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佳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莫迪亚诺小说中的“异托邦”式空间
- 2020年
- 福柯的演讲《另类空间》,提出"异托邦"概念并描述六个典型特征,阐述了现代社会文化空间的异质性。"异托邦"理论,为当代文学空间批评提供了独特的角度。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作品,大多以巴黎为背景,作品内部的不少空间元素具有"异托邦"特质。本文依托福柯的异托邦理论,考察莫迪亚诺作品中具有"异托邦"特征的空间。
- 姜海佳
- 关键词:莫迪亚诺福柯异托邦
- 文本与作者——伊夫·博纳夫瓦访谈录
- 2001年
- 博纳夫瓦(Yves Bonnefoy)是法国著名诗人、评论家、翻译家.1923年生于法国的图尔市,在大学里读的是哲学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后来从事古罗马壁画的研究.博纳夫瓦1946年开始发表诗作,具有浓厚的超现实主义倾向.1953年,他出版了诗集<论杜弗的动与静>,以细腻的情思和优美的韵味蜚声法国文坛.博纳夫瓦的主要诗集有:<昨天,一片荒漠>(1958年)、<写字石>(1965年)、<在门槛的圈套里>(1975年).博纳夫瓦继承了法国象征派的传统,又追求诗意的创新,其语言既有严谨的音韵,又有独特的意境.博纳夫瓦又是一位莎士比亚专家,他曾翻译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多尼>、<哈姆雷特>、<李尔王>等作品.博纳夫瓦的主要文论著作有:<兰波>、<关于诗的谈话>等等.最近,博纳夫瓦接受了<今日法语>记者达尼艾尔·朗松的采访.
- 达尼艾尔·朗松姜海佳
- 关键词:人物访谈文学
- 《地平线》中的生存困境及其隐喻符号
- 2019年
-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笔下的主人公,往往处于社会边缘,难以走出父辈罪恶给他们心灵留下的阴影,无法摆脱各种精神困境。为了表现人物的生存困境,莫迪亚诺运用诸多具有隐喻特征的符号。本文以2010年的小说《地平线》为例,在剖视人物所处双重生存困境的基础上,解析作品中建构的隐喻符号体系。
- 姜海佳
- 关键词:莫迪亚诺地平线
- 莫迪亚诺笔下的生存困境与记忆艺术被引量:7
- 2015年
- 法国诺贝尔获奖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以巴黎生活和德国占领时期为背景创作出一批自我虚构式的小说,展现经受历史考验的普通人的生活,揭示人类的生存困境。对飘忽的身份、脆弱的记忆和迷惘的青春等主题的探索,加上独特的记忆艺术,使得他的作品能够"用记忆的艺术描绘了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
- 姜海佳张新木
- 关键词:莫迪亚诺
- 论傅雷的译者观被引量:1
- 2004年
- 姜海佳
- 关键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