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鹏
-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手术入路疗效比较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的手术方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价值。方法144例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各72例,分别采用前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进行手术,随访0.5a,评价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前路组长于后路组(P=0.000);出血量后路组少于前路手术组(P=0.000)。前路组Frankel分级改善好于后路组(P=0.000)。而Cobb角治疗后矫正度丢失前路组也要少于后路组(P=0.000)。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虽然后侧入路简单、创伤小,但前路手术功能恢复更为良好。
- 夏小鹏成红兵刘鹏徐丽丽周斌马培德姜江
- 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LI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1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给予TLICS评分。≤3分者保守治疗,=4分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5分者手术治疗。随访半年,采用ODI评分评价功能障碍改善率。结果:31例患者行保守治疗,5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半年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无疗效差者,功能改善优良率分别为93.6%和92.0%(χ2=0.067,P=0.796)。结论: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对判断手术适应症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的治疗方式选择,患者均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夏小鹏成红兵刘鹏徐丽丽周斌马培德姜江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症
- 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7例
- 2007年
- 目的:总结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7例。结果:随访平均18月,术后神经功能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伤椎后突角及矢状面指数术前与术后及末次随访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术后与末次随访的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减压彻底,固定牢固,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行的方法。
- 夏小鹏成红兵周斌马培德
- 关键词: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胸腰段骨折
- 非手术方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减少手术带来的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或后遗症。方法:采用骨盆牵引,手法整复,骶管阻滞及口服中药的方法,依次进行治疗。结果: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上述方法综合治疗,临床获得满意疗效,腰腿症状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失,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其中优82例,良9例,可3例,差2例。病程越短患者治疗效果越好。对82例进行1年的随访,无复发现象,远期疗效满意。
- 李俊杰丁训艳夏小鹏成红兵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封闭疗法中药疗法
- 专科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在胸腰椎骨折中青年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8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对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实施专科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成立骨科延续护理创新小组,指导患者关注骨科护理公众号,加骨科延续护理群,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微信平台,能正确接收信息,录制、上传视频,建立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档案,确定回访、上线及复诊时间。对照组实施传统方式延续护理,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胸腰椎骨折术后用药、饮食、疼痛、心理、功能锻炼等常规健康教育;1周内电话随访,提醒复诊时间,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等。比较2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胸腰背部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后,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胸腰背部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能保证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居家功能锻炼的准确性,促进康复效果。
- 张玲玲夏小鹏崔益珍徐丽丽邵小萍赵欣陈建荣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中青年术后康复专科护士延续护理
- 胸腰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总结胸腰段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行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144例患者,观察术后急性感染和迟发性感染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144例患者并发感染8例(5.6%),其中急性切口感染3例,迟发性感染5例。治愈7例,仅1例患者出现劳累后腰腿痛。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术前并发症、手术持续时间均是影响术后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腰段脊柱内固定术后存在一定的并发感染的机会;对于高龄患者、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和术前并发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早期注意预防。
- 夏小鹏朱小建成红兵刘鹏徐丽丽周斌马培德姜江
-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 Cyclin D3、CDK11p58在脂多糖诱导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过程中的表达及相互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过程中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 D3)、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11p58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及相互作用。方法:LPS刺激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过程中cyclin D3及CDK11p58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分析LPS刺激前后cyclin D3及CDK11p58形成复合物的情况;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二者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将cyclin D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星形胶质细胞,用核浆分离技术分析过表达cyclin D3对于CDK11p58亚细胞定位影响。结果:LPS呈浓度依赖性上调星形胶质细胞内cyclin D3及CDK11p58蛋白表达;cyclin D3与CDK11p58可形成复合物,LPS刺激增强二者相互作用;静息状态下星形胶质细胞内cyclin D3及CDK11p58均主要位于细胞核,但在细胞质内亦有不同程度表达,LPS刺激后二者均向细胞核聚集,且出现明显细胞核内共定位;过表达cyclin D3可促进CDK11p58向细胞核转运。结论:LPS可刺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cyclin D3及CDK11p58蛋白表达;cyclin D3通过与CDK11p58相互作用,促进CDK11p58细胞核转运,从而参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过程。
- 张冬梅陶涛夏小鹏吴圆圆成红兵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脂多糖
- 腰椎单节段融合术后对相邻上位节段间隙Modic改变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腰椎单节段融合术对相邻上位节段间隙Modic改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椎单节段融合固定术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L4/5融合38例,L5/S1融合29例,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1-29、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效果评价,收集术前、术后末次随访MRI影像学资料进行Modic改变的测评。结果:末次随访VAS、JOA、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邻近节段上位间隙终板及终板下骨质正常42例(62.8%),发生Modic改变Ⅰ型7例(10.4%)、Ⅱ型16例(23.8%)、Ⅲ型2例(3.0%)。术前Modic正常、术后仍正常为8例,向Ⅰ、Ⅱ、Ⅲ型演变分别为15例、18例、1例;Ⅰ型向Ⅱ、Ⅲ型演变分别为4例、2例;Ⅱ型向Ⅲ型演变有6例。术后上位间隙Modic改变合计正常8例(11.9%)、Ⅰ型16例(23.8%)、Ⅱ型32例(47.8%)、Ⅲ型11例(16.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合手术加速相邻节段退变,邻近节段暴露,感染低毒性的概率增加,从而加重Modic改变。
- 夏小鹏周斌陈学先冯韬崔益珍吴蕊张玲玲徐丽丽
- 关键词:腰椎MODIC改变
- 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胸腰椎疾病诊治中的相关研究
- 夏小鹏沈皓朱小建周斌陈学先吴蕊姜江冯韬黄
- 该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管内肿瘤和腰椎滑脱症等病症的诊治进行相关研究。
1、胸腰段脊柱骨折研究中,证实后侧入路简单、创伤小,但前路手术功能恢复更为良好;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
- 关键词:
- 关键词:胸腰椎疾病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 应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43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大粗隆内侧作为进钉点牵引复位,逐号扩髓后置入主钉拧入远端髓腔,置钉后锁片槽口向后或后外侧。股骨下段1/3骨折,采用经膝关节入路,于前交叉韧带前1cm钻孔扩髓置钉。手术时间35~90min,平均56min,术中失血100~450ml。结果:股骨干骨折43例平均随访11.8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临床骨性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2个月。按Johner-Wruh功能评定标准,优30例,良9例,中4例,优良率90.7%。结论:旋入式髓内钉无力矩存在,对肢体生物学干扰少,符合生物学固定原理。
- 夏小鹏成红兵李俊杰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