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警北京总队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0表达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治疗的T2DM患者168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增厚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斑块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炎症指标、血糖、血脂及其他指标水平,同时分析IL-10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血清中IL-6、血糖、血脂及其他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随着IMT值增加,T2DM患者血清中IL-6、血糖、血脂及其他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显著下降,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水平与其他检测指标水平呈负相关(P<0.05)。IL-6、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尿酸(UA)是导致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而IL-10是保护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 孙钧郑继伟贾凡孙艳华黄莹舒王述莲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白细胞介素-10颈动脉粥样硬化
- 超敏C-反应蛋白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冠心病分类,将其分成3个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5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36例。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三组冠心痛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人群血清的hs—CRP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hs—CRP水平为(5.4±3.1)mg/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hs—CRP水平为(8.6±4.2)mg/L;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hs—CRP水平为(21.8±10.3)mg/L。三种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且两者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与冠心痛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对患者血清hs-CRP的检测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为临床医生提供依据。
- 孙钧郑继伟孙艳华贾凡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 血清CEA、NSE、SCC-Ag与CYFRA21-1联合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degree,NSE)、磷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与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联合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肺癌68例,同时选取良性肺疾病70例和健康体检人员90名作为对照组和健康组,分别应用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开展血清检查,记录三组样本血清中的CEA、NSE、SCC-Ag与CYFRA21-1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组的血清CEA、NSE、SCC-Ag与CYFRA21-1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检测的特异性较高,与联合诊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0.9%,准确度为83.3%,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NSE、SCC-Ag与CYFRA21-1的联合检查能有效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孙艳华孙钧郑继伟
- 关键词:肺癌细胞角蛋白19片段
- 开展血细胞形态检测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检测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50例存在发热临床表现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在本院开展健康体检的150例成人作为对照组,两组样本分别开展血细胞常规检测以及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测,观察两组样本的检测结果,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对照组样本的总阳性率为4.0%,观察组患者的总阳性率为57.3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在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比较中均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展血细胞形态检测可充分了解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变化,对临床诊断增加了指导性建议,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 孙艳华孙钧郑继伟
- 关键词:疾病诊断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