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启示

作品数:85 被引量:71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9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学成
  • 26篇化学成分
  • 17篇化学成分研究
  • 11篇龙血树
  • 10篇血竭
  • 8篇活性
  • 7篇剑叶龙血树
  • 6篇榕树
  • 6篇榕小蜂
  • 6篇小蜂
  • 5篇药物
  • 5篇液相色谱
  • 5篇色谱
  • 5篇相色谱
  • 5篇龙血竭
  • 4篇傣药
  • 4篇生物碱
  • 4篇生物量
  • 4篇次生
  • 3篇丁醇

机构

  • 70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普洱学院
  • 2篇云南省环境科...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思茅师范高等...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云南热带作物...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0篇宋启示
  • 13篇范青飞
  • 9篇张玉梅
  • 9篇杨大荣
  • 8篇彭艳琼
  • 7篇唐建维
  • 7篇张光明
  • 6篇冯志立
  • 5篇王培
  • 5篇李尚真
  • 5篇张建侯
  • 5篇王秋艳
  • 5篇陈定芳
  • 4篇冯峰
  • 3篇陈春
  • 3篇项伟
  • 3篇徐磊
  • 3篇杨晓虹
  • 3篇纳智
  • 3篇赵庭周

传媒

  • 13篇天然产物研究...
  • 8篇中草药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昆虫学会...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Acta B...
  • 1篇环境科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色谱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0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锈毛千斤拔根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对锈毛千斤拔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RP-18及MCI凝胶柱色谱法对锈毛千斤拔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波谱解析(MS1、H-NMR和13C-NMR)等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豆甾醇(Ⅰ)、豆甾醇-3-β-O-D-吡喃葡萄糖苷(Ⅱ)、β-胡萝卜苷(Ⅲ)、5-羟基-8-γ,γ-异戊烯基-6″,6″-二甲基-吡喃(6,7:3″,2″)色原酮(Ⅳ)、5,7-二羟基-6,8-二异戊烯基色原酮(Ⅴ)、3,5,7,3′,5′-五羟基-4′-甲氧基黄烷(Ⅵ)f、lemichin D(Ⅶ)、染料木素(Ⅷ)、5,7,3′,4′-四羟基异黄酮(Ⅸ)、芒柄异黄酮(Ⅹ)、大豆苷元(Ⅺ)、5,7,4′-三羟基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ⅩⅡ)、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ⅩⅢ)、5,7,4′-三羟基异黄酮-7-O-β-D-芹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ⅩⅣ)、对羟基苯甲酸酯(ⅩⅤ)、白桦酸(ⅩⅥ)。结论首次从锈毛千斤拔根中得到16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以染料木素为代表的7个异黄酮。
张雪宋启示
关键词:豆科异黄酮染料木素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6
1998年
本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维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4块不同年龄林分的生物量,并详细分析了热带次生林在演替初期阶段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随林龄而增加,5年生林分的总生物量为41.932thm-2,10年生林分的总生物量为52.116thm-2,14年生林分的总生物量为88.284thm-2,22年生林分的总生物量为113.743thm-2。林分生物量的层次分配比例以乔木层所占的比例最大,占4/5以上,随林龄而增加;灌木层增长到14年生林分后又下降,草本层随林龄而递减,层间植物则上升。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比例以干材所占的比例最大,占1/2以上,随林龄而递增;而枝、根和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则随林龄而下降。并建立了4个林分主要优势种及乔木层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模型。
唐建维张建侯宋启示曹敏冯志立党承林吴兆录
关键词:生物量次生林热带次生林
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傣药单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傣药单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将傣药麻欠树皮晒干,粉碎;用95%乙醇渗漏提取3次,第一次提取4d,第二次提取3d,第三次提取3d;将三次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乙醇含量为零,...
范青飞宋启示纪开龙
一种龙血竭的人工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血竭的人工培育方法。将野生剑叶龙血树活体茎株上正在形成血竭的部位割下,经消毒、培养、分离和鉴定后得到龙血竭诱导菌株,在每1000ml的培养液中放入0.5~1.5g的菌丝体,在无光照、25~27℃恒温和2...
宋启示杨晓虹陈定芳
文献传递
化学互感作用研究现状、困境和趋势──世界第二次化学互感大会简介被引量:11
2000年
宋启示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植被不同抚育方式下的群落学分析被引量:11
1999年
对西双版纳勐仑地区的热带雨林刀耕火种撩荒后在不同抚育方式下恢复起来的次生植被进行了群落数量特征、种群年龄结构及立木材积与蓄积量的比较分析,并探讨了热带次生植被的抚育管理方式及途径.结果表明,在900m2的固定样地上,天然更新的次生群落计有维管束植物73种,分属于36科59属.其科、属、种组成比经人工抚育的次生群落分别高24.14%、43.90%和75.56%,其结构层次也较复杂,但材积量仅为后者的1/4.
唐建维张建侯宋启示冯志立
关键词:群落学特征抚育方式
中国西南榕树与榕小蜂协同进化研究
杨大荣彭艳琼宋启示陈春李宗波张光明张凤萍
该项目经过12年研究,摸清了中国榕树与榕小蜂本底资源,考察和收集了榕树144种(亚种、变种),引入榕树种类49种,收集榕小蜂205种,掌握了中国榕树与榕小蜂资源分布的多样性规律。广泛研究了32种榕树上的榕小蜂群落结构、传...
关键词:
关键词:榕树榕小蜂生物学特性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净初级生产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采用径级标准木和维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 4块不同年龄林分的净初级生产量 ,结果表明 :林分净初级生产量随林龄而增长 ,5年生林分为 115 4 .3g·m-2 ·a-1,其分配为 :净生长量占 93.82 % ,花果量占1.2 0 % ,叶被采食量 4 .97% ;10年生林分为 1348.5g·m-2 ·a-1,净生长量占 92 .83% ,花果量占 3.2 5 % ,叶被采食量3.92 % ;14年生林分为 2 2 12 .1g·m-2 ·a-1,净生长量占 91.72 % ,花果占 3.0 5 % ,叶被采食量 5 .2 3% ;2 2年生林分为2 6 6 0 .1g·m-2 ·a-1,净生长量占 92 .0 9% ,花果占 3.95 % ,叶被采食量 3.96 %。林分净初级生产量的器官分配以茎所占的比例最大 ,占 1/ 3以上 ;其次为根 ,占 1/ 5左右 ;枝和叶为 1/ 5~ 1/ 7;花果所占的比例除 5年生林分相当少外 ,其余 3个林分约占 1/ 33。林分净初级生产量的层次分配以乔木层所占的比例最大 ,占 2 / 3以上 ,其次为灌木层 ;草本层和层间植物所占的比例相当少。林分的叶面积指数随林龄而增大 。
唐建维张建侯宋启示冯志立党承林吴兆录朱胜忠段文勇
关键词:热带次生林林分
毛刺花椒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发明提供毛刺花椒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毛刺花椒提取物的用途,用于制备抗菌药物。本发明利用毛刺花椒树皮的甲醇总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及正丁醇萃取物具有一定的抗假丝酵母菌活性,为进一步探索毛刺花椒中具有药效活性的物质基础...
宋启示范青飞周兰李玉叶
文献传递
光叶子花中三萜皂苷,以其为活性成分的降血糖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光叶子花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是指骨架含有一个齐墩果酸,齐墩果酸3位与一个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的1’位通过氧原子相连接的三萜皂苷和其他两个同骨架结构的衍生物,优选式(I)所示的化合物,式(I)中,R<Sub>1</Sub...
张玉梅宋启示范青飞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