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丹
-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22—2023年海南省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污染状况
- 2025年
- 目的分析2022—2023年海南省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污染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 18204.4-2013,GB/T 18204.6-2013)对海南省6类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进行采样与检测,并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进行结果评价。结果2022—2023年共采集检测样本5666份,总体达标率为92.2%。其中2022年的总体达标率(95.7%)明显高于2023年(90.5%),不同年份总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5)。不同类型场所样本总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6,P<0.05),其中候车室总达标率最高为94.4%,健身房总达标率最低为79.0%。不同类别公共用品用具总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6,P<0.05),其中健身器械总达标率最低为79.0%,其次是美容工具和收银台,总达标率分别为83.0%和89.6%。监测的各类公共用品用具均检出细菌总数超标,其中2022年健身房健身器械和候车室自动扶梯的细菌总数达标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8.8%和81.8%;2023年美容店美容工具和健身房健身器械的细菌总数达标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8.0%和80.6%。此外,宾馆(酒店)、理发店、美容店、商场(超市)和健身房的部分公共用品用具有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2022—2023年海南省各类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均存在微生物污染,主要不达标指标为细菌总数,建议继续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与管理。
- 曾月封丹李永忠杨夕唐天统何昌华
- 关键词: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 海口市城区2021—2022年大气PM_(2.5)中主要重金属构成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析海口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中主要重金属构成特征,并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方法 于2021—2022年逐月在海口市典型城区采集环境大气PM_(2.5)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量样品中砷(As)、镉(Cd)、铬(Cr)、铅(Pb)、锰(Mn)、镍(Ni)、铜(Cu)、钒(V)、锌(Zn)9种重金属元素浓度,并结合健康风险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2021—2022年海口市大气PM_(2.5)质量浓度为(20.506±13.054)μg/m^(3),范围为4.000~64.000μg/m^(3)。PM_(2.5)浓度呈现明显季节变化:冬季最高,秋、春季次之,夏季最低。9种重金属元素的总浓度范围为0.030~138.000 ng/m^(3),Zn、Mn、Pb含量最高,且在秋、冬两季表现较为突出。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EF)分析表明Cd、Zn中度富集(10^(-5)~3.068×10^(-1)),HQ值大小顺序为Mn>Cd>Cr>As>Pb>V>Zn>Cu>Ni,总非致癌风险指数(total non-carcinogenic hazard index,HI)为0.171~0.361。Cr、As、Cd和Ni 4种具有致癌效应的重金属元素呼吸摄入终生增量致癌风险值(incremental lifetime carcinogenic risk,ILCR)范围为2.911×10^(-7)~1.558×10^(-5),ILCR依次降低;总致癌风险指数(total carcinogenic risk index,TR)为1.502×10^(-5)~3.169×10^(-5),HI和TR风险强度大小依次为儿童>成年男性>成年女性。结论 海口市城区大气PM_(2.5)平均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24 h平均浓度一级限值(35μg/m^(3)),但与2021年WHO推荐控制标准(15μg/m^(3))还有一定差距。PM_(2.5)中检测的9种重金属元素非致癌健康风险均不显著,但Cr和As具有潜在致癌风险,且对儿童的风险较其他人群更为显著。
- 何昌华伍燕春杨夕曾月胡伟胡伟李永忠李永忠封丹
- 关键词:重金属
- 海南省2011年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查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4个市(县)的80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每村抽取5户按照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自来水的普及率为21.8%;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为70.9%;生活垃圾统一收集仅占3.75%;生活污水的处理率仅为0.5%;73.18%的厨房发现病媒生物;27.5%的土壤镉含量超标。结论海南省农村公共卫生设施配套建设还比较滞后,垃圾随意堆放还大面积存在,污水处理率低,自来水普及率低、水质差,农村环境卫生应引起政府各部门重视。
- 赵仁敏李永忠梁启昌陈莲玉林裕童重锦封丹王朝江
- 关键词:环境卫生农村
- 海南省2012—2021年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
- 2024年
-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情况,评估人群健康风险,为饮水卫生管理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南省2012—2021年14037份农村饮用水开展硝酸盐监测,采用《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的环境健康风险模型分析硝酸盐含量和评估人群健康风险。结果海南省2012—2021年共开展监测水样14037份,硝酸盐浓度中位数为0.70 mg/L,达标率为97.08%,年度间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82,P<0.001)。枯水期、丰水期达标率分别为97.18%、9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3,P>0.05);以地表水为水源、以地下水为水源达标率分别为98.95%、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898,P<0.001);出厂水、末梢水达标率分别为96.81%、97.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9,P>0.05);各市县达标率范围为90.41%~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779,P<0.001)。10年间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平均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部分年龄段人群的最大非致癌风险有出现大于1,其中1~<2岁人群的平均非致癌风险和最大非致癌风险分别为0.052和4.022。非致癌风险随人群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1~<2岁人群达到最高值,后随人群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硝酸盐含量和最大非致癌风险高值主要集中在海口市、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儋州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下文称陵水县)、定安县和昌江黎族自治县(下文称昌江县)的局部乡镇,其中昌江县昌化镇、陵水县新村镇、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昌江县海尾镇的最大非致癌风险分别达到4.022、3.656、3.148、2.998,对人体存在长期暴露的非致癌风险。结论海南省2012—2021年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对人体产生的非致癌风险整体较低,但硝酸盐含量较高的地区应在管网规模化建设、水处理工艺改造、污染源控制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封丹曾月李永忠杨夕陈少明叶海湄何昌华
