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勇
- 作品数:12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唇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唇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对收集到的9例临床诊断唇癌病例的石蜡组织标本应用Luminex及PCR的方法对HPV感染进行基因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HPV16/18E6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在9例临床诊断的唇癌病例中,通过Luminex及PCR的方法发现1例病例具有HPV16的感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7例病例具有HPV16/18的感染,总阳性率达到8/9。结论此研究中在唇癌患者中较高的HPV感染率间接说明皮肤的直接接触对HPV感染的重要性,为阐明唇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 魏炜张宝云宋韫韬孙俊勇陈操于文斌徐国辉张乃嵩董小平石琦
- 关键词:唇肿瘤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病毒
- 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对收集到的64例临床诊断喉癌病例的石蜡组织标本应用Luminex及PCR的方法对HPV感染进行基因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HPV16/18E6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在64例临床诊断的喉癌病例中,通过Luminex及PCR的方法发现7例病例具有HPV的感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18例病例具有HPV16/18的感染,基因及蛋白检测的总阳性率达到39.1%。结论此研究发现在喉癌患者中较高的HPV感染率间接说明HPV感染对喉癌发生的重要性,为阐明喉癌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 魏炜宋韫韬孙俊勇张乃嵩张宝云陈操董小平石琦
- 关键词:喉肿瘤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病毒
- 甲状腺癌手术相关大动脉破裂出血处理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甲状腺癌术中、术后大动脉破裂较少见,发生于颈根部血管最为凶险。一旦出现大出血,应立即以手指压迫出血点,切忌盲目钳夹、填塞,并迅速输液、输血补充容量,积极抗休克治疗。破损血管多可通过直接缝合修补,行大动脉结扎风险较大,但特殊情况下仍可挽救生命。全文总结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术后大动脉破裂出血的抢救经验及教训。
- 宋韫韬于文斌魏炜孙俊勇徐国辉张乃嵩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 低领小弧形切口在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观察低领小弧形切口对一侧甲状腺肿物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能否达到术中术野显露充分、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低小及美学效果好的效果。方法采用2~4cm低领小弧形切口对293例一侧甲状腺肿物患者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结果29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野、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显露充分,手术时间平均51.4min(最短30min,最长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ml(最少5ml,最多80m1),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5—7d出院。切口低小且易被衣领遮盖,美学效果较好。所有患者经随访2个月~5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甲状腺单侧肿物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施行单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具有术野显露充分,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术后切口低小易被衣领遮盖,美学效果好的优点,较适合中青年女性。
- 刘宝国王斌陈荣锐李明强王建军张乃嵩魏巍于文斌孙俊勇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外科手术微创性
- 唇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
- 目的:了解唇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对收集到的9例临床诊断唇癌病例的石蜡组织标本应用Luminex及PCR的方法对HPV感染进行基因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HPV 16/18E6蛋白进行检测.结...
- 魏炜宋韫韬孙俊勇于文斌徐国辉张乃嵩
- 关键词:病理机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检测
- 文献传递
- 低领小弧形切口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 目的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对双侧甲状腺肿物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以达到手术中术野显露充分,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低小的良好美学效果。方法1998年12月至2007年3月采用2~4cm低领小弧形切口对53例甲状腺双侧肿物...
- 刘宝国陈荣銳李明强王建军魏巍孙俊勇于文斌
- 关键词:甲状腺切口微创外科
- 文献传递
- 低领小弧形切口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 目的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对双侧甲状腺肿物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以达到手术中术野显露充分,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低小的良好美学效果。方法 1998年12月至2007年3月采用2~4cm低领小弧形切口对53例甲状腺双侧肿...
- 刘宝国陈荣锐李明强王建军魏巍孙俊勇于文斌
- 关键词:甲状腺切口微创外科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癌二次手术原发灶的切除范围探讨被引量:7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较多甲状腺癌的患者因为肿瘤的残留而需要行第二次手术,本研究探讨甲状腺癌二次手术原发灶的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收治甲状腺癌患者因手术范围不足,而需再次手术的55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48例。年龄介于18~56岁,中位年龄33.5岁。所有患者均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同侧带状肌+同侧Ⅵ区淋巴脂肪组织的切除。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有癌残留29例,残留率为52.73%(29/55),其中单纯原发灶残留8例,单纯Ⅵ区淋巴结转移7例,原发灶与Ⅵ区淋巴结同时有残留14例。Ⅵ区淋巴结残留共21例,共有转移的淋巴结45枚,平均每例有转移淋巴结2.14枚,术后病理4例肿瘤细胞与肌肉组织关系密切。结论: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同侧带状肌+同侧Ⅵ区淋巴脂肪组织是甲状腺癌二次手术原发灶的基本切除范围。
- 于文斌张乃嵩曾宗渊孙俊勇魏炜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切除范围
- 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切口双侧侧下方流切口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切口侧下方引流切口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于1998年12月至2004年7月间对63例甲状腺双侧肿物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引流采用切口双侧下方分别做一切口置引流管进行引流。结果甲状腺近全切除术采用切口...
- 刘宝国王鹏陈荣李明强王建军魏巍孙俊勇
-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切除术引流
- 文献传递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6—2015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甲状腺癌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案统计系统。收集1996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符合纳入标准的3 703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淋巴结转移发生情况、伴发疾病发生情况、城乡分布、地区分布。结果 1996—2015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总例数呈增长趋势(P<0.05)。1996—2015年男、女性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例数均呈增长趋势(P<0.05)。1996—2015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性别构成没有发生变化(P>0.05)。不同年份男、女性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逐年环比增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例数从25岁起明显增加,至35~54岁达高峰(56.37%),55岁后开始逐渐下降。不同年龄段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男、女性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96—2015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乳头状癌例数呈增长趋势(P<0.05);1996—2015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乳头状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P<0.05)。女性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乳头状癌所占比例高于男性(P<0.05)。髓样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乳头状癌、滤泡癌(P<0.05)。女性乳头状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男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1996—2015年农村患者比例呈增加趋势(P<0.05)。1996—2015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地区分布没有发生变化(P>0.05)。结论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并存在性别、年龄差异,主要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多有淋巴结转移并伴发结节性甲状腺
- 季新强孙俊勇刘晶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性别分布年龄分布人口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