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溯荫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信宜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肝血清标志物模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模式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00例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的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其HBV—DNA含量;并根据患者HBV—M的不同模式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探讨HBV—M模式与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HBV—M模式中HBV—DNA阳性检出率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①“大三阳”组HBV—DNA含量以中、高拷贝为主;②“小三阳”组及HBsAg(+)&Antl—HBc(+)组HBV—DNA含量以中、低拷贝为主;③单纯HBsAg(+)组HBV-DNA的检出率仅为2,98%。④HBeAg(+)血样中HBV—DNA的阳性检出率高达98.33%(118/120),两者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0.993)。结论HBV—M与HBV—DNA的检测都能反映HBV感染、传染性及体内复制的情况;HBeAg与HBV—DNA含量存在明显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乙肝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张海业孙溯荫韦兰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 聚维酮碘冲洗液在内眼手术前结膜囊病患者中的消毒效果及舒适度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冲洗液在内眼手术前结膜囊病患者中的消毒效果及舒适度。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进行内眼手术的患者58例(58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9眼)。两组术前1 d均给予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8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前1 h使用2.5 g/L安尔碘Ⅲ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冲洗结膜囊,观察组术前1 h给予5%聚维酮碘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配置成0.025%的聚维酮碘溶液100 mL进行结膜冲洗。观察两组冲洗前后结膜囊带菌率、冲洗后结膜充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舒适度。结果:两组冲洗前带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冲洗后带菌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冲洗后结膜充血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维酮碘冲洗液能够明显降低内眼手术患者术前结膜囊带菌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溯荫廖丽韦兰
- 关键词:内眼手术结膜囊
- 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探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探讨。方法:将检验科收取的68例肾脏生化检验标本,随机分成两组,采取常规检验方式称为对照组,另采取分级检验方式称为分级组。观察两组检验效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检测标本在胱抑素C的阳性率检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组血尿素氮、血肌酐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查中,可提升诊断准确率,更有效分析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避免误诊与漏诊,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溯荫
- 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临床中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感染预防在术后采用聚维酮碘稀释液结囊膜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的效果分析。方法该次入组对象方便选取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6例,全部在该院采用手术治疗;其中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作为术后感染预防药物27例(单一组),在单一组基础中联合聚维酮碘稀释液作为术后感染预防药物29例(联合组),记录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的效果。结果联合组感染发生率(3.45%)低于单一组(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94,P<0.05);治疗后联合组病原菌阳性率(10.34%)低于对照组(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9,P<0.05);联合组与单一组治疗后结膜充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3,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患者为有效避免感染发生率可采用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并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治疗后感染发生率较低,可有效改善病原菌阳性与充血程度。
- 韦兰孙溯荫廖丽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白内障术后感染
- 血培养联合血清PCT和hs-CRP检测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中采取血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分析。方法选择12例败血症患儿作为A组,12例局部感染者患儿为B组,1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C组。比较三组新生儿血培养、PCT、hs-CRP、联合检测阳性情况,以及全身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法(SOFA)评分。结果 A组新生儿血培养、PCT、hs-CRP、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B组和C组,B组新生儿血培养、PCT、hs-CRP、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SOFA评分(9.32±1.07)分高于B组的(4.32±0.54)分和C组的(0.88±0.02)分,B组新生儿SOFA评分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症筛查中,选取血培养联合PCT、hs-CRP检测,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准确率,可用于新生儿败血症新型诊断标准。
- 孙溯荫
- 关键词:血培养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新生儿败血症
- HPV-DNA分型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究HPV-DNA分型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宫颈异常患者93例,均进行HPV-DNA分型检测、TCT检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HPV-DNA分型检测、TCT检测及HPV-DNA分型联合TCT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TCT检测准确率为70.97%(66/93),灵敏度为50.00%(25/50),特异度为95.35%(41/43);HPV-DNA分型检测准确率为80.64%(75/93),灵敏度为70.00%(35/50),特异度为93.02%(40/43);HPV-DNA分型联合TCT检测准确率为84.95%(79/93),灵敏度为74.00%(37/50),特异度为97.67%(42/43).HPV-DNA分型联合TCT检测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HPV-DNA分型检测及TCT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HPV-DNA分型联合TCT检测能明显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唐林孙溯荫张海业
- 关键词:宫颈癌TCT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