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婷 作品数:5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大连轻工业学院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纺织工程系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辽宁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基于姜黄超临界CO_2萃取染色一步法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分析了姜黄的分子结构及特性,运用超临界CO2染色装置,在压力为20—27 MPa、温度为80—140℃、时间为50—100 m in条件下,对姜黄色素进行萃取,首次提出内染、外染结合的工艺技术路线,对蛋白质毛纤维进行一步法染色研究。阐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及染色的传质特性,依据电子测色配色仪、分光光度仪、织物色牢度分析,结果表明,姜黄超临界CO2萃取染色一步法工艺技术,使织物与色素有良好的结合性和匀染性,染品经测试耐摩擦色牢度达到3—4级,耐水色牢度达到4—5级。 季婷 郑来久关键词:超临界CO2 萃取 染色 一步法 姜黄粒度对超临界CO_2萃取染色一步法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依据萃取釜的微元高度列质量衡算方程,采用Crank-Nicolson方差法求解,得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姜黄颗粒的收缩核模型。取姜黄粒度大小0.5—5 mm、温度70—90℃、压力23—27 MPa、时间50—90 min的条件下,分别对蛋白质织物、纤维素织物及化学纤维织物进行了超临界萃取染色一步法实验。结合电子测色配色仪、分光光度仪,分析了姜黄粒度大小对超临界CO2萃取染色一步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选取的姜黄粒度大小范围内,粒度越小3种织物的萃取染色效果越好,其蛋白质织物的最优工艺为:粒度0.5 mm、压力27 MPa、温度80℃、时间50 min。 季婷 郑来久关键词:粒度 超临界CO2 萃取 染色 红麻湿法非织造布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3 2003年 研究了红麻韧皮纤维湿法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技术 ,并对产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分析 ,为开发红麻非织造布提供了理论依据。 郑来久 季婷 李英华关键词:湿法成网 非织造布 生产工艺 超临界CO_2染色技术 被引量:15 2006年 主要对超临界CO2染色技术进行了研究。运用超临界CO2特性,研制了无水染色装置,对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加以说明,并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使用无水染色装置,在超临界CO2状态下对纤维织物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并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仪测定分析改性和染色的效果。对染色工艺参数,如压强、温度和CO2的流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参数对染色效果影响较大。对天然纤维的改性,可以达到改善染色牢度和匀染度,通过合理控制染色压强、温度和CO2的流量等影响因素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 郑来久 刘志伟 季婷 姜涛 李安源 郭友才关键词:超临界CO2 染色装置 无水染色 纤维织物 天然染料超临界CO/_2萃取染色一步法技术研究 超临界CO/_2具有良好的溶解扩散性能,使得其可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由于它具有节能、节水、工艺流程短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染整行业的研究热点。目前,对超临界染色技术的研究仅限于使用化学染料的阶段,为实现天然纤维的良好染色效... 季婷关键词:一步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