-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健康风险评估污染特征
- 海南省2011~2012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调查分析海南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并客观评价,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4个市(县)的80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每村抽取5户按照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被调查行政村卫生厕所覆盖率为51.06%;病媒生物厨房最高发现率为100%;土壤重金属铅、镉含量测定2011年80份样品中88.75%的土壤重金属铅含量在20~70mg/kg;51.25%的土壤镉含量在0.1~0.5mg/kg,27.50%的土壤镉含量在0.5~1 mg/kg。2012年80份样品中铅含量最高为35.61㎎/㎏,最低为0.26㎎/㎏;镉含量最高为2.1㎎/㎏,最低为0.001㎎/㎏。结论海南省农村环境卫生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政府各部门重视,并进一步加强管理。
- 陈莲玉李永忠梁启昌王朝江封丹
-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
-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城市大型建筑不断增加,中央空调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1-2]。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省,公共场所人群来自世界各地,而越来越多的星级宾馆(酒店)、商场也不断建成[2]。为了解海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贯彻实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3]、
- 陈莲玉赵仁敏李永忠封丹王朝江梁启昌
- 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
- 海南省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探讨游泳池卫生管理对策,保障游泳者身体健康。方法对游泳池水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余氯和浸脚池水余氯进行检测,并对水质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共检测游泳池水394份,浸脚池水182份,合格率分别是细菌总数为91.11%,大肠菌群为95.43%,尿素为87.56%,浑浊度为99.49%,游泳池水余氯为71.07%,浸脚池水余氯为71.43%。结论海南省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余氯和尿素合格率偏低是主要的卫生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池水的消毒工作和尿素含量的监测,确保水质的卫生安全。
- 赵仁敏封丹李永忠梁启昌陈莲玉陈彩云王朝影王朝江
- 关键词:水质卫生状况
- 海口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测与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海口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1年选取海口市28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单位,分别对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0.7%(127/14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57.1%(80/140),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合格率为50.0%(70/140)。结论建议规范空调的清洗消毒,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减少疾病传播。
- 陈彩云李永忠梁启昌封丹符振华叶静
- 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 2011年海南省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分析学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以便更科学有效地制定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治措施。方法利用2011年海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数据,即2011年9-11月对海南省26间学校,其中6间普通高校、10间中学和10间小学,共8667人,进行视力检查,视力检查采取视力表5分记录法。结果总体男生视力不良率为41.64%,女生视力不良率为51.80%,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大学生视力不良率(男生75.67%、女生83.2l%)高于中学生视力不良率(男生41.88%、女生56.35%),中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小学生视力不良率(男生26.33%、女生32.99%)。城市学生的视力不良率(男生46.62%、女生56.96%)高于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率(男生36.76%、女生46.79%)。结论海南省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女生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男生,城市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于农村学生,学习压力大,长时间近距离学习,缺乏体育锻炼和不良用眼习惯等原因是造成视力不良的重要因素。
- 陈莲玉王朝影封丹
- 关键词:视力不良视力检查
- 海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 赵仁敏封丹冯礼明李永忠林裕曾祥洁鲁燕妮王朝影陈莲玉陈彩云梁启昌符振华华德叶静甘晓婷
- 该课题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的相关文献,按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进行现场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采样和检验以及整理分析资料,摸清了该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现...
- 关键词:
- 关键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状况调查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