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亚男

作品数:42 被引量:168H指数:6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21篇社会学
  • 7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6篇社会
  • 16篇社会工作
  • 5篇养老
  • 4篇民国
  • 4篇民国时期
  • 3篇社会性
  • 3篇社会性别
  • 3篇社会学
  • 3篇贫困
  • 3篇城市贫困
  • 2篇弱势群体
  • 2篇社会工作实务
  • 2篇社会工作专业
  • 2篇社会空间
  • 2篇社会支持
  • 2篇社会组织
  • 2篇实践教学
  • 2篇农村
  • 2篇婆媳
  • 2篇婆媳关系

机构

  • 26篇华北电力大学
  • 16篇河北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41篇孟亚男
  • 10篇林顺利
  • 2篇石兵营
  • 1篇张岭泉
  • 1篇栾文敬
  • 1篇梁平
  • 1篇夏珑
  • 1篇张娜
  • 1篇于显洋
  • 1篇王文静
  • 1篇吕静
  • 1篇陈静
  • 1篇吕红平
  • 1篇刘海燕
  • 1篇孟亚男
  • 1篇廖唱枫
  • 1篇何娟
  • 1篇齐国平

传媒

  • 6篇社会工作
  • 6篇中国社会工作
  • 4篇河北大学学报...
  • 3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理论界
  • 2篇河北大学成人...
  • 2篇科技风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人口与计划生...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少年儿童研究
  • 1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河北广播电视...
  • 1篇劳动保障世界
  • 1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人口与发展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人民论坛(中...
  • 1篇社会工作与管...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业认同对社区社会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B市的实证研究
2024年
社区社会工作者身心健康、精神状态易受到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的影响,部分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出现了职业倦怠、职业认同感低、主观幸福感低的情况,导致出现行业人才流失等问题。文章基于B市社区社会工作者的问卷调查,从职业价值认同、职业技能认同、职业认知认同和职业自主性4个维度探究职业认同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职业价值认同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大,职业认知认同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小。研究提出通过提高福利保障,提升社会工作者价值认同;开展培训与督导,提升社会工作者技能认同;确保工作稳定性,强化社会工作者职业认知认同;给予社会工作者工作自由裁量权并引导其职业规划,激发工作自主性等途径,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进而提升社区社会工作者主观幸福感,促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
孟亚男刘磊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嵌入与脱嵌: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32
2018年
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缺少社会工作介入与目前已有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对接的研究。以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为线索,本土社会工作实践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顶层、中层和情境多重嵌入的过程。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困境在于形式上的嵌入和实践的脱嵌。针对这种状况,要在地方工作中为社会工作嵌入留下接口,积极营造和改善社会工作在基层的工作情境并强化社会工作的行业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系统嵌入,有效激发社会工作脱贫攻坚的潜能。
林顺利孟亚男
关键词:社会工作
民国时期的医务社会工作
2013年
医务社会工作最早产生于1905年的美国麻省综合医院。从医务社工产生发展的历史来看,至少有两个要素至关重要:一是人们对健康和社会环境关系的认知,二是对人的服务的专业化。民国时期,这一新生事物伴随着教会医院在国内的开设得以引入,从此拉开了本土医务社会工作的序幕。
孟亚男张娜吕静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民国时期医务社工社会环境
“社会空间”视角下的城市贫困——基于保定市北市区的实地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社会空间"视角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城市问题研究思路,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差异和不平模式",对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一视角下的实地调查表明,在居住空间、日常活动空间和购物空间三个层面,较其他群体,城市贫困居民体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差异性;进一步考察主体角度的空间认同和抗争,则发现当前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在社会空间层面已经呈现出一些聚集和隔离的趋势。基于此,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在城市整体规划和改造过程中兼顾"空间正义",将"民生"和"减贫"纳入到主流日程规划中以应对未来城市社会空间问题。
