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舟引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腔镜手术
  • 2篇芬太尼
  • 1篇异丙酚
  • 1篇硬脊膜
  • 1篇硬脊膜外
  • 1篇硬脊膜外阻滞
  • 1篇镇痛
  • 1篇瑞芬太尼
  • 1篇神经阻滞
  • 1篇全静脉麻醉
  • 1篇人工流产
  • 1篇微泵
  • 1篇微泵注射
  • 1篇无痛人工流产
  • 1篇流产
  • 1篇氯胺酮
  • 1篇罗哌卡因
  • 1篇麻醉
  • 1篇静脉

机构

  • 3篇无锡市妇幼保...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安舟引
  • 3篇施勤
  • 1篇王维思
  • 1篇张文娟
  • 1篇施勤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静脉麻醉下无痛人工流产的探讨
2001年
施勤安舟引
关键词:芬太尼异丙酚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对肋间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对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拟在肋间神经阻滞下行乳房病损切除术的女性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于肋间神经阻滞前5min静脉推注布托啡诺20μg/kg,B组于肋间神经阻滞前5min静脉推注安慰剂(生理盐水)。两组均施行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对术中麻醉满意程度进行评价,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于术后1、4、1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术中麻醉满意程度A组优于B组,术后4、12h时疼痛评分A组显著低于B组(P<0.05),麻醉维持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静脉推注布托啡诺具有一定的超前镇痛效果,能够增强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采用。
安舟引施勤张文娟
关键词:布托啡诺超前镇痛肋间神经阻滞罗哌卡因
单纯瑞芬太尼泵注应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单纯瑞芬太尼泵注用于宫腔镜检查和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瑞芬太尼组(R组),F组术前缓慢注射芬太尼0.1mg作为负荷量,术中根据患者的镇痛效果、体动反应追加芬太尼0.05~0.1mg,R组术前缓慢注射瑞芬太尼0.1mg作为负荷量,继使用微量输液泵按照2μg/kg.min注入,术中根据患者的镇痛效果、体动反应,可加大至3μg/kg.min。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麻醉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麻醉镇痛效果R组明显优于F组(P<0.05),但是R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单纯瑞芬太尼泵注应用于宫腔镜手术是一种较为快速、可靠、便捷的麻醉方式。
安舟引施勤
关键词:瑞芬太尼微泵注射宫腔镜手术
硬脊膜外阻滞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探讨
2003年
目的 探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的麻醉方法 (以下简称“复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 (镇痛、肌松、镇静、记忆缺失 )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 6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二组 ,观察组 ( 3 2例 )采用复合麻醉 ,对照组 ( 3 4例 )采用单纯硬脊膜外阻滞麻醉 ,分别观察二组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醉效果确切 ,达到满意的镇痛、肌松、镇静和记忆缺失作用 ,而对照组镇痛、肌松效果可 ,但镇静、记忆缺失作用差 ,而二组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结论 复合麻醉是一种很好的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方法。
施勤安舟引王维思
关键词:硬脊膜外阻滞氯胺酮妇科腹腔镜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