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洪堂

作品数:14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神经元
  • 4篇图象
  • 4篇图象分析
  • 4篇计算机
  • 4篇计算机图像
  • 3篇细胞
  • 3篇下丘
  • 3篇下丘脑
  • 3篇内啡肽
  • 3篇计算机图像分...
  • 3篇Β-内啡肽
  • 2篇药材
  • 2篇生长抑素神经...
  • 2篇生药
  • 2篇图像
  • 2篇老年大鼠
  • 1篇心电
  • 1篇心电监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机构

  • 1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14篇周洪堂
  • 4篇向正华
  • 4篇秦路平
  • 3篇宋田斌
  • 3篇张汉明
  • 3篇陈建新
  • 2篇林葆城
  • 2篇王成海
  • 2篇郑汉臣
  • 2篇钱国桢
  • 1篇宋赵军
  • 1篇李承祜
  • 1篇刘淑琴
  • 1篇陈龙
  • 1篇郑水庆
  • 1篇张乐平
  • 1篇苏中武
  • 1篇姚钧
  • 1篇龚华礼
  • 1篇张宝仁

传媒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老年学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形态测量中的图象分析技术被引量:9
1994年
医学科研和临床中的很多结论,与组织的形态变化有关。计算机图形图象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织形态的分析方法由传统的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转化成为可能。本实验拟采用通用计算机组成一个显微图象分析系统,开发通用性强的分析软件,对组织的各种形态完成全面、准确的定量测量。分析临床乳腺肿瘤病理切片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合理的硬件配置,基于本系统开发的分析软件不仅具有快速有效、准确灵活等特点,而且通用性好,在医学研究和临床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本文的最后,给出这些应用的具体实例。
周洪堂俞可大
关键词:图象分析
老年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神经元的变化被引量:6
1993年
本文报道了以PAP免疫组化和微机图像分析技术,相对定量研究老年雄性大鼠下丘脑弓状核β-EP神经元分泌功能变化所伴随的某些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老年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分泌功能降低,但其β-EP神经元数目无明显改变,下行到正中隆起范围内外带的阳性纤维的串珠状结构基本正常,而神经元胞体明显缩小和阳性反应物面积显著减少,提示β-EP神经元胞体发生了衰老形态学改变和POMC转化为β-EP能力减弱。
王代学向正华陈建新宋田斌刘淑琴张俐周洪堂
关键词:内啡肽衰老
烫伤对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2
1993年
本研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漂浮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半定量研究了烫伤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神经元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烫伤后即刻、1 h弓状核β-内啡肽神经元数目和阳性反应面积均明显减少(P<0.05),而弓状核下行到正中降起部的阳性纤维串珠状结构却略有增加。提示大鼠烫伤后即刻和1 h从下丘脑弓状核经垂体门脉系进入血液的β-内啡肽量增加。至烫伤后2、3、4h,弓状核β-内啡肽神经元数目和阳性反应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说明其细胞分泌和合成功能趋向平衡。
王代学向正华陈建新宋田斌林葆城王成海周洪堂俞可大
关键词:内啡肽免疫细胞化学下丘脑创伤
QRS波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4年
QRS波群检测是心脏病诊断和心电监护的重要方法。本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近年来 QRS波群的几种检测方法 ,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基本理论和优缺点。
孔玉张乐平周洪堂龚华礼
关键词:QRS波群心脏病心电监护小波变换法神经网络法
应用半定量原位杂交组化和免疫组化观察老年大鼠下丘脑室周核生长抑素神经元被引量:6
1993年
应用半定量原位杂交组化和免疫组化观察了老年大鼠下丘脑室周核生长抑素神经元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年大鼠下丘脑室周核生长抑素mRNA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01).每一神经元的mRNA的相对含量变化不显著;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也明显下降(P<0.05).正中隆起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变化不明显.提示老年大鼠下丘脑室周核生长抑素神经元功能活动低下,细胞丢失,合成分泌生长抑素的功能紊乱.
向正华钱国桢周洪堂
关键词:原位杂交生长抑素下丘脑
蛇床子的体视学研究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被引量:10
1996年
经对4种蛇床的果实、花粉粒、维管束、气孔和内胚乳细胞的大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果实和维管束的大小顺序为兴安蛇床>碱蛇床>滨蛇床>蛇床:花粉粒大小为碱蛇床>兴安蛇床>滨蛇床>蛇床;内胚乳细胞则兴安蛇床>滨蛇床>碱蛇床>蛇床。
秦路平张汉明周洪堂苏中武李承祜
关键词:体视学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大鼠烫伤后垂体β-内啡肽反应细胞的改变
1994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30%深Ⅱ-Ⅲ度烫伤后垂体β—EP阳性反应细胞的改变进行了半定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烫伤后垂体立即参与了应激反应.中间叶胞质内β—EP阳性反应物颗粒减少,着色变浅,尤以烫伤后1小时最明显(P<0.01).随后β—EP阳性反应物逐渐增加,2小时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前叶β—EP阳性反应细胞的体积于烫伤后立即缩小,1小时后回升,3、4小时后又缩小.该研究从形态学角度说明了垂体β—EP参与了大鼠烫伤后应激反应过程.
王代学向正华陈建新宋田斌周洪堂王成海林葆城
关键词:烫伤垂体Β-内啡肽
肺鳞癌DNA含量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4年
应用图象分析技术对42例肺鳞癌细胞DNA含量原位定量测定。结果显示,肺鳞癌DNA干系处于二倍体/近二倍体(D/ND)者8例,占19%;DNA干系处于异倍体者(AN)34例,占81%。瘤体直径>3cm、淋巴结癌转移者,其平均DNA含量、异倍体检出率皆明显高于瘤体直径≤3cm和淋巴结阴性者。平均DNA含量、异倍体检出率随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升高。D/ND型肺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N型肺鳞癌。结果说明,肺鳞癌DNA含量测定有助于了解其恶性程度和发展趋势,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陈龙张宝仁郝家骅张荣良周洪堂
关键词:鳞癌图象分析DNA肺肿瘤
血小板激活因子对内皮细胞形态参数影响的计算机定量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利用具有大容量、高运算速度和高分辨率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建立定量分析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面积、形状因子、细胞间距及细胞间空隙面积占细胞单层面积百分比的软件,并分析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对EC形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EC相互连接紧密,细胞间隙较窄。PAF作用60min,细胞明显回缩,膜表面有很多粗细不等的突起,细胞间隙增大。计算机定量分析表明,PAF(10^-?mol/L)作用10min,就可使细胞间距和细胞间空隙面积占细胞单层面积百分比增大,30min细胞面积减小,形状因子增大,证明细胞发生了回缩,这可能是PAF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的重要机制。计算机图像分析有助于迅速、准确地定量测定EC形态变化,为研究EC在血管屏障中的作用提供了新方法。
丁自强周洪堂李少华
关键词:内皮细胞图像血小板
大鼠杏仁核区生长抑素神经元的生后发育被引量:1
1992年
采用丙烯醛浸泡固定,PAP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仪,对生后0-30天大鼠端脑杏仁核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神经元的分布、形态和数目进行了观察。并对SS阳性反应的终纹纤维束(STss-f)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鼠杏仁核SS神经元数生后逐渐增多,21天达高峰。然后减少,至30天接近成年水平。STss-f内的纤维含量生后渐增多,至9天达高峰,以后减少,至30天亦接近成体水平。
姚钧钱国桢孟璘周洪堂
关键词:杏仁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