林顺利李建立孟亚男
关键词:社会空间城市贫困
国内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研究述评被引量:54
2010年
近年来国内对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以社会转型为背景,转型期该群体的多样性需求决定了社会支持主体的多元化。到目前为止学术界研究主要围绕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正式支持、社区提供的"准正式支持"、个人社会支持网提供的"非正式支持"以及社会工作提供的"专业技术性支持"展开,并着手探索社会支持系统化问题。总的来看,已有研究初步形成了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系统框架,但是在多元主体间协作以及社会支持"市场化"运作等方面,还缺乏有深度的研究。
林顺利孟亚男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转型社会支持系统
“内生—增能”:民间行业协会的生长模式——基于北京中关村一个IT业行业协会生长历程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立足民间行业协会生长的背景,通过对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的个案研究,发现政府职能转换、市场规范化、企业发展、社会治理都需要民间行业协会,而官办协会在一定程度上又对民间行业协会的生成造成了压力,"夹缝"的生态环境客观上为民间行业协会"内生"创造了条件。同时,民间行业协会也只有有效整合政府、企业资源,实现自我"增能"才能成长。"内生—增能"的模式,揭示了本土民间社会组织生态环境的"张力",对于国内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亚男
关键词:社会组织
城市公共空间的“老年化”及其养老代偿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时间、空间和日常生活结构化的理论视域为公共空间的"老年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路径。通过对BD市三个公共场所的研究,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时间秩序、老年人日常活动的空间秩序、空间秩序下公共场所节点意义的"凸里",以及公共空间的"老年化"四个层次,呈现了老年人群在公共空间的特定时空秩序以及这种时空秩序的"结构化"。研究显示,公共空同的"老年化"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种群体的共同时空秩序和社会节奏,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部分养老需求,从而对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形成某种意义上的"代偿"作用。
孟亚男任兰兰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老年化
国内城市居家养老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述评被引量:2
2013年
国内城市居家养老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来自于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项目管理和个案管理方法的引入,以及以生活质量概念为核心的评价机制;政策依据主要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关于推进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和意见;已有研究可以从基于服务对象的以生活质量为核心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基于公共服务供给的指标体系划分两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本土实践层面,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居家养老评估标准化建设的地方经验表明,居家养老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已经开始呈现出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特征与趋势;最后,基于中国内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客观需要,无论是学界研究还是地方实践都需要进一步推进。
孟亚男廖唱枫
关键词:城市居家养老
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对乡村振兴的理论启迪——基于社会工作视角被引量:4
2021年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广阔实践场域。本文回顾了晏阳初乡村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构,并与当前农村发展形成观照,讨论其与当代农村社会工作理论和经验的适切性。研究发现,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可以从平等友好接纳的价值、深化本土化理论方法的原则、发展性手段促赋权增能的模式、全域整合的系统性工作路径、同体帮扶与组织培育的趋势五方面与现代社会工作展开对话。最后,构建“一主两维三层四式五面”的长效发展思路整合社区资源,倡导社会政策,扶助特殊群体,激发内在力量,打造农村公共性和共同体,为晏阳初农村工作思想的经验传承提供有益的框架思考和当代社会工作介入路径。
孟亚男程达
关键词:晏阳初乡村建设社会工作
“不孝”文化及其生成逻辑:基于L村农民日常生活的考察
2020年
"不孝"行为及其背后"解释"和"接受"机制的日常实践逻辑分析可以作为"孝文化"当代际遇研究的一个参考。华北农村L村"孝道"的底线体现为从物质供应到生病医治和精神顺敬的"养"以及"葬"的隆重和祭祀的严肃与守时。日常生活中四种不孝行为包括"师出有名"的不养,即以老人身体硬朗、没有尽到隔辈抚养义务、兄弟间的不公正对待等理由的不孝;对非亲生或绝症父母"情有可原"的不医治和疏忽;对父母离世的形式化"哀伤";"不葬"以及祭祀本意的"消亡"。这四种"不孝"行为被村落文化予以谴责、忽略和宽容,其背后是基于农村社会转型而带来的场域形塑机制的变化,其动力来自农民"过日子"的伦理价值导向的演变,即"钱"构成了农村以家庭为单位过日子的竞争标准。这种变化是农村养老问题研究应该参考和关注的。
孟亚男程兴旺
关键词:不孝养老文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