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心脏磁共振图像融合技术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图像融合技术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CMR检查的AMI患者52例,扫描方案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心脏电影成像及心肌延迟强化(LGE)成像,对心脏电影与DWI进行图像融合。以LGE为参考标准,比较心脏电影-DWI和DWI的AMI诊断效能、图像质量评分及测量AMI面积的准确性。结果DWI诊断AMI阳性率为92.3%,心脏电影-DWI诊断AMI阳性率为96.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DWI与心脏电影-DWI的梗死心肌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心脏电影-DWI的正常心肌评分和整体心肌评分高于DWI(P值均<0.01)。DWI测量的AMI面积稍大于LGE(P<0.01),心脏电影-DWI测量的AMI面积与LGE无显著差异(P>0.05)。DWI与LGE测量AMI面积的偏倚为4.1%,95%一致性界限为-5.0%~13.3%,相关性系数r为0.842(P<0.01)。心脏电影-DWI与LGE测量AMI面积的偏倚为0.5%,95%一致性界限为-4.6%~5.5%,相关性系数r为0.954(P<0.01)。结论基于心脏电影成像与DWI的图像融合技术较DWI能提高图像质量和测量AMI面积的准确性。
- 李子文尹宏斌张亚运冯永丽张子倩周莹
-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急性心肌梗死扩散加权成像融合图像
- 危重哮喘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总结危重哮喘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7年间34例危重哮喘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方式、好转率、病死率以及机械通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34例患者人工气道建立:经口插管28例,经鼻插管6例;初始通气模式:容量辅助/控制(A/CV)14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SIMV+PSV)14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压力支持[SIMV(PRVC)+PSV]6例,撤机模式均为压力支持(PSV),应用肺保护、低PEEP、肺开放等通气策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率91.1%,病死率8.9%。结论:机械通气是危重哮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把握适应证,正确的通气策略,配合综合治疗,尽早脱机拔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曾景福虞敏娥周莹
- 关键词:危重哮喘机械通气
- 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被引量:12
- 2007年
- 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常因心源性肺水肿和绒合并支气管肺部疾病而引发呼吸衰竭。许多患者在运用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方法后往往不能迅速改善病情,从而危及生命。作者1999年1月-2007年3月对此类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曾景福周莹虞敏娥
-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 区域居民健康的慢病管理模式探索:以医联体糖尿病管理为例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 探索基于医联体平台的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旨在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率.方法 基于紧密型医联体构建统一HIS系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一体化远程管理.结果 实施6个月后,糖尿病患者HbA1C[(7.35±1.24)%]较干预前[(7.59±1.58)%]显著下降(P<0.05),87名(44.6%)患者HbA1C达标(<7.0%),较干预前84名(41.4%)有所提高.结论 基于医联体平台的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效率,为规范化管理基层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保证.
- 周莹马志敏陈志航王诚吴雪良熊文孙晓鸣茅国芳薛鹏曹海红连斌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管理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与脉络膜厚度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总结脉络膜厚度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器的相关发现。方法我们系统地总结了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的脉络膜厚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各种眼科疾病中的改变,并且描述了厚度与血流之间的关系。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获得的脉络膜厚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年龄,性别,眼轴,是否吸烟等等,脉络膜厚度在各种眼科疾病中有不同的表现,而血流与厚度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可以作为测量脉络膜厚度的工具。
- 周莹武志峰邹文军
- 关键词:脉络膜厚度血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 鞘磷脂合成酶2对INS-1细胞鞘脂代谢及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一部分SMS2表达水平的改变对INS-1细胞鞘脂代谢的影响目的:构建干扰与过表达SMS2(sphingomyelin synthase 2,鞘磷脂合成酶2)的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株(INS-1细胞),研究SMS2的表达水...
- 周莹
- 关键词:鞘磷脂神经酰胺INS-1细胞慢病毒鞘磷脂神经酰胺INS-1细胞
- 定位叩背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定位叩背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根据纳入、剔除标准,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入院,年龄40~80周岁的患者,临床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痰不易自行咳出、愿意配合叩背排痰并有自主咳嗽能力的222例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08例,对照组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抗生素及氨溴索(90 mg/d)补液静脉滴注祛痰治疗7 d。两组患者均于第8天起实施对照研究,共实施5 d,每天叩背三次,每次10 min。对照研究于每日14∶00进行,对照组使用传统人工叩背法,实验组使用定位叩背法,比较两组患者每日实施叩背后的排痰量(口)。结果第1~2天两组痰量(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5天观察组的排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疲劳程度(13.16±1.91)高于观察组的(11.08±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治疗采用定位叩背排痰方法能有效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降低了护理疲劳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 曹蕾史晓芬周莹胡彩霞周惠雅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排痰
- T2DM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踝臂指数对其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踝臂指数(ABI)预测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16年7月—2017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36例T2DM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将病人分为心脑血管事件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非心脑血管事件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所有病人均测量ABI。同时收集病人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BI对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36例病人随访时间为9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9.8±7.2)个月,31例(22.8%)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包括1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4例心力衰竭,6例脑梗死,另有5例病人死亡(包括3例心源性死亡,1例因脑出血死亡,1例因脑梗死死亡);心脑血管事件组与非心脑血管事件组年龄、糖尿病病程、ABI、高脂血症、高血压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年龄、糖尿病病程及既往史后,ABI是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9.137);ROC曲线评价结果显示,ABI预测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价值较高,取最佳截断值0.7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00[95%CI(0.700,0.9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73.2%,约登指数为0.542。结论 ABI是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较高。
- 顾霖薛鹏曹海红周莹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事件踝臂指数
- 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中模式下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模式下非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非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提供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苏州科技城医院非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采用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模式管理,由糖尿病医护专业管理团队管理血糖,所有患者降糖方案的拟定、医嘱开立均由内分泌科医生完成。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非低血糖组。低血糖组122例,非低血糖组378例。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与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总体低血糖发生率24.4%。低血糖组平均年龄(66.8±16.1)岁,大于非低血糖组[(62.5±14.5)岁,P<0.05]。低血糖组的住院天数长于非低血糖组[(18.3±13.0)d vs.(12.0±8.6)d,P<0.01]。低血糖组胰岛素使用率79.5%,明显高于非低血糖组(53.7%,P<0.01)。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1.025,95%CI(1.007~1.043)]、住院天数长[OR=1.054,95%CI(1.030~1.079)]、使用胰岛素[OR=3.044,95%CI(1.693~5.476)]与低血糖发生相关。而性别、糖尿病分型、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口服降糖药治疗等对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住院天数、胰岛素的使用是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模式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早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 茅国芳曹海红薛鹏刘薇薇周莹王丽萍秦欣王念韩兴发高昕蒋榕马志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低血糖症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