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红
-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生态批判——基于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被引量:4
- 2020年
- 在西方现代绿色思潮中,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生态批判彰显出独特性。他们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反思,开启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生态批判的理论前提。重点围绕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根本目的、生产方式、技术利用方式等,他们多维度透视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与生态原则的内在冲突。在对资本再生产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的过程中,他们既肯定资本积累一定限度内暂缓生态危机的能力,同时又对生态资本主义予以否定。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既有合理因素,又有其不容忽视的内在缺憾,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思想对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 姚晓红郑吉伟
-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生态危机资本主义
- 批判视阈下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思想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生态正义既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起点,也是进行理论创建和对未来社会设计的核心思维和价值旨归。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正义思想经历了从人与自然到人与人双重关系视域下的价值审视、从关注生态正义到关注社会正义、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架构的逻辑发展过程。然而,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正义思想既有其合理和可取之处,同时又有其不可忽视的缺陷和弊端。对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其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国外社会思潮,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姚晓红
- 关键词:生态正义资本主义共同体主义
- 生态视域下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三重特性及其当代价值
- 2020年
- 较之于当代西方社会出现的种种绿色思潮,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生态批判理论彰显出社会性、辩证性、建构性的理论气质。这集中体现为,在对资本进行生态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将生态批判与社会批判、生态批判与对辩证肯定、生态批判与未来社会建构等有机统一起来。全面审视和把握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生态批判的“三个统一”,才能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认知,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并有效指导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
- 姚晓红
- 关键词:资本生态危机生态文明
- 试论科学消费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 2007年
- 科学消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目标。科学消费就用联系的、发展的、整体的思维方式来审视和反思人们的消费行为,努力使消费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积极倡导科学消费,努力探索实现科学消费的对策、途径,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 姚晓红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构建21世纪中国的新型消费观
-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告别了商品短缺的时代进入物质产品较为丰裕的时代,消费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人们逐渐由传统消费向现代消费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消费领域中却产生了许多问题并带来一系列负...
- 姚晓红
- 关键词:消费观
- 生态危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的境遇与出路——基于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被引量:2
- 2019年
- 在生态危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经典,在西方现代生态理论研究中备受争议。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生态问题为关切点,对马克思主义展开了系统反思。围绕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域问题,他们或阐释或重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形式的诊断,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解读;在肯定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一致的基础上,他们探索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方案。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展开的反思既有其合理因素,也有不可忽视的内在缺陷。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思潮对于我们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 姚晓红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被引量:4
- 2007年
-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我们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论。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必须坚持人的主体性,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建设全面的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姚晓红陈先奎
- 关键词:社会有机体和谐社会
- 论习近平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2019年
- 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对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坚持和继承,同时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践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强调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集体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工农业协调发展等,从根本上体现了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继承。与此同时,习近平又积极推动农业理论和实践创新,围绕创新农业机制体制、完善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集中体现了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 郑吉伟姚晓红
- 关键词:邓小平农业思想集体经济农业现代化
- 试论消费和谐被引量:5
- 2007年
- 消费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目标。消费和谐是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和谐、消费与人自身发展的和谐、消费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然而当前,我国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消费现象,对社会生产发展、自然环境以及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积极倡导消费和谐,努力探索实现消费和谐的对策、路径的努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 姚晓红
- 关键词:社会和谐
- 关于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
- 姚晓红
- 关键词:预算会计体系政府会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