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松坡

作品数:3 被引量:216H指数:2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行为问题儿童
  • 1篇智力
  • 1篇智力水平
  • 1篇缺陷综合征
  • 1篇综合征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小儿
  • 1篇小儿脑性瘫痪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综合...
  • 1篇脑性
  • 1篇脑性瘫
  • 1篇脑性瘫痪
  • 1篇康复
  • 1篇患病
  • 1篇患病率

机构

  • 3篇佳木斯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黑龙江省小儿...

作者

  • 3篇姚松坡
  • 2篇李兴洲
  • 1篇王开利
  • 1篇孙颖
  • 1篇庞伟
  • 1篇李晓捷
  • 1篇王明富
  • 1篇王滨有
  • 1篇郭岚敏
  • 1篇张华平
  • 1篇吕智海
  • 1篇祝丽玲
  • 1篇邱洪斌
  • 1篇姜志梅
  • 1篇刘爱书
  • 1篇王巨
  • 1篇邵冰
  • 1篇王立苹
  • 1篇曹博
  • 1篇杨佳琦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十二省市小儿脑性瘫痪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99
2018年
目的了解中国1~6岁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率、患病率、脑瘫类型、病因及防治状况等。方法对调查省份的城市以街道为单位,农村以村为单位,以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各半、各年龄组儿童比例均衡为原则,采用标准化问卷,进行多中心协作、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入户调查。调查范围为黑龙江、北京、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湖南、广西、广东、重庆、青海共12省市自治区,样本量为323 858人。结果脑瘫发病率为2.48‰(155/62 591例),患病率为2.46‰(797/323 858例)(1~6岁)。各地区脑瘫患病率有所不同,青海省患病率最高为5.40‰(54/9 998例),山东省患病率最低为1.04‰(47/45 133例)。男童患病率为2.64‰(461/174 391例),女童患病率为2.25‰(336/149 467例),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97例脑瘫各型所占比例:痉挛型58.85%(469/797例),混合型13.17%(105/797例),不随意运动型9.79%(78/797例),肌张力低下型8.28%(66/797例),共济失调型6.25%(52/797例),强直型3.39%(27/797例)。排在前3位的主要病因及风险因素:母亲是否长期接触有害物理因素,儿童的同辈、父母辈、(外)祖父母辈等三辈亲属中是否有出生缺陷,新生儿期是否患过重度黄疸或迁延性黄疸。797例脑瘫患者中79.67%能在当地得到及时发现和诊治,19.93%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诊治,及时发现和早期诊治的场所以综合医院(42.97%)、妇婴医院(27.03%)和儿童医院(20.31%)为主。797例脑瘫患儿的主要康复途径:34.58%在医院或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31.61%在社区(包括家庭)接受康复治疗,33.80%主要在机构接受康复治疗,也可在社区得到一定程度地康复治疗或指导。结论中国脑瘫患病率与国际脑瘫患病率的平均水平接近,
李晓捷邱洪斌姜志梅庞伟郭津祝丽玲吕智海王立苹孙奇峰姚松坡孙颖郭岚敏李兴洲
关键词:脑性瘫痪流行病学患病率康复
行为问题儿童智力水平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分析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儿童智力水平的差异 ,为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4所小学的 1~ 5年级学龄儿童中选择 2 0 0 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 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 (CBCL) (父母问卷 )和联合瑞文智力测验筛选行为问题 [1 ]儿童 ,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分裂样因子异常儿童、交往不良因子异常儿童、强迫因子异常儿童、多动因子异常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译码量表分有差异 ;抑郁因子异常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排列量表分上有差异 ;违纪因子异常儿童与正常儿童在算术量表分、韦式言语智商、韦氏全量表智商上有差异 ;分裂样强迫异常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填图量表分有差异 ;性问题因子异常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词汇量表分有差异 ;
李兴洲刘爱书王明富姚松坡张永福
关键词:儿童智力水平
黑龙江省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状况调查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行为状况,为暗娼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一调查方法,由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员到全省13个地级市55个县的暗娼聚集地点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在5 055名被调查的女性暗娼中,艾滋病知识8道问题,除1道问题正确率为72.05%外,其余问题正确率均在80.00%以上;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7.55%,坚持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害怕感染艾滋病,占39.04%;与固定性伴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8.13%;最近一年出现性病相关症状的占31.89%,出现症状后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到性病专科医院就诊,占37.72%;暗娼吸毒率为0.16%。关联分析显示,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暗娼艾滋病知识8道问题的知晓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酒店、宾馆等高级场所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频率较高,首次商业性行为年龄较大,最近一周接客人数较多和每次工作价格较高的暗娼更愿意坚持使用安全套,而每月工作天数较多的暗娼更不愿意坚持使用安全套。结论 2008年黑龙江省暗娼人群中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总体比较好,随着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频率有升高的趋势。今后应加强对按摩房、足疗馆、小旅店等低级场所暗娼人群的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就诊方式、安全套使用重要性等方面的宣传。
邵冰姚松坡王开利杨佳琦曹博王巨张华平王滨有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问卷调查健康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