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筠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骨胶囊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1997年
- 评价肾骨胶囊治疗血透患者低钙、高磷血症和继发甲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作者对14例血透患者进行了肾骨胶囊和安慰剂的交叉试验。结果显示3周内,每天服肾骨胶囊钙(2.04±0.09)g,纠正低钙、高磷血症,抑制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和降低钙磷乘积显著优于安慰剂。经5~8周的随访,虽减少了用药量仍能有效地纠正低钙、高磷血症,血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进行性下降。从而证实肾骨胶囊是一种纠正血透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有效药物。
- 徐启河刘平刘平李惊子
-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药品
- 基因重组人工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1994年
- 贫血是慢性肾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使用基因重组人工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可迅速纠正贫血。大多数患者r-HuEPO治疗起始量为100U/kg,每周3次静脉或皮下注射,6周后Hb可升至100g/L,红细胞压积(Hct)升至0.33~0.35以上,改用维持量50U/kg,每周3次。其中4例患者需要增大剂量为150U/kg,每周3次。疗效较差的原因与反复肺感染、营养摄入不足、铁的缺乏有关。所以治疗中应补充铁、叶酸、VitB_(12),对存在感染应积极控制。随着血红蛋白(Hb)及Hct上升,2/3病人出现高血压可通过药物控制;透析中易发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应增加肝素用量;易发生高钾血症,应做到充分透析。
- 姜筠刘平王二军金其庄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贫血红细胞
- 血液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 1993年
- 急性肾衰是出于各种原因(如失血、休克、创伤、严重感染败血症、肾中毒及肾小球疾患)所致的肾缺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坏死。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伴有血尿素氮(BUN)、肌酐(Cr)等代谢物质的急剧增高,迅速出现氮质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硷平衡失调等严重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需血透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首先应除外由失血、脱水所致血管内容量不足等引起的肾前性氮质血症及由于尿路梗阻(肿瘤、粘连、结石等)造成的肾后性急性肾衰。肾脏本身病变,可由诸多因素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需尽快做出正确诊断,为有效的治疗提供先决条件。急性间质性肾炎是由于某些药物过敏引起,尤以氨基糖甙类抗菌素、磺胺类、青霉素。
- 姜筠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
- 韦格纳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表现被引量:13
- 1999年
- 目的:认识韦格纳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对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近3年来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例韦格纳肉芽肿病病例进行临床病理资料的分析和总结。患者血清均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utoantibodies,ANCA)检测,IIF法(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e)区分cANCA和pANCA,抗原特异性ELISA以高度纯化的PR3(proteinase3)和MPO(myeloperoxidase)为靶抗原。结果:6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8(26~68)岁;pANCA/MPOANCA阳性4例,cANCA/PR3ANCA阳性2例;6例均经活检病理检查发现肉芽肿性病变,肉芽肿中心多为纤维素样坏死性小血管炎,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及类上皮样细胞增生,其中4例发现于肾间质,1例于肺结节和1例于鼻粘膜;临床表现为多器官受累,均有肾受累,肾活检除可见肉芽肿性小血管炎外,肾小球均可见毛细血管壁局灶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伴或不伴新月体形成;所有患者均有肺受累,表现为咳嗽,咯血,胸片可见肺部阴影、结节或空洞;其他器官受累也较常见,包括眼、?
