园体制下的园所发展态势及特质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城区幼儿园为例
- 2009年
- 在现代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影响下,幼儿教育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江苏常州辖5个行政区和2个县级市,总人口380多万,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城区幼儿园仅百所。近年来常州的幼儿教育走出了一条依靠政府支持,加强统筹领导,拓展多元途径,谋求自主发展,办出优质教育的态势。随着城市扩建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幼儿教育正以良好的态势迎接时代的挑战,接受社会的检阅。
- 庄春梅
- 关键词:办园体制城乡一体化进程
- 指导幼儿看图讲述的渐进方式
- 2013年
- 看图讲述是利用图片或画面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味地讲,幼儿一味地听。教师想让幼儿按自己的思路走,从而束缚了幼儿想象的空间,使幼儿被动地、枯燥地学。为了更好的组织幼儿看图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 庄春梅
- 关键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式语言能力教师
- 巧设主题墙,为幼儿创设支持性学习环境被引量:4
- 2004年
- 庄春梅
- 关键词:活动室环境布置学习环境教学资源
- 从实践困惑到优秀课例感悟“有效提问”
- 2009年
- 提问,是活动中教师与幼儿间一种最常见的互动交流引发方式。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促进幼儿对活动目标的理解与感知。面对幼儿发展需要的不同,活动环节要求的不同,提问情景的不同,需要我们适度把握、调整提问方式,因为,适宜的提问会使孩子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 庄春梅
- 关键词:有效提问幼儿发展感悟课例互动交流提问方式
- 幼儿园男教师:彷徨心态需要专业支持
- 2009年
- 随着幼教事业的快速发展,一定数量的男教师进入了幼教队伍。他们,或美术或音乐或体育或电教专项,也有学前专业的本科生和大专生;他们,婉谢了亲朋好友苦口婆心的规劝;他们,忽略了众多世俗不予理解的目光,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幼儿园男教师这行职业。这些阳光男孩的介入,打破了幼儿园“女儿国”一统天下的局面。
- 庄春梅
- 关键词:男教师心态彷徨学前专业大专生
- 课程游戏化班级环境创设的意蕴被引量:5
- 2016年
- “环境是第三位老师”,“要让儿童生活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这就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儿童发展理念和提高环境创设能力。班级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场所,那些看似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的班级环境,是否真正符合儿童的兴趣需要、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呢?根据我平常的观察则不尽然。有的过于呆板,有的过分花哨,有的重于装饰,有的缺乏意趣。
- 庄春梅
- 关键词:班级环境教育意蕴儿童生活儿童发展个别化学习班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