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宝荣

作品数:59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艺术
  • 16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6篇戏剧
  • 6篇剧作
  • 5篇戏剧史
  • 5篇后现代
  • 4篇导演
  • 4篇中国戏剧
  • 4篇文化
  • 4篇舞台
  • 4篇戏剧创作
  • 4篇戏剧节
  • 4篇戏剧艺术
  • 4篇剧场
  • 3篇当代戏剧
  • 3篇电影
  • 3篇审美
  • 3篇作家
  • 3篇莫里哀
  • 3篇剧本
  • 3篇剧目
  • 3篇剧作家

机构

  • 54篇上海戏剧学院

作者

  • 54篇宫宝荣
  • 1篇丁罗男
  • 1篇荣广润
  • 1篇计敏

传媒

  • 22篇戏剧艺术
  • 19篇戏剧(中央戏...
  • 2篇中国文艺评论
  • 1篇当代电影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上海戏剧
  • 1篇上海艺术家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当代舞蹈艺术...
  • 1篇东方翻译
  • 1篇中国莎士比亚...
  • 1篇华中学术
  • 1篇艺术管理(中...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朗·巴特“大众戏剧”理论的时代特征及其三要素
2021年
作为当代法国文艺理论大师,罗朗·巴特的"大众戏剧"观为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1950年代布莱希特叙事戏剧在法国的传播,对巴特的"大众戏剧"观的时代特征及其"观众、剧目和先锋性"三大元素分别进行阐述,乃是对这一对法国当代戏剧的转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戏剧理论一次初探。文章结语部分结合法国同时期重要戏剧导演、国立大众剧院院长让·维拉尔的实践,阐明巴特的"大众戏剧"理论其实根植于维拉尔的实践。
宫宝荣
关键词:观众剧目
维拉尔的大众戏剧观与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创立被引量:5
2006年
阿维尼翁戏剧节为世界三大著名戏剧节之一,由法国著名戏剧家让·维拉尔创办于1947年。最初它只是一个七天之内上演三台戏的小型文化活动,如今已是每年都要推出四十多台各类表演节目、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吸引着来自全球十几万观众的大规模艺术节。无论在法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各国,每年的艺术节又何止成千上万,但像阿维尼翁戏剧节这样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戏剧节创立的宗旨、发展过程和管理与运作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一番粗浅的分析,以期能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为我们办好艺术节提供参考。
宫宝荣
关键词:戏剧节
第二届国际剧协“世界高等戏剧教育机动项目”活动综述
2000年
锡纳亚,罗马尼亚首都附近一个人口不足二万、十分钟步行就可以穿过的巴掌小山镇。 今年七月,这个一向静谧的滑雪胜地却由于汇聚了百余名世界各地的戏剧专家与学生而沸腾起来。 去年夏季,由国际剧协创办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戏剧与文化讲坛”(CHAIRE UN-ESCO“THEATRE ET CULTURE DES CIVILSATIONS”)第一次在锡纳亚举行活动,正式拉开了世界各国高等戏剧院校之间合作与交流的序幕(详见荣广润教授发表在本刊1999年第5期上的《世界高等戏剧学校校院长会议纪实》一文)今年暑期。
宫宝荣
“剧场”不可取代“戏剧”刍议被引量:5
2017年
近年来,随着引进欧美当代戏剧演出的增加,各种媒体上的评论一派热闹。然而,面对打破了传统的"后现代戏剧",不少国人概念不清,轻率地往这些演出贴上"剧场艺术"的标签,而且愈演愈烈,几欲让人以为"剧场"已经取代"戏剧"成为一门新的艺术。从词源看,drama、theatre和"戏剧"表征了不同的对象。从戏剧艺术的本质角度说,空间元素不足以支撑"剧场"成为一门艺术。因此,我们必须以谨慎态度来对待"剧场"这一新名词。
宫宝荣
关键词:戏剧剧场后现代舞台
戏剧的延展与升华——试论谢侯的戏剧创作对其电影艺术的影响
2014年
帕特里斯·谢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法国当代导演之一,在戏剧、歌剧和电影领域均成就斐然。本文详细介绍了谢侯的艺术生涯、导演观念以及代表性作品,并着重研究了谢侯的戏剧创作对其电影创作的影响。
宫宝荣
关键词:戏剧导演电影导演
上戏版《钦差大臣》上演的现实与审美意义
2010年
由上海戏剧学院一批老校友主演、陈明正执导的果戈理《钦差大臣》上演后,盛况空前。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其成功在于艺术家们以其特有的敬业精神,出神入化地演绎出剧本内在的深刻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水准,在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上海舞台的美学追求。文章还分析了其舞台艺术特点,认为它是一出忠实原著、集中体现了以陈明正、焦晃为代表的我国现实主义导表演艺术精神的佳作,也指出了一些遗憾之处。
宫宝荣
关键词:现实主义美学追求
“主仆”—陌路—伙伴——20世纪法国剧作家与导演关系的演变被引量:2
2011年
自从导演艺术诞生以来,导演与剧作家的关系便成为一个重要话题,20世纪的法国尤其如此。在上半期,三百多年文学至上的深厚传统使得剧作家在剧坛上维持了一剧之本的主人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戏剧观的变化,自中期开始这种"主仆"关系渐渐受到质疑与颠覆,导演一度成为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新贵,与剧作家渐行渐远,形同陌路,不仅对剧本创作、而且对整个戏剧艺术都造成了损害。而在后期,在剧作家们的不断抗争和努力之下,这种局面终于得到了改变,导演与剧作家之间形成了崭新的合作双赢关系。
宫宝荣
关键词:剧作家导演陌路伙伴
从高行健的“完全戏剧”观看法国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影响
我国新时期戏剧受到的外国戏剧的影响并非单一和定向的,而是全方位多元化的。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理论对高行健的“完全戏剧”主张有着惊人的一致,其重要影响可谓不言而喻。
宫宝荣
关键词:中国戏剧高行健西方文化
法国“介入戏剧”代表阿尔芒·加蒂作品的时代特征初探
2021年
当代法国"介入戏剧"代表阿尔芒·加蒂的创作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一是体现了维拉尔面向百姓的大众戏剧精神;二是具有皮斯卡托所鼓吹的政治性,其戏剧目的在于唤起民众的觉悟;而最为重要的则是,在毛泽东有关"谁为谁创作"的原则启示下,其创作方法逐渐从孤独的个人写作转向共同参与的集体创作,从而与这一时期的欧美戏剧主潮汇合在了一起。
宫宝荣
关键词:大众化
法国现代戏剧诗人克洛代尔及其《缎子鞋》被引量:1
1999年
在现代法国戏剧史上,诗人保尔·克洛代尔(PAUL CLAUDEL 1868-1955)正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其剧作不仅成为专家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而且日益频繁地被导演们搬上舞台,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力量。在中国,克洛代尔也远非一个陌生的名字。作为外交家,他的足迹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出现在我们这个散发着无穷魅力的神州大地。
宫宝荣
关键词:现代戏剧天主教电影手法象征主义戏剧创作爱情故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