- 赵明辉刘娜章友康邹万忠刘玉春姜筠王海燕
- 关键词:韦氏肉芽肿病理学
- 原发性小血管炎肺脏受累被引量:33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血管炎肺脏受累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5例原发性小血管炎伴肺脏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肺脏是原发性小血管炎常受累脏器之一 ,约占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 6 0 % (15 / 2 5例 )。肺脏受累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哮喘 ,不同程度咯血 ,胸片呈现多样化。由于肺泡广泛出血导致大咯血窒息及严重低氧血症是肺脏受累的严重并发症 ,若能及时采用血浆置换疗法和 (或 )激素、细胞毒冲击治疗 ,肺出血可迅速吸收。动态观察发现不少病人胸片及临床症状可呈戏剧性变化 ,临床危重症得以改善。结论 原发性小血管炎伴肺脏受累是常见的。适当的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 姜筠赵明辉章友康刘玉春王海燕
- 关键词:小血管炎原发性肺出血血浆置换
- 尿素氮动力学模型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2年
- 应用单室尿素氮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对30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质量平衡分析,着重研究了透析时效和两次透析间的间隔时数,即透析频率(次/周)这两个参数。透析时效根据Daugirdas法计算,透析间隔时效根据由动力学模型推导出来的计算式进行计算。将二者结果用于临床,根据临床康复状态进行判别,并经统计学检验分析,P>0.05,与临床情况无差异,此法的最大特点是根据个体差异定量预计欲达充分透析所需的时数和每周所需的透析次数,体现了个体化治疗方案,为确保透析质量提供了依提。
- 杨石红刘平姜筠徐莉
- 关键词:血液透析个体化
- 用腹膜平衡试验等三项指标制定腹膜透析治疗方案被引量:3
- 1996年
- 用腹膜平衡试验(PET)、尿素清除指数(KT/V)及蛋白分解率(PCR)作为指标,制定合理的腹膜透析治疗方案。方法根据PET、KT/V、PCR、白蛋白(Alb)及临床疗效对34例腹透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充分、合理的腹透方案。结果对高转运KT/V>1.7且营养状态好(PCR>1.0g·kg-1/d、Alb>40g/L)者继续CAPD治疗;高转运KT/V>1.7但营养不良(PCR<1.0g·kg-1/d、Alb<30g/L)者,应补充高营养,可使康复。如为低于平均转运KT/V<1.5,且有严重营养不良,补充高营养并增加透析剂量仍无效者应改作血液透析。结论按PET、KT/V及PCR指标,可制订合理透析方案。
- 姜筠刘平王梅弓在春弓在春刘锐
- 关键词:腹膜平衡试验
- 人工重组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副作用观察被引量:3
- 1994年
- 人工重组促红素(r-HuEPO)治疗22例患严重贫血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迅速纠正。本文作者对患者贫血纠正同时出现的副作用进行了观察。主要有高血压、高血钾、头痛、水潴留等。提醒护理人员在用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及时进行饮食及心理护理以预防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 褚俊清刘平姜筠彭海英徐莉鲁新红
- 关键词:血液透析贫血促红素
- 血液透析中肝素与小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被引量:18
- 1998年
- 血液透析中肝素与小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100034)姜筠刘平血液透析中使用抗凝剂是为了防止透析器及透析管路发生凝血,因此充分、合理的抗凝是保证透析质量的关键之一。1普通肝素的临床应用常规的血液透析,首选的抗凝剂为普通肝素,其...
- 姜筠刘平
- 关键词:血液透析肝素小分子肝素抗凝作用
- 血液透析中应用低分子量肝素的交叉对照、随机、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41
- 1998年
- 目的比较低分子量肝素(Fragmin)与普通肝素(UFH)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疗效。方法100例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CHD)通过自身对照,按不同顺序给予Fragmin和UFH各4次作为血液透析抗凝剂,观察透析器凝血,透析器对尿素氮、肌酐清除效力,监测抗Xa活性及白陶土部份凝血活酶时间(KPTT),人工压迫止血时间。结果与UFH相比,Fragmin抗Xa活性明显高于UFH,而对KPTT影响不明显;两种肝素均应用常规剂量时,用Fragmin的透析器对尿素氮、肌酐的清除效力明显优于UFH,压迫止血时间缩短。结论Fragmin的抗凝效果与UFH相似,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能保证透析效果而不增加出血危险。
- 钱家麒汪关煜姜筠王质刚范敏华廖履坦梅长林张训朱兰英杨敏王海燕
-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分子量肝素普通肝素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