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永城

作品数:20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5篇急性
  • 4篇硼替佐米
  • 4篇淋巴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淋巴瘤
  • 3篇基因
  • 3篇骨髓
  • 3篇骨髓瘤
  • 3篇干细胞
  • 3篇干细胞移植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机构

  • 11篇浙江省宁波市...
  • 8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0篇孙永城
  • 16篇欧阳桂芳
  • 13篇陆滢
  • 11篇朱慧玲
  • 11篇盛立霞
  • 10篇洪用伟
  • 10篇王怡
  • 8篇吴文淼
  • 5篇朱慧玲
  • 4篇王怡
  • 4篇张怡
  • 4篇牧启田
  • 4篇赖斌斌
  • 2篇严笑
  • 1篇陈勇
  • 1篇王佳萍
  • 1篇张萍
  • 1篇黄河
  • 1篇忻霞菲
  • 1篇徐凯红

传媒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第七届全国血...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免疫功能监测与致死性GVHD的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原因,部分GVHD伴随GVL(移植物抗肿瘤效应)的发生,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长期生存有益,而严重的GVHD则危及生命。现有的GVHD分级体系并不能有效区分致死性GV...
张萍杨澍均吴昊严笑张怡石淙赖斌斌赖艳丽周淼孙永城徐凯红盛立霞朱慧玲王怡欧阳桂芳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免疫功能
文献传递
硼替佐米对K562白血病细胞FAS,BCL2L12,BIM,BAX,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硼替佐米对K562细胞FAS,BCL2L12,BIM,BAX,Caspase-3和Caspase-9(不要)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观察硼替佐米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牧启田卓志红张怡楼燕如欧阳桂芳吴文淼朱慧玲王怡陆滢洪用伟盛立霞孙永城
关键词:硼替佐米K562细胞FAS基因BAX基因CASPASE-3基因
文献传递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附2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R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行APBSCT治疗的2例R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PBSCT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异常免疫学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抗体全部转阴。结论APBSCT治疗RSLE有明显的疗效,尤其适用对各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远期疗效还需长期随访。
朱慧玲欧阳桂芳陆滢王怡洪用伟忻霞菲陈勇孙永城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9例IFI患者采用伊曲康唑注射液200mg/12h静滴,连用2d,然后以200mg/d静滴,疗程14d。结果39例痊愈2例,显效22例,进步6例,无效9例,有效率61.54%。结论伊曲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王怡陆滢朱慧玲洪用伟盛立霞孙永城吴文淼欧阳桂芳
关键词:伊曲康唑真菌感染血液病
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 对使用伏立康唑治行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从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茼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㈤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同时.观察组的感染控制和持续用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伏立康唑对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孙永城赖斌斌张艳丽朱慧玲
关键词:伏立康唑
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医院内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医院内感染情况。方法对126例次住院老年NHL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51例次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发生医院感染率为40.5%,高于同期非老年组的12.6%(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3.7%;革兰阳性菌占34.4%;真菌占21.9%。外周血白细胞、化疗疗程、住院天数都是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老年NHL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加强防护。
王怡陆滢朱慧玲洪用伟盛利霞孙永城吴文淼欧阳桂芳
关键词:淋巴瘤
茶多酚对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逆转的研究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MDR)的逆转作用。方法:检测加用和未加用茶多酚的耐长春新碱的K562细胞系(K562/VCR)对VCR的IC50变化,并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
孙永城朱慧玲陆滢王怡欧阳桂芳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P糖蛋白
文献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与影响因素,为医院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 800例进行研究,统计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患者性别、年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白细胞计数等临床资料,归纳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50%(45/1 80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株占60.00%,革兰阳性菌8株占32.00%,真菌2株占8.00%。使用糖皮质激素、肛周疾病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而血小板计数和Hb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P<0.001)。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可发生于多个部位,尤其是呼吸道;因此临床要针对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并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以减少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周淼赖艳丽赖斌斌孙永城严笑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病原菌影响因素
硼替佐米诱导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凋亡及对Bcl2l12、Bcl-2和Bax基因表达影响
探讨蛋白酶抑制剂硼替佐米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Bel2112、Bel-2和Bax基因在其中的作用。MTT比色法观察硼替佐米对SHI-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
牧启田张怡楼燕如欧阳桂芳吴文淼朱慧玲王怡陆滢洪用伟盛立霞孙永城
关键词:硼替佐米SHI-1细胞BCL-2基因BAX基因
文献传递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0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初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宁波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的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例初治,3例复发难治),其中7例初治1例复发难治接受VTD方案:硼替佐米1.0~1.3mg/m2(d1,d4,d8,d11),地塞米松20~40mg/d(d1~4,d8~11),反应停100mg/d,复发难治者中另2例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环磷酰胺0.4mg/d(d1~4)(VTCD方案),或表阿霉素10mg(d1~4)(VTAD方案),21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接受1~8疗程化疗。结果:随访1~20个月,10例患者中CR2例,nCR3例,PR3例,MR1例,NC1例。总体缓解率(CR+nCR+PR)80%(8/10),总体有效率90%(9/10)。10例患者中出现末梢神经炎5例(5/10),白细胞减少4例(4/10),血小板减少4例(4/10),继发感染6例(6/10),33例次化疗中出现白细胞减少6例次(18.1%),血小板减少6例次(18.1%),发生感染13例次(39.4%),其中1例死于感染。结论:硼替佐米治疗初治或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可以耐受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新选择,并发症中感染发生率高,末梢神经炎较多见。
朱慧玲欧阳桂芳孙永城王怡陆滢洪用伟盛立霞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